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32092619731002XXXX
摘要:城市化过程当中风景园林发挥着重要作用,风景园林不仅仅让居民生活环境得到良好改善,而且可以让城市增添了一抹鲜艳色彩,为了城市当中促使风景园林发挥作用,需要工作人员能够切实加强植物配置以及选择工作,要坚持因地制宜原则,让风景园林协调性和观赏性得到提高。
关键词:风景园林;植物选择;植物配置
引言
风景园林施工是随着时代建筑的发展而不断更新的,为了跟上当代的建筑行业的发展,风景园林建设必须重视植物的选择和配置,以便真正发挥出风景园林建设的功能和作用,改变城市整体精神面貌,美化城市环境。自从我国进入新世纪以来,城市开始加大了发展和建设的力度,风景园林建设开始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未来风景园林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结合不同地区的气候环境进行风景园林建设,根据城市发展需求,合理选择风景园林施工植物,从而达到更好的风景园林施工效果。
1风景园林施工的植物选择原则
1.1多样性
为了提高景观园林的美学鉴赏价值和生态环境稳定性,必须在园林设计过程中始终坚持植物多样性原则,尽量避免由单一植物种类独占或占据园林植物数量中的多数,应当在保证存活率的基础上将不同科别不同生长周期的植物进行交错搭配,提高景观园林内植物的多样性,避免在单一植物大规模种植情况下发生不可控的病虫害,影响景观园林发挥正常的社会职能,干扰附近居民的日常生活。例如设计者在某地景观园林中全部种植菊花,然而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爆发了严重的白粉病和粉虱病,园林内单一植物群的病虫害防治难度极大,园林的观赏性和经济效益因植株枯萎而大大缩水。园林设计者必须明确意识到物种的多样性是园林能够保持稳定运行的基本前提这一道理。
1.2因地制宜原则
风景园林施工中,植物的选择工作大有学问,植物的种类不同,其生长习性和规律也就不同。对于生长环境,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要求,为了能够合理地选择植物,施工人员一定要对植物的特点进行充分了解,然后再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生长的植物,使植物的成活率提高。另外,还要考虑到风景园林工程的设计要求,合理地选择植物,营造与设计一致的景观,促进风景园林的发展。植物的生长具有一定的规律,在风景园林施工中,要进行综合考虑,严格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选择合理的植物,使植物能够尽快适应生长环境,进而茁壮成长.
1.3功能性
设计师在对园林景观施工方案进行设计时,首先就必须要明确植物配置的是否会给其他环节造成影响。其次,要顾及到园林景观的功能性要求。例如:在园林道路旁附近增设用植物编制的座椅,一方面满足人们观赏性需求,一方面为人们提供休憩的服务,将园林设计更加富恶化人性化,满足人们实际需求。
2风景园林植物配置形式
2.1注重季节变化,合理搭配植物
风景园林工程开展施工过程当中,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对于多元素植物协调运行要进一步加以强化,通过合理科学植物搭配构建园林生态系统,让生态系统实现自给自足,促使风景园林可以在不同季节展现出不一样风采。对于风景园林当中植物进行配置过程当中,要求工作人员能够对于移栽植物季节差异性进行充分了解,一般情况之下,大部分植物都具备了夏季盛开、春季发芽、冬季休眠、秋季结果等自然规律,季节差异性会导致生态景观差异性,因此,对于植物进行配置过程当中,要求工作人员可以充分考虑到植被生长规律,尽可能利用植物季节性形态差异展现出不同类型风景园林景观。植物配置过程当中选择具有代表性植物,展现出园林艺术感,春季可以使用桃花、樱花对于园林景色进行点缀,夏季使用荷花来展现季节特色,秋季通过梧桐来展现秋意寂寞,让人遐想。
冬季使用冬青雪松等等展现出园林别样景致,配置植物过程之中要尽可能结合植物生长周期进行配置,这样才能够促使植被观赏时间得到延长,同时可以让风景园林功能得到进一步丰富。
2.2根据植物特性配置
分析中国人审美特点,协调性和整体性是重中之重,所以在进行园林植物配置时,也要凸显出这样的美学特点。在实际施工中,可以结合不同地区的环境情况进行科学配比、合理搭配。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园林的审美也有了更高标准的要求,如今风景园林设计更加趋于分区设计,整体植物配置应该呈现出分区的特征。可以利用假山等营造出我国园林的独特景象,运用同一类型,不同品种的植物来呈现分区设计重点,比如采用不同类型的竹子来强调园林层次感,凸显总体美观程度。同时要注意,不同植物群体钱要存在一定的联系和重叠,保证风景园林施工的整体性,并结合实际施工技术进行配置。在进行植物树木挑选配置过程中,要遵循基础配置原则,合理控制分组内的植物数量,保证不同类型植物能够相互协调、互相补充,实现和谐、统一的施工效果。最后,还要注意植物间的衔接,提升园林布局统一性,并保留风景园林的独特魅力。
2.3植物与社会环境搭配适宜
树木具有净化空气的作用,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要合理应用不同的植被,通过设计的方式达到丰富内涵价值的目的。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日益增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要重视社会环境等因素,通过植物的不同搭配与设计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空间环境。例如,在校园周边的景观设计中,就可以设置不同的主题,通过主题公园的方式构建学习氛围。如构建“竹林”“梅林”“桃李园”等,通过这种方式构建教书育人的氛围,提升教师的自豪感,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种设计与周边的环境也更为统一。而在商业区则考虑可以通过牡丹、水仙、芍药、玫瑰等一些花卉灌木构建温馨、浪漫的环境,进而刺激消费等。综合城市的不同区域合理地进行风景园林景观设计,凸显其文化传播功能,可以切实体现生园林景观的社会价值。
3风景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重要意义
园林植物是园林工程建设中最重要的材料。植物配置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园林工程的质量及园林功能的发挥。园林植物配置不仅要遵循科学性,而且要讲究艺术性,力求科学合理的配置,创造出优美的景观效果,从而使生态、经济、社会三者效益并举。结合工作中总结的一些实践经验,对植物种类选择及其植物配置方式进行了分析,并总结归纳了园林建设中常用的植物配置手法。人们逐步认识到生态环境失调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人类的生存不仅需要一个优美、舒适的环境,更需要一个协调稳定、具有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园林本身就是一门交叉的学科,涉及许多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因此,做园林设计时要与农业、林业、水产养殖等行业互相依存、共同发展,创造一个生态协调稳定、景观优美的游憩地,极大地改善、丰富、调节人们的精神生活。
结束语
综上所述,针对风景园林开展建造工作过程当中,要加强植物配置和选择工作,要求充分考虑到主观和客观因素,促使风景园林积极效应得到发挥,通过利用风景园林不仅可以促使城市得到美化,还可以让城市生活环境得到优化和改善,要求结合配置步骤以及植物特点因地制宜,切实实现风景园林健康、稳定及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子越.浅析园林规划设计中的植物优化配置[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35):104-105.
[2]武国英.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及植物配置微探[J].山西建筑,2019,45(09):202-203.
[3]侯俊.风景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与规划探析[J].南方农业,2018,12(24):68-69.
[4]王丽.风景园林的植物配置与规划探讨[J].中国林业产业,2018(Z2):85-87.
[5]高晓君.风景园林施工中的植物选择及配置[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22):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