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工业生产规模化、大型化的趋势下,石油、化工产业开始集聚发展,因此,国内外出现了把石油化工企业集中布置而形成的化学工业园区。化工园区作为一种能源循环利用率高、规模经济效益好的发展形式,为推动我国化工产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但是,由于化工园区的建设占地面积大、行业多、安全风险多等因素,有毒有害危险化学品泄漏、火灾、爆炸事故时有发生。全国目前有800多个化工园区,2018年全国化工总产值约占世界的40%,居世界第一位,危险化学品产量大幅增加,使得危险化学品运输也变得越来越频繁,一些地区接连发生道路运输事故引发的危险化学品泄漏、燃烧、爆炸事故,导致了化工园区内危险化学品道路安全监管形势日益严峻。
关键词:危险化学品 车辆 风险 管控措施
引言:我国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呈现出高发态势,这已经引起了各级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河北盛华化工有限公司“11·28”重大爆燃事故给了我们深刻的警示。该事故造成24人死亡、21人受伤,38 辆大货车和12 辆小型车损毁,这是近年来中央企业发生在化工生产企业伤亡最严重的事故,该起事故警示我们,危险化学品车辆风险大,化工园区内的危险化学品车辆大力聚集,风险更加突出,急需采取综合管控措施,实现化工园区内危险化学品车辆行驶通畅、停车有位、停放有序、作业高效、风险受控。为此,提出如下管控措施。
1 划定危险化学品车辆专用通道
化工园区应实施封闭管理,并结合封闭管理及园区内化工产业项目建设推进情况,研究论证危险化学品车辆运输通道。应划定危险化学品车辆专用道路、专用车道;并完善通行线路的标志、标识、标牌以及信号灯、监控设施等,化工园区内应避免国道、省道穿行,严格实施限速限时行驶,一般来说,危险化学品车辆在化工园区内行使速度应控制在60km/h以下。
2 建设危险化学品车辆专用停车场地
化工园区应高标准配套建设危险化学品停车场,并建立健全运营管理机制,为园区企业提供安全、高质的公共停车服务。同时,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应优先选用管道、铁路、海运等方式运输危险化学品;在项目设计阶段,应认真核算车运危险化学品数量,规范设置危险化学品装卸栈台,在厂区内科学设置危险化学品车辆停放区域,建设危险化学品车辆车牌识别进出厂区系统,并确保与项目同时建成投用。
3 实施危险化学品车辆智能化管控调度
化工园区应统一设计开发“危险化学品车辆管控调度”信息系统,利用卫星导航定位、地理信息系统(GIS)、计算机网络等技术,实时监控进出化工园区的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同时,应将危险化学品车辆及化工园区内所有危险化学品停车位纳入管控调度信息系统进行管理,危险化学品车辆进入化工园区前,须在管控调度信息系统上进行预约申报登记,由管控调度信息系统根据车载物料特性、车位空余等情况,管控调度车辆按规定时间、规定路线,快速进出化工园区,并进入指定位置停放、快速完成物料装卸。车辆管控调度系统设置不同用户权限,设计开发手机APP,系统注册用户通过客户端随时查看停车位空余情况,并进行预约申报登记。
4 严查危险化学品车辆违法行为
化工园区应加强对危险化学品车辆的检查,重点检查车辆卫星定位装置和车载视频监控报警系统使用情况,检查驾驶人的驾驶证、从业资格证和押运员的从业资格证,检查车辆是否非法改装伪装,检查悬挂或喷涂警示标志、车身反光标识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检查车上配备的应急处理器材和防护用品。严厉查纠危险化学品车辆超载、超速、无证运输、路边违停、不按规定的通行时间、路线行驶等交通违法行为,对驾驶人处以罚款、记分,并按相关规定对驾驶员、押运人员以及运输企业予以处罚。
5 提升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处置能力
化工园区应建立健全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编制主要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措施方案,完善事故应急响应、处置流程和施救联动机制,实现区内主要危险化学品“一品种一预案一专家”,并经常性开展有针对性的应急救援演练。化工园区应依托区内重点化工企业,储备一批空气呼吸器、防护服、防毒面具、灭火器、石棉布、黄沙、水泥、防爆泵、移动储罐等个体防护装备和救援物资。化工园区应加强值班值守,接报事故后,应通过智能化管理系统,第一时间调配救援专家,最快速度将涉事车辆、人员等基本信息推送给相关应急救援单位主要负责人及值守人员,并自动生成救援方案,多方合力实施科学救援。
6 结束语
安全生产是条不可逾越的红线,不但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也关系着一个国家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以上危险化学品车辆运输综合管控措施,不但可以为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管理提供借鉴,也为化工园区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减少和避免事故的发生,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保障社会的和谐稳定提供一条探索之路。
参考文献
1.李松柏;危险化学品储运安全管理的现状和措施研究;化工设计通讯;2018年第2期。
2. 丁强 范信根;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的管理与对策研究;化工安全与环境;2014年第34期。
3. 闫利勇?陈永光;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事故新特点及对策研究;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0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