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同力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省南京市 210046
摘要:近几年,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建筑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突显了其在城市化进程中的战略地位。建筑工程具有长期性、多任务性和复杂性等特点。因此,建筑安全监督管理一直是行业中的热门话题。如果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有误,将对建筑业的健康发展构成威胁。在此基础上,结合建筑工程施工的主要特点,重点研究了新时期的施工安全监督管理优化策略。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策略
引言
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是对建设项目安全的全面监督,其目的是控制风险,确保员工人身安全和施工过程的稳步进行。由于建设项目本身的建设过程比较复杂,而且大多是外部作业,很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也十分重要。特别是在新时代,当大量的新施工技术被使用并且施工质量要求不断提高时,安全监督和管理的难度也随之增加。所以,它已成为现代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建设和项目建设总体走势提供方向性的引导。为了促进该系统的最佳运行,有必要理顺政府行政监督管理部门和施工企业之间的关系,全面落实安全生产各项法律法规和更优质的建筑环境的创建。
1建筑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问题
建筑行业的科技创新和发展,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总体趋势。与此同时,建筑行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也面临着一些漏洞的存在,这些漏洞能够产生对于使用者、企业自身甚至社会等各个方面的负面影响,包括安全隐患、财产损失以及经济发展等。这些漏洞主要存在于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监管环节以及对于隐患的排查环节。
一.施工安全管理不具备完善的体制
当下,中国的建筑安全系统的技术还没有到较为发达的水平,安全管理方面亟待得到高度重视。另一方面,建筑系统管理团队整体水平落后,素质不高,对于当下建筑体系施工过程的要求不能完全适应。此外,本行业当前应用的安全监督体系看似本质上是非常理论和实用的,但在实践领域却十分盲目死板,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做出调整,从而造成工程施工时有事故发生和管理的水平不足。
二.政府职能被限制,安检工作实施情况较差
我国当前建筑行业中应用的安全监督检查制度以传统方式为基础,工作内容以及实践形式都相对落后。在新时期,随着建设项目规模和数量的不断增大,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量也随之增加,也变得越来越繁重。所以说,高强度负荷和应用的制度过于传统古旧,造成了在实践过程中监督工作效率过差。在企业的建筑施工过程中,监督管理的人员构成主要来自于两方面,即公司内部的安全管理人员以及政府的安全检查监督人员。由于建设工程数量较多,与之相应的政府安全监督人员和企业内部安全管理人员人数不足、业务素质参差不齐,职业道德及工作责任心不强等因素影响,因此安全监督管理工作难免有疏漏。
三.安全监督管理团队素质不足以满足当前需要
整个团队的素质是与团队内部的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素质的好坏对于安全监管实力具有直接的影响。然而,少数安全监督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的实际监督不够敬业,他们往往流于形式,走马观花,不能深入一线。因此,在素质提高方面,包括安全观念、方案实施能力、专业水平、管理能力以及制作解决方案的能力等等,都存在着很大不足。这就导致安全管理工作受阻,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无法发挥团队应有的作用。
四.施工地点差,存在众多问题,造成安全监督漏洞
在当前的建筑行业中,大部分环境恶劣,有的处于露天条件下,有的施工地点海拔过高,有的施工地点所处环境温度过高或过冷等,这都为工程顺利展开造成影响。再有,由于有些建筑项目体系庞大,各部门之间都有不同的任务,更需要相互之间的密切配合。因此,在处理安全管理问题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需要逐步解决。由于过程的复杂性,导致了安全管理团队无法面面俱到,缺泛及时有效的沟通。此外,安全教育也普遍存在不足,从而引起施工中的安全事故。
2 优化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的可行性措施
2.1 规范市场秩序,进行合理化整改
在生产要素方面,企业的安全管理团队应当与适当的工程规模级别保持一致,且各环节有效配合,从严执行奖励和罚款制度。另一方面,将“安全至上”奉为总则,根据不同的建筑施工过程建立相应的安全评估机制,并对于安全规章制度做出优化,在实践过程中合理调整细节,进而对于法律规范提出要求和企业的规章制度更为完善。这样更能有效确保企业施工安全。
2.2 加强政府部门监管,规范行业标准,完善安全制度
建筑工地还存在着不少隐蔽的安全隐患。为加强新时期优化建筑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减少安全隐患,纠正在施工现场的违法作业。根据安全管理和工程监理在中国的现状,安全监督管理人员处于过载状态,要求他们精确的控制和检查细节每个建设项目的检查,这是不现实的。通常情况下,安全监督管理人员往往都忽略了利用控制的倾向,习惯性违法作业误导了安全检查。为了施工现场安全检查工作进展顺利,有必要完善施工现场安全控制体系。
2.3 建设安全教育培训机制,培养员工素质,提高安全意识
施工阶段是有效防止安全事故的一个重要步骤。因此,要加强安全教育和队伍建设的培训,提高建筑安全人员的意识是关键,加强工程管理水平和完善的基本安全培训机制。安全监察人员可以从这方面入手设计出易于理解的手册加以宣传,以帮助建筑工人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2.4 突出重点,严格把控重点危险源监管工作
与安全监督和管理有关的工作执行必须符合重点理论,尤其是在复杂的建筑工程项目中。如果无法突出重点,则很容易将混乱置于控制之中。所以说,我们需要严格控制关键危害的监控,加强对经常发生事故的地点监控,并最大程度地减少潜在安全隐患的产生,并且可以在第一时间得到准确纠正,从而有效减少了建筑企业的人员损伤和经济损失。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了解以下有关监管的问题:首先,有必要建立和完善危险的主要来源评定的标准体系,促进其健康发展。在施工之前明确项目存在的危险源和排除危险的方法方式,让企业参与的每一位员工都能知晓和识别,且在施工现场的明显位置予以公示。目前,大多数危险源,中国的科研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可以将成果有选择的、有针对性的在施工现场用图表展示,便于员工学习、了解。第二,抓好危险源的排查和登记,确保监督和跟进管理。此外,现场施工安全管理人员在监督过程中实时动态监控主要危险源,当发现存在隐藏的危险时,必须立即停止不适当的操作,除非问题解决,否则工作无法继续。建设管理部门还应明确要求企业及时报告施工过程中的重大危害,以帮助相关部门了解安全动态方面的最新进展。
2.5 开展安全技术一体化建设
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必须与安全管理技术紧密结合,特别是在非常复杂的工程建设项目的情况下,有必要进行整合安全技术的建设。如果没有技术支持,则在实际过程中安全管理将很薄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鼓励企业做技术培训施工人员,搞好安全生产,并为他们提供方法和技术指导,特别提请注意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过程中,安全监督管理人员必须提高对所有施工人员安全的认识,不断提高安全技能并总结处理方法。而且,有必要通过安全生产责任制将安全管理控制水平与项目管理人员的绩效直接联系,项目管理人员应该自觉落实安全生产相应的责任,积极主动地规范自己的行为,切实提高安全监督管理水平。
3 结束语
简而言之,优化建筑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在整个施工过程和建设项目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说,作为建筑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既要积极完善安全管理制度,还应该加强制度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保障和监督中得到有效优化落实。只有这样,建筑行业才能不断进步,为中国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郎丰星.建筑安全施工管理策略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科技风,2018(24)69-88
[2]刘 艳.建筑施工中如何做好建筑安全施工管理防范措施[J].江西建材,2018(04).26-28
[3]王小红.建筑施工中如何做好建筑安全施工管理策略[J].建材与装饰,2018(34).4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