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营销侧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实践

发表时间:2020/6/17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6期   作者:王博
[导读] 摘要:依据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提出的“三型两网、世界一流”战略目标和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的有关要求,结合自身电力营销的工作实际,从泛在电力物联网在电力营销侧建设的角度出发,在公司内部管理优化、夯实基础支撑和新兴业务开拓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远安县供电公司  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  444200
        摘要:依据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提出的“三型两网、世界一流”战略目标和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的有关要求,结合自身电力营销的工作实际,从泛在电力物联网在电力营销侧建设的角度出发,在公司内部管理优化、夯实基础支撑和新兴业务开拓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
        关键词:电力营销; 泛在电力物联网;
        引言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上下全力建设泛在电力物联网,与社会各界广泛交流,积极探索建设推进方法。本文结合实际从事的电力营销工作,从泛在电力物联网在电力营销侧建设的角度出发,在公司内部管理优化、夯实基础支撑和新兴业务开拓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
        1物联网的概念
        物联网指的是通过对具有计算、感知以及执行和通信等能力的设备进行部署,所取得物理世界所具备的信息或者是对物理世界的物体进行控制的权利,并通过网络信号来实现数据的传输与处理,从而实现人与通信以及物与通信之间的网络。
        且物联网具有以下3个特征:其一,全面感知,即利用各种传感技术以及数据识别技术来索取物理世界中的吾提数据;其二,可靠传输,即通过电力、通信系统、网络,在需要时也可借用其他资源,从而达到将物体的信息数据进行传输的目的;其三,智能处理,利用相关媒介来将大量的数据信息进行集中分析处理,从而实现对物体进行智能控制的目的。因此,物联网系统包含有感知、网络以及应用三个层面。感知层面能够实现各个环节的信息统筹感应及表现,宠儿构建统一的数据模型,进而规范感知层的信息输入,从而完善SG-ERP架构,并借助各种设备实现对物理世界数据的采集、识别以及汇编,其系统的组成主要包含有传感器、无线电射屏识别器以及可读写设备与检测装置等等。且网络层面的主要能力与作用便是进行数据的接入以及组网,并通过将不同的数据评比来规范通信数据的传输。且网络层面的设备在监测装置到数据汇集控制器最后统一接入既定统一网管来实现数据的统一通信、传输,从而能够增强不同生产商出产设备间的可替换性,进而实现不同厂家的设备间的无缝转接。应用层面在一般层度上来将,其遵循着SG-ERP的构架体系,并将多种信息进行统筹管理,同时向外进行统一的数据服务,能够有效的支持各类业务的使用,且基于此,能够用于各项电力物联网服务的开发,从而以供企业业务的有效调用。
        2物联网技术在智能电网应用中的主要技术
        2.1统一数据信息模型
        当前技术背景下的电力物联网感知层主要由各类传感器来实现数据采集、识别以及汇编的,且由于当前科技发展,市场上的传感器种类繁多,且由于各类传感器间的标识、数据等表达形式皆不相同,进而导致物联网系统的设备更换具有一定的难度,且为其相关软件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物联网系统中的数据交换和新闻已便是寻址以及命名,且随着物联网技术的普及运用,这个问题愈加变得重要。为了提升电力物联网系统的各项数据交换效率,应当建设统一的电力物联网信息模型,从而使物联网数据传输更加具有效率性。
        2.2统一数据通信规约
        物联网系统的通讯规约是网络层的核心内容之一。且随着人们对于电力网络的需求在日益增加,相关的终端采集设备数量也在不断的庞大起来,并且不断的随着创新发展,种类、样式也在不断的增加中,且通信规约的统一成为了一项重要且较为复杂的工作。
        物联网系统的通信规约统一必须具备科学、严谨、可行性原则,并能够具备一定的可扩展特性。且制定统一的物联网通信机制以及规范统一信息数据模型需要归于映射原理,从而适应设备与系统间的各类模型的互通需求,进而实现不同设备间的无缝交互。
