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北方油松育苗技术及苗期管理

发表时间:2020/6/17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2月4期   作者: 张小峰
[导读] 油松是只在中国才有的物种,以西北为分布中心,遍布全国各地
         摘要:油松是只在中国才有的物种,以西北为分布中心,遍布全国各地。油松大多是大面积纯林,它具有木质坚硬,树姿雄伟,耐腐朽,抗寒,抗风沙等一系列特性,常被用于荒山造林和园林观赏绿化树种。调查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对油松树木的需求量正在不断上升,其前景广阔,近年来我国逐渐重视生态建设,为了促进我国油松林业发展,要加强对油松的管理,同时提高油松育苗技术。
         关键词:油松;播种育苗
         油松作为中国特有树种,常分布于四川、河北、河南、辽宁等多个城市。属于常绿树种,在北方寒冷干燥的冬季,树林里残叶遍地,树枝上空空如也,唯有油松依然绿叶葱葱,独具一格,万树丛中一片绿,说的大抵是它。其树高可达二十多米,树粗大多是一米。幼苗树冠成圆锥形,树皮呈灰褐色,有鳞片裂开,针叶两针一束,坚硬,球果卵圆形。喜光,喜温凉气候,耐干燥,耐低温,对土壤要求不高,能在大陆性气候下生存,其适应能力极强。作为华北地区的主要造林树木,其自身的硬度很大,是优质的木材。树干可采松脂,其中松节油、松香叶和花粉可作为药材应用于市场。
         一、油松培育技术
         (一)土地的选择
         选择土地是油松培育的重点问题,宜选在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土层较深、适合排水的地块,以沙壤土或壤土为佳,ph值最好为弱酸性或是中性,酸性不可取。
         半阳坡或者坡度不高的阴坡是北方山地培育幼苗的最佳地点,其含有的腐殖性也有要求,最好选择含量较多的作为培育地方。油松的连作效果要高于其他树种,跟轮作比要方便很多。因为其幼苗根部含有根菌,所以在育苗时可在同一块土地上可以只种油松。除此之外,在针叶类树种地上种植幼苗,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但有一点需要注意,不能在培育过蔬菜、水果的地上种植,这样会导致效果不佳。
         整地前要先施肥料,每亩施 50kg 硫酸亚铁,用于土壤消毒,同 时混入 100kg 磷肥,50kg 复合肥以及按粪土 1:1 混合均匀沤制 的 5m3 纯羊粪的底肥,纯羊粪必须进行 10-15d 的腐熟。 选好地后,要求深翻,可以利用现代农业专用机器进行旋耕,通常情况下,旋耕两次,耕地深度在30到50cm之间,不能低于30cm,旋地深度不能低于 25cm,然后进行磨耙,最好耙翻平整,土块小块均匀,以达到土松的目的。
         土地选择好后,需要先作床。首先,工人用土地专业工具,让地块变得平整,确 保地面均匀,避免出现坑坑洼洼,坡度要低于 5°,无坡度是最佳的。其次,打梗作畦作床要结合节水工程作业和地块的实际情况,畦的长度最好是8m,其宽 2m,半高床,床面大约宽70cm,两床之间需要留一条30cm小道,作为排水沟。
         做好的畦,最后进行灌水,然后等到床面水干,为了能合理有效的播种,观察地面是否平整,如果不平整,需要平畦,要求有人用铁锹对土壤进行再次的平整。
         (二)种子的处理
         选择合适的种子是至关重要的,种子的好坏程度对种植成功与否有着重要的作用。种子最好选择II级以上的种子,而且要求知道种子的来源,相关手续要准备齐全。一个好的种子,影响着后期树苗的成长。
         种子催芽 先用清水清洗种子去除杂质,后用 30℃温水浸泡种子,再用 3%~5%高锰酸钾溶液浸泡 12h,捞出,按 1:1 混沙催芽。约一周 后,有 30%的种子露白芽便可播种。
