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计量作为电费收取的基础,计量的准确性如何,直接影响着企业和用户的利益,因此要做好严格的把控。若存在着电力计量误差,很容易引发电量计量不准确问题,记录的电能数值无法真实反映用户的用电量情况,比如多计或者少计等问题,影响着客户或者企业的利益,因此深度分析此课题,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电力计量;准确性;方法
在一定程度上,电力行业的兴旺发达,不仅可以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是提升我国国民生活质量水平的重要保障。特别是最近几年,电力已经成为我国乃至世界各个国家无法或缺的一部分,这就意味着,对于相关工作者而言,保证电力在输送过程中,能够安全稳定的让用户使用,这将成为关系民生的一件大事。那么,作为供电公司或是供电企业若想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发现当前电力计量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该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找到相应解决方案,不仅要保证电力的有效运行;还要实现电力的经济效益。这两点都是关键因素,每一项内容都不可忽视。
1 影响电力计量准确性的因素
1.1 管理方面因素
对于整个方面的影响因素而言,主要是提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一是并没有实施安装检验,导致其互感器和电度表等设备的质量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在使用的时候比较容易出现因为设备原因导致计量误差出现。二是计量装置的人为操作存在误差,比如人员读数不规范,这样会对或许的统计和计量工作开展带来直接的影响。三是因为计量装置主要是安装在室外,装置比较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假如维护方式并不合理,那么将会导致其计量装置的准确性受到直接的影响,因此必须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1.2 技术方面因素
一是作为计量工作开展的重要的设备,装置精准度的选择准确性会对其工作开展具有着直接的影响。二是在对装置进行选择和配置后,必须要对其进行相应的检查,在双相流动负荷中需要安装合理的装置,并且对其双向计量设备进行安装,如果任何的一个环节存在着问题,那么都将会导致其最终的计量结果出现误差。三是计量装置的安裝地点也会直接的影响到计量工作的准确性,在对其计量装置选择中如果并没有设置预防电力谐波的一些设施,那么十分容易导致出现各种计量方面的问题。四是因为受到了经济条件所带来的限制,一部分的地区估算手段并不是十分先进,技术应用标准也是存在缺失。
1.3 外部环境方面因素
由于电力计量设备主要是安装到户外的,因此计量结果也将会受到外部环境所带来的影响。比如机械电度表安装的位置如果出现偏差,会因为转盘存在着附加力矩导致其出现计量方面的误差问题。与此同时如果设备的安装环境是比较差,那么在大温度和强烈的振动下也将会出现频繁的问题,也会对其电度表的测量结果带来较为严重的影响。
2提高电力计量准确性的改进措施
2.1对计量管理措施进行优化
对于电力计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企业一方面是需要对设备安装检验工作做好,并且在正式进行安装前需要对其计量装置的设备进行相应的抽查,对其设备质量进行确定,避免劣质设备使用。另外一方面需要对人员操作进行规范处理,对其设备的读数位数进行统一,避免存在读数不统一的情况,保证将其各种误差的影响因素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在此之外,也需要对设备做好维护处理,通过安装的保护措施使其可以让设备形成有效的保护,减低其外部因素对设备运行所带来的影响。同时要做好设备隐患的排查计划工作,通过定期对隐患进行排查,及时的对计量影响因素进行消除,为计量工作顺利进行奠定出基础。
2.2 使用正确、科学的电力计量方式
2.2.1 母线电量平衡法
在进行具体的电力计量工作中,一般都会采用母线电量平衡法,这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电力计量方法。
在运用母线电量平衡法时,一定要把关口表设置在每个进口和出口处,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一旦其中一块表出现了问题,那么就能够通过计算母线上所有关口表数量得出需要的数据,从而保证电力计量工作的顺利进行。
2.2.2 线路两侧表法
线路两侧表法主要指的就是在关口线路的两边分别安装一个电能计量装置,这两处电能计量装置都有各自的用处,其中一个是用来结算的,另一个是备用的,以免发生意外并能够保证电力计量的正常工作。在具体的检测中,一定要采用线路两侧表法多检测几次,从而降低误差。与此同时,在检测的过程中,还要结合电力计量装置的实际情况,利用线损计算方式进行电量追补。
2.2.3 主副表法
主副表法主要指的就是在一个关口计量点同时设置两块一样等级的关口表,同时要把这两块关口表分别设定为主表和副表,一个用来结算,另一个用来参考。相关的工作人员一旦设定了哪个是主表,哪个是副表后,就一定不要随意更换两个表的位置,从而保证电力计量工作的准确性。与此同时,相关的工作人员一定要定期对两个表进行校核,一旦误差超出了允许范围,那么设备就会自动报警,然后工作人员就应该立即查找原因,如果两块关口表都有误差超标问题,那么就应该及时更换表,采用科学合理的手段来进行补救。
2.3 合理选择表计类型
为了保证电能计量装置准确地测量电能,必须按照有关规程要求,合理选择电能表的型式、电压等级、基本电流、最大额定电流以及准确度等级。对于月平均用电量在100万kW.h以上的Ⅱ类高压计费用户,应采用0.2级的电压、电流互感器,0.5级的有功电能表及2.0级无功电能表。对于月平均用电量在10万kW.h以上的Ⅲ类用户,应采用0.2级的电压、电流互感器,1级的有功电能表及2.0级无功电能表。同时在实际运行中,若用户的负荷电流变化幅度较大或实际使用电流经常小于电流互感器额定一次电流的30%,长期运行于较低载负荷点,会造成计量误差,应采用宽负载电能表。当用户的一次电流小于60A,宜采用电流规格为10(60)A或3×10(60)A的单相或三相电能表,反之宜采用1.5(6)A或3×1.5(6)A的单相或三相电能表。同样地,二次电压为100V的用户不能选用电压规格为220V或380V的电能表,二次电压为220V或380V的用户不能选用电压规格为100V的电能表,否则,选用电流或电压规格不合适的电能表,不但不能正确进行电能计量,而且容易因电流或电压过载而将电能表烧坏。
2.4 确保测试设备和条件符合标准,促进先进技术的使用
所有的电力计量标准装置的测试标准,不合格的应立即停止使用,修复调整,合格的电力计量标准测试装置才可以使用。必须要强调的是,现场试验条件应符合规定。计量监督和周期检定必须得到严格的组织,根据有关标准控制积极执行。标准电能表和表现场校验仪的每一年都必须送检一次。此外,还需要促进先进技术的使用,不断学习,我们的目标是不断引进先进的电力计量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现代技术含量的电力计量和计量管理,结合实际的供电企业,提高较为完善的电力计量系统。最后,要促进先进技术的使用,必须加强与专业部门联系,由上级部门技术支持,争取技术指导,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不断的学习,推广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为电力计量标准的深入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3结束语
有效提升电力计量的准确性对于电力行业的前行有重要作用,保障了企业与个体的实际利益。从具体的因素角度深入分析如何提升计量的准确度。从各个方面保证结果的准确可靠。
参考文献
[1]石海涛.提高电力计量准确性的有效途径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19):143-144.
[2]王鉴.关于提高电力计量准确性的探讨[J].科技风,2018(13):164.
[3]许婷婷,谢秋爽,赵鑫,刘颖.提高电力计量准确性的措施探讨[J].中国高新区,2017(0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