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中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研究 1许伟红

发表时间:2020/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5期   作者:1许伟红 2伍海珍
[导读] 摘要:在现代生活中,构建生态城市是一种全新的文化理念,是在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更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个新的生态观,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1身份证号码:44142319830218XXXX   2身份证号码:45042119830215XXXX
        摘要:在现代生活中,构建生态城市是一种全新的文化理念,是在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更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个新的生态观,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然而,当前我们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过于强调经济效益的高效性,而忽视了生态建设和环境效益,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阻碍了现代城市的和谐发展。因而,将生态城市概念引入到城市规划设计全过程,极力打造经济发达、社会繁荣、生态良好、人们安居乐业的现代化城市,非常有必要,且势在必行。本文主要对如何更好地进行城市规划中的生态城市规划进行分析研究,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生态城市规划;研究
        前言
        现代生态城市涵盖了多层次的城市规划内涵,而与之密切相关的城市设计模式也表现为突显的转型。具体在实践中,规划与设计生态城市通常都会牵涉城市环境、整体社会发展以及城市当前经济等要素。作为规划设计者有必要兼顾上述的多层次要素,从而依照因地制宜的规划思路来创建生态城市。与此同时,城市规划人员还需着眼于优化当前现有的城市公园、城市绿化带与城市森林的总体布局,确保当前的城市规划模式能真正服务于城市化进程。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总纲领,是实现生态城市的重要前提,在现代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然而从目前形势上看,我国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存在盲目追求眼前经济效益而忽视长期环境效益的现象,造成了极大的污染和破坏,不仅阻碍了现代城市化进程,还对社会生产及人们生活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因而,必须强化对生态城市的认识,提高对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视,通过再生资源的有效利用,优化城市生态系统,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为现代绿色城市、宜居城市的建设提供强有力保障。
        一、针对于当前城市现状的分析
        通过了解发现,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取得了良好的发展,这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直接体现,通过对于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分析,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市发展,但是在某些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良问题,而有一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主要包括对城市化的规划不严谨、城市污染太过严重、城市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等,而这些影响因素对城市的发展有着很大的不利条件。但是,像这类问题的发生却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久而久之,便会造成更加恶劣的影响,包括水土流失、物种灭绝、空气质量下降等不良因素的出现。通过对于目前我国城市现状的分析,在不久的将来,一部分城市的环境将会严重影响人民的生产空间,阻碍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针对于科学编制城市的分析
        通过对于我国目前城市化进程面临的问题,在以后的发展中一定要注意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这也就需要在以后的城市化的建设中一定要进行科学编制生态城市,把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作为未来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这也是目前改善城市现状最有效的手段。在以后的城市化建设中我国应当推行提倡生态城市建设,然后再通过相关工作人员制定城市发展方案,城市发展方案一定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要目的,制定能够实现生态环境和人民生产环境共存的发展方案,我相信,经过科学编制的城市建设将会更好的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提高生活质量,还能有效的促进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
        三、生态城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1、城市规划布局欠佳,绿地面积不足
        目前很多城市在进行生态城市规划时都非常重视绿化,也在绿化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是一些城市的生态城市规划布局欠佳,没有根据城市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绿化面积。而且,在绿地和绿化带位置的规划上也不够科学,很多城市的绿地集中在同一片区域,而有些地区的荒漠化却依然十分的严重。同时因为造价问题,人工草坪长期在绿地中占据着非常大的比重,林木在绿地中严重缺失。


        2、绿色植物种类单调,缺乏生物多样性
        不同植被之间的组合能够形成完整的生态系统,促进生态循环。但在现阶段的生态城市规划中,很少应用乔木、灌木和草坪进行合理化搭配的组合;很多城市在同一片区域种植的都是同一类型的草地和林木,外观设计上也都大致相同,一些城市甚至所有区域的植被类型和规划设计都完全一致,这样既缺乏物种的多样性,同时也不够美观,弱化了生态系统的作用。
        3、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缺乏科学指导
        一些城市在进行生态城市规划时,缺乏科学的指导,盲目的追求生物多样性,而忽略了外来物种和本地生态环境的适应性,从而造成很多从其他城市引进的树木和花卉无法存活,同时引进的植物也缩小了本地物种的种植面积,影响了本地植物的生存环境。
        四、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对策
        1、城市人口容量的规划
        做好城市人口容量的规划,需要综合运用人均粮食和人均耗水量指标法,根据城市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最好再参考国内外生态城市的部分经验和指标,以便科学地确定城区的人口合理容量。所谓人口合理容量,主要是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生活的水平,同时又在不影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城市出现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很明显,人口合理容量一定要小于环境承载力,由于环境对于人口容量是有一定限度的,这种限度要求更好地对环境资源承载力。
        2、改善自然生态环境的规划
        对于自然生态环境而言,不但需要保护和利用,而且需要合理地改善。比如:在城区之内,尽量保留一部分较大的河流、坑、湖、溪等资源,然后将另外一部分地段改造成人工河道,同时要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保留原有的天然的堤岸曲线,最终做好沿岸的绿化配置工作。这样做,有利于将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不但可以调节气候、改善环境质量,而且能够泄洪排涝、减少工程量等等,从根本上改善了自然生态环境。
        3、绿化系统的规划
        考虑到城市植物,特别是绿色植物是人们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流、能量交换的重要载体,绿化的生态功能包括减少噪音,降低尘土,更新空气等等。①进行绿化系统的规划时,要求公园、湖面形成绿地斑块,河道、街道形成绿色廊道,农田、荒山形成郊野基质等等,这些可以共同构成带形相接的绿化系统形态模式。②在植物配置方面,还需要从植物特性、高度搭配、树冠大小和间距等方面出发,进行统一考虑、统一规划。
        4、城市交通规划的生态化
        近年来,城市汽车饱有量不断增加,给城市环境带来了较大的污染。所以城市交通规划生态化的主要应体现在公共交通优先上,这是有效的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关键,在城市交通规划时,对公共交通的发展进行优先考虑,制定公共交通发展的专项规划,落实其发展用地及在其他规划中的优先地位,从而将公共交通优先得以落实。
        五、结束语
        城市中生态规划建设需要从多项自然污染问题着手,降低污染问题的发展,坚持人本思想,对生态城市发展理念进行经济设计规划。另外在我们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必须要尊重自然,保持生态的平衡,这样我们才能持续利用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宝贵财富,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乔正旭. 现代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新构想[J]. 门窗,2018
        [2]王勇. 浅谈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
        [3][1] 俸荣伟.对于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的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