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养殖模式对固始鸡屠宰性能影响研究

发表时间:2020/6/17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2月4期   作者:陈垅,罗倩,宋昆,王涛
[导读] 为研究无抗养殖技术应用于放养、笼养模式下对固始鸡屠宰性能的影响

         摘要:为研究无抗养殖技术应用于放养、笼养模式下对固始鸡屠宰性能的影响,试验共设计6个试验组,进行屠宰性能测定。研究结果表明:抗生素可提高固始鸡的屠宰率,但对其他屠宰性能指标并无太大的影响,在放养模式下,固始鸡各屠宰性能指标更好,特别是全净膛率、腿肌率以及胸肌率。这说明在放养模式下,固始鸡品质更优,而且无抗放养模式为最佳养殖模式。
         关键词:抗生素;养殖模式;固始鸡;屠宰性能
         基金项目:校级课题“无抗技术对肉鸡营养品质影响研究”(项目编号:TYLX201921)
0  前言
         居于目前抗生素的必用、滥用和不当使用情况日益严峻,带来的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危害也日益增长[1-2]。因此,为保障人类未来健康发展,无抗养殖畜产品的生产比任何时候都显得特别重要[3]。目前,国内外均有无抗技术应用与肉鸡养殖的研究报道,该技术在德国北威州已经实现了产业化[4]。无抗产品由于其具有优异的品质,因此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固始鸡作为我国优良的肉蛋兼用型地方品种,主产河南省固始县,素以肉味鲜美而著称,具有觅食力强、耐粗饲,抗病力强,肉、蛋品质好,遗传性能稳定等特点[5-7]。传统固始鸡生产主要是放牧饲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为满足不断增加的市场需求,固始鸡饲养逐渐转向集约化笼养的方式,笼养的商品鸡生长速率快,体型丰满[8]。
         屠宰性能是反应肉鸡生产性能的重要指标,本试验选择饲养180日龄有抗放养(A组)、有抗笼养(B组)、无抗放养(C组)、无抗笼养(D组)四种不同养殖模式下固始鸡母鸡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屠宰性能测定,旨在研究无抗养殖技术应用于放养、笼养模式下对固始鸡屠宰性能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模式
         本试验是在云顶山世纪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规模化养殖条件下,进行多种模式不同天龄的固始鸡养殖,设置组别如下。
         有抗放养1(A1组):放养180天,饲料中添加抗生素;
         有抗放养2(A2组):放养270天,饲料中添加抗生素;
         无抗放养1(B1组):放养180天,饲料中不添加抗生素;
         无抗放养2(B2组):放养270天,饲料中不添加抗生素;
         有抗笼养(C组):笼养180天,饲料中添加抗生素;
         无抗笼养(D组):笼养180天,饲料中不添加抗生素。
1.2  试验方法
         试验鸡屠宰测定方法参照杨宁主编的《家禽生产学》中的方法进行,先称活重,再进行屠宰,分别测定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腹脂率。
         屠宰率(%)=屠体重/宰前体重×100%;
         半净膛率(%)=半净膛重/宰前体重×100%;
         全净膛率(%)=全净膛重/宰前体重×100%;
         胸肌率(%)=两侧胸肌重/全净膛重×100%;
         腿肌率(%)=两侧腿肌重/全净膛重×100%;
         腹脂率(%)=腹脂重/(全净膛重+腹脂重)×100%。
1.3  数据处理
         试验数据应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7进行整理,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用均值±标准差表示,各组间的显著性差异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得出,采用DUNCAN方法进行多重比较,以P<0.05时为差异显著,p<0.01时为差异极显著。
2  结果与分析
         对比A1、B1、C、D组可知,饲养周期相等时,放养组鸡运动量大,能量消耗高,体重比笼养组轻,因此A1、B1组与C、D组相比,活重差异显著(P<0.05);屠宰率是反应肉鸡生产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试验结果表明四种养殖模式下屠宰率并无显著差异(P>0.05);放养鸡运动量大,使得其胸肌、腿肌发达,从而A1、B1胸肌率、腿肌率显著高于C、D组(P<0.05);反之,笼养鸡由于运动量小,胸肌、腿肌部糖原积累相对较少,使得一部分糖原积累在内脏,并导致脂肪积累,因此C、D组腹脂率显著高于A1、B1组(P<0.05),且C、D组半净膛率、全净膛率显著低于A1、B1组(P<0.05)。
         对比A2、B2、C、D组可知,延长放养组饲养周期,使得放养组活重与笼养组活重无显著性差异(P>0.05)时,由于放养组养殖时间长,糖原积累较多,且放养组运动量大,使得糖原大都积累在胸肌和腿肌部,内脏糖原积累较少,腹部脂肪积累也相对较少。因此,A2、B2组与C、D组相比,胸肌率、腿肌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均显著较高(P<0.05),而腹脂率显著较低(P<0.05)。
         对比A1与B1、A2与B2、 C与D发现,在相同的养殖环境下,有抗组与无抗组相比,有抗组半净膛率显著低于无抗组(P<0.05),而其他屠宰性能指标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这是由于抗生素的摄入,使有抗组鸡肝负荷增大,导致肝脏较大,内脏占比较高,半净膛率较低。
表1 不同模式下固始鸡绝对屠宰性能结果比较

