生态农业中生物技术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6/17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6期   作者:付博宇
[导读] 摘要: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得到有效提升,科学技术的成就也令人瞩目,各行各业的发展都进入了新的阶段,可供选择较多。
        潍坊理工学院
        摘要: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得到有效提升,科学技术的成就也令人瞩目,各行各业的发展都进入了新的阶段,可供选择较多。其中,生物技术的发展也成为生态农业发展道路上的基石。生物技术可以稀释污水中的污染物质,降解有毒物质,并且还能够发挥环境监测和修复的功能。另外,生物技术还能推动生态农业的多样性发展,比如,利用生物技术培育杂交水稻,研发生物农药技术等等。这些生物技术都能和生态农业产生密切联系,不仅能够减少农药的使用频率,还能提高农业的产量,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为此,需要研究如何在生态农业中应用生物技术,以此发挥生态技术的最大效用。
        关键词:生态农业;生物技术;应用研究
        一、生态农业和生物技术概述
        1、生态农业的概述。生态农业和传统农业有所不同,生态农业对生态环境保护更为重视,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目的,遵守生态学发展规律,根据生态经济学理念,采用现代科学技术,运用现代化的管理举措,以此构建集约化的农业生产模式。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根据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总结相关经验,以便于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2、生态技术对生态农业的重要性。目前,生物技术的发展较为迅速,该项技术存在各色优势,若是将其运用到生态农业之中,既能够减少农业生产的成本损耗,还能研究出产量较高的新型农产品,是一项成果较为显著的科学技术,对生态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生物技术的应用还能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一定程度上降低资源的浪费,减轻因为农业发展而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有利于实现生态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另外,农业的发展容易受到病虫害的影响,因为病虫害的侵袭,农业会减产,而生物技术的出现,某种程度上能够提高农作物的抗虫性能,提高农作物的病虫耐受能力,以此促进农作物的健康生长。
        二、在生态农业中应用生物技术的优势
        1、有利于培育优良的农产品种子,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如今,农产品研究人员越来越重视农产品改良,期望通过改良优化农产品的味道和形状,改变农产品的生长周期。该项举措恰好符合人们日益丰富的农产品需求,以往,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是满足温饱,现阶段,人们越来越重视农产品的营养价值。比如,利用生物技术将某些动物的雌性基因组织转移到牛、猪、羊等雌性受精卵中,以此增加这些动物的繁殖能力。利用这些技术,还能降低饱和脂肪酸,提高瘦肉率,增快生长发育速度,提高营养价值。
        2、减少环境污染,实现环境保护。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生物技术并不是单一性技术,而是极具包容性,能够和各项技术进行融合,应用范围较为广泛。同样,生物技术也能和生态农业进行结合,可以采用生物降解技术对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和有机物进行降解。另外,一些大肠杆菌在经历废水中的发酵细菌分解以后,会生成氮仿,经过净化以后,遇到有氧的空气,细菌会对室内的有机物进行分解,分解出水和二氧化碳,以此达到净化室内污水的目的。种种迹象皆可表明,生物技术的发展为生态环境保护带来了更多的可能。


        三、生物技术在生态农业中的应用
        1、增加农产品的产量。传统的农作物生长速度较为缓慢,甚至某些农作物的生产量已经达到了最高的水平,继续采用传统农作物的生产技术已经无法对其进行深入性探寻,也无法获取更为广阔的生长空间。此时,就需要应用到生物技术,进行遗传筛选出适宜农产品生产的优良基因,并对优良基因进行培育,以便于形成具有优良性能的转基因农产品。同时,生物技术的应用还能够调节农作物的生长速度,优化农作物的生产性能。比如,杂交水稻的出现就是生物技术应用下的产物,增加了水稻的产量,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解决了亿万人民的温饱问题。
        2、优化农产品的质量。农业生产过程中,不仅仅需要关注产量问题,还需要重视质量问题。只有质量优质,人们才能放心使用,可以说,农产品的质量关乎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在生物技术中,有一项技术引人瞩目,那就是转基因技术,该项技术是将需要改良的农作物添加需要的优良基因,以便于能够生产出具有优良性能的农产品。转基因技术主要进行基因的重组,将待改良的农作物和其他优质的基因进行结合,以此提高农作物的蛋白质含量,增加农作物的抗病毒害的能力,以此提高农作物的质量。
        3、生物农药的应用。影响农作物的生产的因素十分丰富,比如温度和湿度都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还有一项影响较为严重的因素就是病虫害,病虫害对农作物的伤害是不可逆的,若是任由其发展,则会严重影响农作物的产量。而这项影响因素能够通过农药进行控制,但是长时间内大量使用农药不仅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还会对土壤产生影响,会污染土壤。若是利用生物技术,制造生物农药,减少生物农药中的化学成分的占比,进行有针对性的抗病虫害,便会降低对土地的污染。并且生物农药的生产成本较为低廉,对农产品防治病虫害而言,经济效益较高。另外,高温处理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病虫防治手段,不过这种手段主要针对的是隐藏在土壤中的病毒。这种方法采用的是物理手段,操作简单,是人们较为常用的一种抗病虫害方法。
        总结
        生物技术的出现对农产品的生产是一次革新,尽管对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但是对生态农业的发展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既能解决传统农业生产量不高的问题,也能保护生态环境,避免过度农药等问题导致的环境污染。如今,随着生态农业的进一步发展,生态农业在未来的发展方向更加侧重于基因绿色工程方面,将基因序列工程和细胞基因工程列为发展的重点,通过将基因技术和绿色理念结合,为绿色农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为此,国家应该重视生态农业的发展,制定适宜的政策,让生态农业发展具有参考依据,能够在正确的道路上驰聘。同时,生物技术人员也应该革新生物技术,探寻生物技术和生态农业之间的切入点,以便于两者更好的结合,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可能。另外,还应该重视理念的培养,让一线农业工作者具备生态农业的理念。
        参考文献:
        [1]程双怀.运用现代生物技术 发展安徽生态农业[C]// 2004"生态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2004.
        [2]刘润进,王洪娴,王淼焱,等.菌根生物技术在城郊生态农业上的应用[J].山东科学,2006,019(006).
        [3]徐康祺.现代生物技术在发展生态农业中的前沿应用[J].中国农业信息,201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