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变电系统的倒闸操作是保证电力得以稳定供应的关键技术,对于整个电力系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对于隔离开关、母线、危险点、供电线路等环节要进行高效的控制,并且要加强对于工作人员业务能力的培养,通过不断优化倒闸操作技术为供电网络长久、稳定的运行保驾护航。
关键词:变电运行;倒闸操作;事故原因
1变电运行倒闸操作事故原因分析
1.1监督和管理制度不完善
变电运行倒闸操作工作的工作体系不完善,监督和管理制度缺失会导致变电运行倒闸事故的发生。变电运行倒闸操作的程序步骤较复杂,而管理操作的人员数量不够,没有充足的劳动力分配在监督体系之中,缺乏对操作人员的严格管理,导致变电运行倒闸操作工作的监督力度不够。在倒闸操作技术运用的过程中,因监督和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导致监督人员没有按照规范的操作流程进行监督,工作人员不认真执行任务和运用设备和操作技术,电力系统检修维护工作不能定期进行,没有进行详细的预防措施。并且,缺乏对变电运行倒闸操作过程的调整和完善,导致专业操作技术逐渐弱化,操作的合理之处得不到改善。长时间以来,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导致变电运行倒闸操作事故发生。
1.2操作人员专业素质问题
变电运行倒闸操作事故发生与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工作态度存在密切关联。如果负责倒闸操作的工作人员缺乏专业规范的学习培训以及指导,变电运行倒闸操作工作发生错误的概率会极大地增高,那么变电运行倒闸操作事故发生的概率就会大幅度增加。变电运行倒闸操作需要遵循的流程和步骤复杂,因为缺乏正规严格的培训学习和上岗考试,工作人员的操作不够熟练灵活,缺乏基础的变电运行理论知识,往往会忽略很多设备和技术问题,很容易在操作过程中出现失误,而且在发生变电运行倒闸操作事故时无法快速应对。另一原因可能是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较差,工作态度不够端正,缺乏爱岗敬业、认真负责等优秀的职业道德修养,缺乏一定的规则意识,不按照规定的操作流程进行变电运行操作,象不按照规定的标准来使用和携带操作票,缺少操作作业之前的安全检查环节,部分缓解发生失误或遗漏,甚至在变电运行中进行违章违规的操作。
2预防倒闸事故的具体措施
2.1提高对于危险点的控制能力
在倒闸操作的过程中,一些操作步骤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这些因素被称为危险点。想要避免发生倒闸操作事故,就要对这些危险点进行高效的管控,而管控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因此要通过组织培训班以及展开研讨会等方式提高工作人员的水平,以降低错误操作发生的概率。在设计培训课程时,要根据实际的变电运行情况进行场景化的模拟训练,让相关的工作人员可以针对该项操作进行反复的模拟演习,通过演习来锻炼工作人员对于倒闸操作的熟练度,并且提高其遇到突发事故时的应变能力。
2.2对于大修或新建设备的测试
针对新组建完成的变压器、发动机以及完成了大修的变压器与发电机,为了防止一次、二次接线错误,造成差动保护误动事故,工作人员要进行具体操作时需要进行科学的投退保护,避免出现保护误动现象。在连接110kV或者220kV的断路器并正式投入运行后,需要对其相量进行测量。一方面在合闸操作进行之前就与调度人员进行沟通,让系统中的母线的母差进行保护性推出;另一方面在确定了母差相量正常以及差动回路电流正常后,工作人员与调度室进行沟通,重新投入母差保护。需注意,在更换线圈并进行大修或者新建设备第一次运行时,对于系统中的变压器要进行全电压冲击测验。在测验的过程中,变压器的保护装置应该全部处于跳闸位置,在充电处于正常状态后再开始进行差动保护的检测。
2.3线路倒闸操作
