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建设与城市规划管理 1黄庆和

发表时间:2020/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5期   作者:1黄庆和 2陈子华
[导读] 摘要:对城市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管理,不断摸索出一套适合城市自身发展的规划管理新模式,逐步形成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管理布局,最大限度发挥城市的整体功能,不断实现城市的科学、和谐、全面与可持续发展。
        1身份证号码:44522419821110XXXX   2身份证号码:44058219900925XXXX
        摘要:对城市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管理,不断摸索出一套适合城市自身发展的规划管理新模式,逐步形成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管理布局,最大限度发挥城市的整体功能,不断实现城市的科学、和谐、全面与可持续发展。 因此,做好城市规划管理对于城市建设就显得极为重要。
        关键词:城市规划建设;城市规划管理;环境保护
        1 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没有理顺规划体系中不同层级的关系
        城市规划还处于从战略性到策略性层面的阶段,编制内容缺少宏观尺度,规划体系缺少确定性和可操作性,规划层面之间的相互关系难以清晰界定,规划设计的战略性问题被弱化,对法定规划的理解偏差约束了城市规划功能的发挥。
        1.2历史文物古迹保护的力度不够
        在一些城市往往有许多历史遗留的街区,这些历史街区是城市文化的标志,但随着城市的规划建设,一些历史街区已经失去了它本来面目,甚至彻底消失。历史文物古迹对于体现城市文化品位,增强游客和投资者的吸引力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1.3规划理念落后
        为了片面地追求经济发展,注重短期利益,关注城市规模,缺乏对近期建设规划的重视和对小城市小城镇的关注,盲目追求终极蓝图,导致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丧失。同时在技术体系方面,技术方法落后,缺乏与公共政策的衔接,盲目关注内容,缺乏战略性和政策性,控规指标缺乏相应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公众参与体系不健全,甚至规划执法不严,造成自由裁量权过大。
        1.4规划管理不到位
        规划管理透明度低,滥用权力进行随意的建设,城市规划中缺少多级监督举报体系的建设,城市规划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人员不能胜任规划后管理岗位的要求,由于缺乏通畅的管理机制,对于违章建筑不能有效地予以制止,造成一些不符合规划审批条件建设的出现,导致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现象时有发生。
        2 城市规划的发展研究
        2.1统一协调发展
        城市规划管理要做到统一协调发展,就必须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站在城市经济、社会、市场、生态等方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基本方针。统一规划,统筹兼顾,通盘考虑,综合权衡,协调发展,尽量做到既考虑城市的总体规划布局,又考虑城市内的区域规划布局。在城市规划管理过程中,可以结合实际推行城市规划管理公示等制度,逐步建立城市规划管理分级审批制度,保证城市规划管理的科学合理。
        2.2坚持量力而行
        在城市规划管理过程中,坚持量力而行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决策城市建设的各项目标。对于一些涉及城市规划管理的重大问题,要认真地组织开展综合调研,在深入调研考证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具体的方案,尽量避免造成重大的损失。同时,要坚持从城市建设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公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入手,不断摸索出一套适合城市自身发展的规划管理新模式。在开展城市规划管理与建设时,必须要坚持树立节约资源的原则,逐步形成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管理布局,最大限度发挥城市的整体功能,认真对城市规划管理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预测,进而不断实现城市的科学、和谐、全面与可持续发展。


        2.3引导公众参与
        引导公众积极参与,是城市规划管理的客观要求。这是因为,城市规划管理涉及到城市所有不同方面的利益关系,而且政府、投资者、开发商、市民等与城市规划管理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在推进城市规划管理进程中,我们必须要进一步健全完善相关的信息公开制度,让公众了解参与程序,不断构筑起不同群体在城市规划管理中充分参与的体制机制,进而提高城市规划管理的科学、合理与可行。
        2.4完善法制建设
        近年来,我国法制化建设力度逐步增强,城市规划管理与建设的法制化进程也在不断地加强。但是,城市规划管理的法制化建设力度依然不能很好地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因此,需要我们进一步健全完善一套城市规划管理的法制化体系,为城市规划管理提供可靠的法律依据与保障。这样,不仅为政府开展城市规划管理提供了方便,也为生活在城市的社会公众提供了健全完善的利益保障机制。同时,要进一步健全完善规划管理信息的公开和公众参与,逐步提高城市规划管理的科学、合理与有效。
        2.5坚持从实际出发,科学合理的规划城市建设
        城市规划管理包括城市规划编制审批管理和实施监察。城市规划把构成城市不同功能的物质要素布局合理化、科学化,城市规划和建设是形成和完善城市多种功能、发挥城市中心作用的基础性工作,应坚持统一协调,确保规划先行。城市规划管理要做到合理布局、特色鲜明,应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市场效益、生态效益等方面制定和实施。总的来说,就是要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通盘考虑,综合协调,做到一张蓝图画到底,既要考虑城市总体布局,也是考虑城市某个区域的布局。在规划过程中,可以实行规划公示制度,建立规划分级审批制度,保证规划制定的科学性。同时,让群众多了解、监督规划的实施,可以减少规划实施时的阻力。在城市的规划管理中,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从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着手,逐步探索出一套适合本城市的规划管理模式。同时,要坚持量力而行,科学合理地确定城市各项建设指标,对一些重大问题,要在综合调研、深入论证的基础上研究确定,切忌仓促拍板,以免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应当把树立节约、集约的原则,形成合理的城市功能和城市布局结构,不断提高对城市发展可能出现的矛盾的预见性,从而实现城市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3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应用概述
        以卫星城理论为例,该理论在我国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其理论基础是田园城市理论,因为在城市发展规划的时候,存在城市功能集中的问题,造成中心城市人口数量较多,严重影响了城市的稳定发展,乃至破坏了城市功能系统的正常运行。为了缓解该问题,我国即在实践中总结出了卫星城理论。所谓卫星城理论就是在中心城市郊区,四周区域建设中小型城镇,以将中心城市的人口分流至小城镇,减少中心城市的压力。这些郊区城镇可以独立运行,同时具备了城市运作的设施与条件,且与中心城市息息相关。在这种情况下,外围城镇与中心城市就构建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有效的推动了二者的发展,同时实现了建设卫星城的目的。
        结语
        良好的城市规划设计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条件,也是提高城市文明素质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必须遵守“便民利民,舒适自然”的原则,根据城市发展的模式和城市的具体情况,根据本地区的环境、文化特色及发展条件,研究其发展的规模和方向,制定合理的城市规划设计方案,确定适合城市远景发展的规划设计,并指导城市的建设逐步完善和提高。为提升城市的总体竞争实力打基础。
        参考文献:
        [1]施卫东.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1:257.
        [2]韩笑非,胡玮炜.浅析城市规划中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应用[J].河南科技,2014,10:228.
        [3]牛睿.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4,23:282.
        [4]段绍轶.城市规划中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应用剖析[J].科技展望,2015,13:2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