         在油松种子播种之前,相关人员需要做消毒、浸泡种子和催芽的任务,其目的是将对病虫害的发生率,同时提升种子的发芽率。浸种的目的主要是减少蜡质层对种子发芽的影响,一般选择0.5%的福尔马林或者高锰酸钾溶液消毒浸种,与水的稀疏率在0.2%左右,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完成浸种。种子消毒完取出,用清水清洗干净,也可以直接用30℃左右的温水浸泡一天。然后进行种子催芽工作,25℃是种子的最佳催芽温度,在这样的环境下有利于种子催芽。大约一周后,有一半种子露出小白芽,就可以进行播种。


         播种时间根据具体地点来决定,但是绝大多数在五月上旬开始播种。油松种子的播种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开壕条播,具体操作是先用专业工具挖出一条壕,长60cm,宽12cm,其深度为1cm。挖好后,把已经挑出来的种子均匀的分散到壕里,然后在上面覆盖一层细沙,覆种的沙需要筛滤,其厚度在1cm左右,覆沙完成后,要立刻用木板压住,1亩可以播种30kg的种子。另一种方式是撒播,具体操作是先把种子均匀的撒在整个床面,播撒幅度在50cm左右,然后用筛滤过的细沙覆盖在上面,最后立刻用木板压在上面。
         二、苗期管理与防治
         (一)苗期管理操作流程
         播种完成后,需要对它进行喷淋,此步骤是非常重要的。为了确保土壤和种子能充分接触,要合理的使用喷水带给苗床喷水。然后在每天的上午七点点至下午五点进行一次喷水,其目的是为了让土壤保持湿 润,这样有对种子的发芽是非常有用的。
         经过催芽的油松种子大多在播种后一周后从土里冒出芽。在冒芽出土后、种壳脱落前,要特别注意其他生物对幼芽的破坏。这段时间叫做危害期,时间大约在20天,这段时间也是播种的初期和种子生长期,人员可以用相关防治方法进行人工驱赶,畦床的周围,可以制作防护围网来抵御飞鸟,或是喷洒驱避剂来驱赶害虫。
         幼苗前期要追肥,顾名思义,就是追加肥料,前期追加氮肥,后期追加磷肥。追肥的数量和次数最好是少量多次。一亩地每次7.5kg为最佳施肥量。
         根据土壤的干湿程度,及时对幼苗进行喷水或浇水,为了杜绝土地表层结块,应当及时松土并剔除周围的杂草,同时还能防止杂草对水分肥料的竞争,保持土地能很好的通气,更好的维护幼苗的生长。
         最后起苗时需要在春季进行,起苗前两个小时应浇足底水,保持根系完整,大风天不宜起苗。春季造林最好选择两年的苗木,要求粗壮、高质量,这样能大大提升造林后的成活率。
         (二)需要注意的防治问题
         病虫害防治是在幼苗防治中的一项重要手段,可以具体分为两大类:苗木立枯病防治和松大蚜防治。
         在幼苗初期幼木所遭受的损害大多是立枯病造成的,其具体表现为两种,一种是幼苗倒地,原因是由于幼苗腐烂,使苗条断开或者是细菌侵入内部,使茎叶有灰色斑点,而引发其腐烂,另一种是幼苗呈现直立不倒状,拔起时苗根还在土里,原因是自身表皮和根茎生病坏死,最后苗木干枯死亡。针对这两种情况,应该使用喷雾器把含量为30%的多菌灵溶液合理的喷洒在幼木上,喷洒次数不要超过3次。
         松大蚜病多数出现在幼苗生长期,在夏季较为严重。其具体表现为叶子发黄,此部位会出现粘稠的汁液,然后慢慢长出成群的斑点,最后形成一种结实的黑色霉菌,极大程度上影响幼苗的生长健康,严重的还会死亡。其防治方法有以下几种:在冬天,要及时清理地面,减掉被损害的部位并将其烧毁;向树木群体施加喷洒10%的高倍数蚍虫啉溶液;对松大蚜有威胁的生物应当保护,如瓢虫。
         结束语:科学应用油松育苗技术能有效提高油松幼苗的成活率,为荒地造林和园区绿化提供更好的种苗资源。油松的培育工作是非常重要,两年的幼苗就可以植树造林,幼苗还可以进行林业栽培。只有充分发挥育苗技术,才能确保苗木的存活率,以完成大面积的造林工程。
         参考文献:
         [1] 王龙飞,李兰.油松育苗及管理技术[J].山西农经,2017(15):69
         [2] 任志军.北方油松育苗技术[J].现代园艺,2017(22):26
         [3] 云霞,张鑫.谈油松育苗栽植技术[J].内蒙古林业,2017(11):30-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