        3 优化内部管理
        3.1 客户画像构建
        基于电力营销数据,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人工智能、语义分析技术等大数据手段,从服务渠道引流、客户电量细分、风险客户防控等方面建设客户标签库,实现电力客户画像。同时针对不同客户提供精准服务,对特殊客户画像标签,包括舆情风险客户、预测投诉风险客户等,开展服务渠道精准引流、服务策略优化、风险防控信息精准推送和舆情监控等客户画像应用,提高线上服务应用率。


        3.2 高危及重要客户安全感知
        基于客户用电采集数据,结合客户的报装容量、运行容量、产能、变压器运行年限等数据,建立客户智能分析模型,实现对重要客户的智能分析应用。构建客户服务互动应用,建立电网企业与企业的泛在连接,实现安全隐患、停电事件等服务的实时互动。加强重要电力客户与用电服务人员的互动交流,完善重要电力客户知识库,引入智能搜索引擎、人工智能、语音识别等技术,提升应用智能化水平,增强对重要客户的主动服务能力。
        4 夯实基础支撑
        4.1 营销基础数据完善
        开展营销电力客户身份档案信息核查,通过与公安部授权平台对接,进行电力客户实名认证工作,完善电力客户档案信息。同时推动电力营销数据和政务数据融合,实现不动产信息、个人与企业征信、营业执照等信息的获取与自动核验功能,支撑客户基础信息核查完善、政企业务联办等工作。
        4.2 营配贯通基础数据质量治理
        开展营配数据治理,依托营配线路、变压器、计量箱、电能表信息,支撑营配拓扑关系自动识别、可视化报(抢)修、停电信息到户通知与上报功能。同时制定营配调基础存量数据治理方案及标准规范,通过将营配数据可视化采集、图形数据自动建模融入现有的低压业扩流程,形成可视化采集及“三位一体”管控体系,开展了0.4 kV客户侧泛在电力物联网神经网络感知试点应用,不断完善营配数据质量。
        4.3 营销作业现场安全智能管控
        充分应用泛在电力物联网技术理念,通过营销作业人员佩戴智能安全帽和手持移动作业终端,实时与营销管控平台互动感知。基于图像识别技术,通过平台对作业人员违章行为自动识别,实现营销作业现场可视化、作业流程标准化、安全预警智能化、预警督办实时化,提升营销作业现场安全精益化管理。
        5 开拓新兴业务
        5.1 电能替代市场拓展
        依托营销业务数据结合企业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建立电能替代指标评价体系。在工农业生产、城乡居民生活、商业餐饮、文化教育等六大重点领域市场调查及潜力客户台账基础上,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构建电能替代潜力客户识别模型,更加精准识别电能替代潜力客户。对未进行电能替代的潜在客户进行分析,开展电能替代精准营销;对已开展电能替代的客户进行代替策略与方案分析,推荐更为合适的电能替代方案,提升电能替代市场拓展效率。
        5.2 综合能源智慧服务平台建设
        依托营销业务数据,利用客户标签和客户画像模型,挖掘综合能源服务潜在客户。建设综合能源智慧服务平台,打造综合性、专业化、开放式的基于互联网的综合能源服务平台。对内支撑综合能源服务公司市场开拓、项目全过程管理,对外为政府机构、能源供应商、设备供应商、节能服务商、金融机构等生态主体提供服务窗口及应用支撑,助力综合能源产业生态发展。
        6结语
        公司将以客户为中心、市场为导向、数据为核心、服务为根本、创新为引领,通过“大云物移智链”等信息通信新技术与营销业务、数据的深度融合,在内部管理优化方面,围绕客户服务能力、精益管理能力提升方面创新落地应用,促进营销管理质效提升。在夯实基础支撑方面,从平台功能优化整合、基础数据融合共享、全息感知泛在连接三个方面进行提升,为公司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应用提供坚强支撑。在开拓新兴业务方面,发挥公司平台型和共享型企业优势,按照“平台+生态”的思路,有效汇聚各类资源,构建形成开放共享、合作共赢的能源互联网服务生态圈,创新引领能源服务业务新业态,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寇伟.如何建设“三型两网”[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9(10):20-21.
        [2]刘宏新,江水,杨东伟.全力构建泛在电力物联网[J].国家电网,2019(4):44-47.
        [3]刘宏新.聚焦能源转型发展高效推进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N].国家电网报,2019-04-2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