侏罗纪煤层高应力巷道让压支护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20/6/17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2月4期   作者:田晶
[导读] 为解决晋华宫煤矿侏罗纪煤层高应力巷道支护技术难题,晋华宫煤矿在已施工的8716风巷变形严重区域

         摘要:为解决晋华宫煤矿侏罗纪煤层高应力巷道支护技术难题,晋华宫煤矿在已施工的8716风巷变形严重区域,进行围岩松动圈测试,结合现场条件及测试结果,提出了高应力巷道让压支护方案,即“高强高阻让压锚杆+W钢带+金属网+锚索”联合支护方案,经现场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支护效果,能够在同类型矿井高应力巷道支护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高应力;围岩松动圈测试;让压支护方案;推广应用
1.前言
         山西同煤集团晋华宫煤矿现回采的11-1#煤层属于侏罗纪含煤地层,煤层埋藏深度约380m,受成岩年代、地质环境、上覆煤层采动影响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矿井11-1#煤层8716风巷在掘进完成后的半年时间内,矿压显现强烈,出现闷墩、炸帮、煤帮内挤、底鼓以及顶板下沉现象,支护结构损毁(木支撑破环,锚杆及锚索断裂)严重,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为此矿井对8716风巷进行10个月的二次维护,耗资415万元,二次维护后该巷道部分地段仍出现底鼓、炸帮、顶板下沉等矿压显现现象,严重制约8716工作面安全高效生产。与8716风巷围岩应力条件类似的8718风巷正在掘进,为确保矿井安全生产,急需改进巷道支护方式,确定一种可以有效控制巷道变形的支护方案。
2.工程概况
         晋华宫煤矿8718风巷沿11-1#煤层顶板掘进,11-1#煤层赋存稳定,裂隙一般不发育,整体呈褶曲构造,煤层整体走向近南东,倾向南西,煤层倾角平均3°,煤层厚度平均2.77m。煤层基本顶为8.12m厚的细砂岩,直接顶为5.09m厚的粉细砂岩互层,伪顶为0.35m厚的炭质泥岩。
         8718风巷东部为8716工作面(正在开采),与东部8716机巷之间留有20m煤柱,南至盘区回风巷,西、北部均为实体。8718风巷在掘进过程中,要穿过7-4#、7-3#、3#、2#煤层采空区及煤柱,11-1#煤层与7-4#、7-3#、3#、2#煤层层间距分别为42m、58m、96m、121m。巷道断面设计为矩形,设计尺寸毛宽×毛高=4.5m×3.0m。
3.围岩松动圈测试
         8718风巷围岩应力条件与8716风巷类似,在8716风巷变形严重区域进行围岩松动圈现场观测,利用钻孔窥视仪对8716风巷四个位置(1100m,1820m,2100m,2300m)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见表1、表2。
         巷顶板松动圈测试结果                  表1 

 
        
         根据测试结果可知:顶板裂隙密集发育,煤柱帮破裂程度及破裂范围均大于工作面帮,巷道的松动圈分布范围受上部煤柱影响大;同时顶板、帮部松动圈范围最大分别达到4.5m、3.8m,在支护设计中要考虑锚索的长度。
4.支护方案及支护参数
         4.1  支护方案
         8718风巷采用“高强高阻让压锚杆+W钢带+金属网+锚索”联合支护方案。
         4.2  支护参数
         1、顶板支护参数
         (1)锚杆选用φ=20mm  L=2000mm的高强(HRB500)高阻让压锚杆,锚固力不小于16t。
         (2)锚杆的安装载荷为6t。
         (3)让压管:锚杆使用让压点14~15t、让压距离为35mm让压管。
         (4)间排距: 900 mm×900mm,靠帮部锚杆与垂直方向夹角为15°。
         (5)托盘尺寸和强度:采用150mm×150mm×10mm的高强球型托盘与W钢带(4100×280×5mm)联合支护,托盘强度大于16t。
         (6)表面控制:采用8mm菱形金属网与W钢带联合支护作为表面控制的方式。
         (5)锚索规格φ21.8mm×7300mm,排距900mm,“三一三”式布置。锚索采用托盘为200mm×220mm×12mm的高强托盘与JW钢带(4200mm×330mm×5mm)联合支护,锚索强度大于36t,托盘强度大于36t。锚索使用让压点21~25t的双泡让压管。
         2、帮部支护参数
         (1)煤柱帮锚杆选用的规格同顶板一致,工作面帮选用φ=20mm的玻璃钢锚杆。锚杆长度、安装载荷、间排距同顶锚杆安装参数一致。
         (2)在煤柱帮锚杆上安装让压管,让压点14~15t、让压距离为35mm。
         (3)托盘尺寸和强度:托盘选用的规格和顶板一致,W钢带尺寸规格为450 mm×280 mm×5mm。
         (4)表面控制:工作面帮采用菱形金属网作为表面控制的方式,煤柱帮部采用6mm高强经纬网护表。
         (5)帮锚索规格φ21.8 mm×4500mm,排距1800mm,“二二”式布置。锚索托盘为200×220×12mm的高强球型托盘,锚索强度大于36t,托盘强度大于36t。锚索使用让压点21~25t的双泡让压管。
         3、底角支护参数
         煤柱帮底角使用三根规格φ21.8 mm×3000mm锚索与JW钢带组成的锚梁支护,排距1800mm。锚索托盘为200 mm×220 mm×12mm的高强球型托盘,锚索强度大于36t,托盘强度大于36t。
         4、巷道支护设计如图所示。
        
         图1  巷道支护布置图
5.支护效果
         8716风巷1100m~1200m范围内变形较为严重,采用新支护方案进行二次支护,支护效果明显,通过矿压监测显示,巷道顶、底板移近量控制在26mm以内,两帮移近量控制在35mm以内。新掘巷道8718风巷与8716风巷地质条件相同且与周围围岩关系相似,8718风巷支护形式全部采用新的支护方案,目前已掘巷道1500m,通过布置测点观测,8718巷顶、底板移近量15mm以内,两帮移近量30mm以内,支护效果明显。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