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召东盒1段砂体叠置类型及特征研究

发表时间:2020/6/17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2月4期   作者:高叶铭
[导读] 新召东区带主要目的层为下石盒子组和山西组
         摘要:新召东区带主要目的层为下石盒子组和山西组,有利的储集相带分别为辫状河河道沉积和辫状河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在区域上受多期河道摆动、迁移及多韵律沉积控制,砂体纵向上叠置厚度大,平面上复合连片。本文根据单井沉积微相,将新召东盒1段砂体叠置类型分为两类:高限低辫型、低限高辫型,利用取心资料建立不同叠置类型的砂体物性关系。
         关键词:新召东;盒1段;砂体。
0引言
         东胜气田地理位置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境内,构造位置处于鄂尔多斯盆地北部,横跨伊盟隆起、伊陕斜坡和天环拗陷三个一级构造单元,目前新召东区带盒1段砂体叠置类型有待确定,因此本文基于新召东已有25口探井及开发井的沉积微相、孔隙度、声波时差、进汞压力等参数对砂体叠置类型及特征开展研究。
1根据沉积微相建立砂体叠置模式
         新召东区带盒1段为冲积平原-辫状河沉积环境,发育心滩、水道充填、河漫沉积微相,储层主要发育在心滩、水道充填相。根据典型井单井沉积微相分析,认为河道的不同位置具有不同的叠置模式。
         以锦X井为例,该井位于河道中心,其盒1段为主河道区,岩性以中—粗砂岩为主,测井特征表现为低值光滑自然伽玛、钟型和自然电位显著负异常,物性、含气性好;垂向上表现为砂体较厚且层数较少,沉积微相以心滩相为主,为多心滩+少水道纵向的叠置模式;锦150井位于河道边部,岩性以中—细砂岩为主,测井特征表现为陡峭起伏的自然伽玛、钟型和自然电位显著负异常,物性、含气性较差;垂向上表现为砂体较薄且层数较多,沉积微相以河道充填相为主,为单心滩+多水道纵向叠置模式。本文将新召东砂体垂向叠置模式定位以下两种:高限低辫型、低限高辫型。
2 不同叠置类型的砂体物性特征
         本文统计了71个样本点的取心物性资料,根据前文所提的方法将两种叠置类型进行分类,统计结果显示,高限低辨类型砂体渗透率及孔隙度均优于低限高辫类型砂体(表1)。
           项目

         表1 新召东井取心物性资料统计表
         对样本点孔隙度及声波时差数据进行交汇分析,发现高限低辫河道有部分样本点孔隙度大于12%,该类型砂体较厚,在盒一(下)段中部及顶部发育,样本点孔隙度与声波相关性较强,分布较均匀,该类型砂体非均质性较强; 低限高辫河道有部分样本点孔隙度小于7%,该类型砂体较薄,在盒一(下)段底部发育,样本点孔隙度与声波相关性较弱,分布不均匀,该类型砂体非均质性强于前者。
3 结论
         本文研究发现,新召东砂体垂向叠置类型可分为高限低辫型、低限高辫型。对于高限低辫型砂体垂向叠置模式,其孔隙度、渗透率均优于低限高辫型,同时其声波时差与孔隙度的相关性较好,表明高限低辫型砂体物性及均质性均优于低限高辫型砂体。
          参考文献
[1]刘畅,何辉,王友净,胡亚斐,李积永,谢琳,李杰.柴达木盆地昆北油田切6区古近系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特征与砂体叠置模式[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3(05):25-33.
[2]李思齐. 砂体叠合模式识别方法的改进及其在地震驱动建模中的应用[D].西南石油大学,2018.
[3]郑超,赵漾,韩京,秦瑞,余海涛,庞琪.湖相—浅水扇三角洲叠置砂体沉积模式[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17,36(05):56-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