针对双电流源线路的停电操作,通常的流程如下。将处于线路两端的断路器断开,并且对于线路一侧的隔离开关进行拉开操作,同时对于母线一侧的隔离开关也要进行相同的操作。然后在线路上确定来电的各端接地刀闸以及该装置的接地线已经闭合,而线路送电的步骤与停电操作的步骤相同,顺序相反。在实际的供电作业中,由于城市的规模逐渐扩大,电力输送的距离也越来越远,远距离输电以及超高电压输电网的数量明显增多。对于这些电力网络进行倒闸操作时,应该特别注意如下两个问题。
首先是在空载的状态下,要控制受端电压的数值,不能让其升高到安全数值以上。其次在进行切除或者投入空载线路时,需要避免由于充电功率的存在而形成的系统电压波动。为了避免这些情况,需要采取一定的方法。一方面是进行无电源单回线停送电操作。这种操作是在线路停电前,受端率先切除负荷,让线路的单带变压器处于空载状态,在断电时应先拉开距离系统段较近的断路器,然后再拉开距离负荷端距离较近的断路器,使变压器处于感性负载状态,减少了线路中阻抗产生的高电压。另一方面就是对于有电单回线进行停送电操作。这种操作方式是在单回线处于停电状态下,对电源一侧进行调整,先拉开靠近电源侧的断路器,然后再拉开靠近系统侧的断路器,避免断开充电线路时产生强大的电压波动。
2.4母线倒闸操作
由于母线的连接元件比较多,工作量比较大,因此为了保证倒闸操作的正确性,在对母线进行倒闸操作时要着重注意如下两个问题。首先是在倒闸过程中二次回路的切换工作。在实际的母线倒闸操作过程中,要根据相应的规定进行二次回路的切换,如充电保护压板、PT投退开关切换等。其次是要注意倒闸操作过程中母线一侧的刀闸的操作情况。在该项操作中,必须要取下母联断路器的控制保险,避免出现误跳闸的情况,同时要按照操作规定的流程来进行母线上元器件的置换工作。当前比较常用的方式是全部单元倒换法。该方法以等电位操作法为基础,当母联开关处于运行状态时,两条母线的电压相同,没有电位差,因此可以使用“热倒”的方式直接使用隔离开关进行操作。具体的方式是先要把倒换装置的一条母线的侧隔离开关进行合闸,然后再拉开与之对应的另外一条母线隔离开关。
2.5隔离开关操作
隔离开关在变电运行中也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其主要功能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将某个电气元件在两条不同的母线上进行切换,另一方面就是在断路器断开后,让停电设备与电源之间形成一个明显的断开节点,让接下来检修工作的开展变得更加方便。在对隔离开关进行操作时,要注意操作的顺序;在进行合闸时,要先合上隔离开关,然后在合上断路器;在进行拉闸操作时,要先断开断路器,然后再断开隔离开关。如果遇到一个设备上串联两个隔离开关的情况,那么在进行倒闸操作时就要先断开靠近负荷侧的隔离开关,然后在断开靠近母线侧的隔离开关。
3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了解到变电运行倒闸操作的具体流程以及变电运行操作事故造成的巨大影响,分析了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变电运行倒闸操作事故发生的过程。我们应该重视对变电运行倒闸操作事故的分析,吸取教训,严格控制变电操作过程,进行规范化地操作,有关部门和组织进行合理的监督和管理,进一步完善有关防止误操作的规章制度,减少变电运行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通过多种采取措施来有效预防变电运行倒闸操作事故,确保电气系统的顺利运行以及电网的安全稳定,促进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琦,周江,虞凌云.变电运行中的倒闸操作事故及预防措施分析[J].通信电源技术,2018,35(05):211-212.
[2]柯晟煜.解析变电运行倒闸操作事故原因[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20):204.
[3]贾西,贾丹.变电运行中倒闸操作事故分析[J].黑龙江科学,2017,8(19):38-39.
[4]陈杰,詹迅,丁莎,曹雷.变电运行中倒闸操作事故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探析[J].低碳世界,2017(28):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