 
表2 不同模式下固始鸡相对屠宰性能结果比较
 
3  讨论
         中国地方鸡种生产性能以及几种代表性鸡种生产性能见表4、表5。对比发现本试验条件下各组固始鸡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均在此范围内,而腿肌率、胸肌率略低,这可能是与鸡种本身遗传有关。固始鸡作为我国优良的肉蛋兼用型地方品种,遗传性能稳定,其本身体型较小,腿肌、胸肌部位糖原积累较少[9],而且固始鸡生长受环境影响也较大[10],这也会对腿肌率、胸肌率等屠宰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总体看来,固始鸡屠宰性能指标较好,这说明在本试验拟定的模式下,固始鸡生产性能良好,品质较优。
表4 中国地方鸡种生产性能
 

4  结论
         屠宰性能是反应肉鸡产肉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特别是屠宰率和全净膛率[11]。一般屠宰率在80%以上、全净膛率在60%以上,认为家禽肉用性能良好[12]。本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各试验组屠宰率均达到80%以上,全净膛率均达到60%以上,说明在本试验条件下,固始鸡肉用性能良好。
         对比放养模式与笼养模式发现,放养鸡运动量大,使得其胸肌、腿肌发达,从而胸肌率、腿肌率显著高于笼养鸡;反之,笼养鸡由于运动量小,胸肌、腿肌部糖原积累相对较少,使得一部分糖原积累在内脏,并导致脂肪积累,因此腹脂率显著高于放养鸡。有抗模式与无抗模式对比发现,有抗组半净膛率显著低于无抗组,而其他屠宰性能指标并无显著性差异。这是由于抗生素的摄入,使有抗组鸡肝负荷增大,导致肝脏较大,内脏占比较高,半净膛率较低。
         整体分析表明,抗生素可提高固始鸡的屠宰率,但对其他屠宰性能指标并无太大的影响,这是由于抗生素在多数情况下,只是通过影响动物肠道形态增加营养物质的利用率,但是对营养物质在机体内的分配情况影响可能极小。而且在放养模式下,固始鸡各屠宰性能指标更好,特别是全净膛率、腿肌率以及胸肌率,这是反应肉鸡产肉性能以及鸡肉品质的重要指标。这说明在放养模式下,固始鸡品质更优。

参考文献:
[1] 吉莉莉,王卫,Friedhelm Jaeger,等. 固始鸡无抗养殖技术研究[J].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36(02):144-147.
[2] 侯薄,王卫,张佳敏,等. 养禽业抗生素使用现状及无抗养殖进展[J], 食品工业.2017(03):56-58.
[3] 黄秋实. 抗生素在畜牧业生产中的应用[J].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3(4):190-190.

[4] Wang Wei,Friedhelm Jaeger ,Hou Bo, et al.Strengere Standards und intensive Kontrollen Fortschritt der Antibiotika-Vermeidung in der chinesischen Gefluegelerzeugung [J], Fleischwirtschaft, 2016,96(7):24-27.
[5] 李恩发, 张凤. 固始鸡:固始县的“金凤凰”[J]. 河南畜牧兽医:市场版, 2016, 37(6).
[6] 范丙才. 固始鸡:纯天然放养出效益[J]. 中国家禽, 2003, 25(9):41-41.
[7] 李孝法. 固始鸡选育研究及其开发利用[J]. 中国禽业导刊, 2000(1):23-23.
[8] 孙雪萍,邓用川,姜勋平. 放养与笼养对文昌鸡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J]. 中国畜牧兽医,2004(11):10-11.
[9] 王卫,刘文龙,覃瑶,等. 无抗放养模式有利于固始鸡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形成[J]. 湖南农业科学, 2017(06):70-73.
[10] 邹强,尹超琼,陈垅,等. 不同养殖模式对固始鸡肉质特性的影响研究[J]. 中国家禽, 2017,39(08):36-39.
[11]陈垅. 不同养殖模式对固始鸡屠宰性能及肉质影响研究[D].西华大学,2018.
[12] 柳志余. 不同饲养方式对珍珠鸡生长·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7):13397-13398+13417.

作者简介:陈垅,男(1992.10——)汉族,四川达州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食品营养,老年营养护理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