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无人机巡视分析及推广应用刘荣

发表时间:2020/6/17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第5期   作者:刘荣
[导读]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促使我国的电力行业迎来发展契机
        摘要: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促使我国的电力行业迎来发展契机,随着输电线路分布的愈发广泛,实现我国供电范围的不断扩大。但是因自然条件等因素限制,使得部分地区输电线路无法依靠人工巡检方式完成,并且现阶段人工巡检方式的应用已经无法满足当前输电线路稳定运行具体需求。所以,需要借助无人机巡检技术来完善巡检工作,避免巡检期间受到地理、气温、天气等条件影响,提高故障巡查精准度,实现输电线路整体运行情况的全面掌握。也正因此,进行无人机巡检技术应用的深入分析,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输电线路;无人机巡视;推广;应用
        1?输电线路巡视内容阐述
        巡检工作内容具体包括对线路本体、附属设施、电力设备、所处环境的检查与巡视,明确掌握巡查范围内输电线路的具体运行情况,对输电线路运行期间存在的故障问题第一时间发现并上报,为线路的稳定可靠运行提供保障。现阶段输电线路巡查作业开展,具体包括故障巡视、正常巡视以及特殊巡视3种方式,在以往工作期间,无论开展哪种类型巡视,所采用的模式均为人工地面巡查,只有在突发特殊情况时,才会出现人员灯塔巡视的情况,此巡查模式的应用无法发挥出巡检工作的最大作用与功能。传统人工巡检方式的应用,无法与现阶段不同运行状况线路的不同巡视要求相契合,影响到巡检工作开展有效性,无法帮助电力企业精确且及时的获取输电线路的具体运行状态与情况,不仅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甚至对输电线路的稳定、安全运行产生影响。
        2输电线路巡视中无人机应用的重要性
        无人机技术是通过无线电技术对不载人飞行器进行远程控制的技术,无人机本身具有成本低、易控制、小巧灵活等特点,因此在不同的领域都得了广泛应用,尤其在输电线路巡视中应用的效果更为突出。
        输电线路巡视中应用无人机可以极大地提高巡视效率,减少电力企业对于巡视资金的投入,在巡视过程中只需调动一小部分人和无人机即可,无需像传统的巡视那样耗费大量物力、人力。在人工巡视过程中需要用到高空架线,因此导致了费用大大提高,使用无人机进行巡视,一次性可使用4h,进行长达30km的线路巡视,相当于30个巡视人员一天的工作量,且面对复杂地形时不会受其影响,不仅有效缩短了工作时间,还减少了巡视工作的费用,为企业带来了更大的利润。采用无人机进行输电线路巡视,发现的问题较为准确,且可以及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仔细查看。无人机还可以对输电线路周围的树木、建筑进行排查,防止出现违规违章建筑、植被,从而使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得到更好的保障,防止恶劣环境对线路巡视造成影响。此外,无人机相对于人工巡视而言,范围更加广、更加全面,能从多角度进行巡视,如果遇到雷击等自然灾害造成的故障,无人机可以在空中及时发现故障位置,极大地提高了巡视效率和质量,减少了巡视人员的工作量。
        3无人机输电线路巡视方面面临的问题
        无人机输电线路巡视方面的应用还处在初期,没有成型的工作模式可遵循,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摸索和总结。无人机应用方面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3.1需加强对无人机应用技术人才的培养
        无人机应用技术人才是无人机实现输电系统巡视作业的关键,不仅仅要实现对无人机的操控,还要对无人机在巡视过程中出现的突发问题进行预判,对无人机飞行和拍摄等情况及时作出远程调整,确保无人机能顺利工作。
        3.2组建电力调度中心和巡视服务队
        无人机在输电线路巡视中发挥着先锋队的作用,对问题线路和设施进行检测和巡查,在数据传输到电力指挥中心后,要根据无人机巡视的结果进行人员的有效调配,人工进入到线路问题区域进行故障排除和问题的解决。因此,在利用无人机巡线的同时,还要组建起电力指挥调度中心和巡视服务队,采用立体作业方式,对线路进行保养和维护。


        3.3加快与其他先进技术的融合
        无人机在输电线路巡视中发挥的作用还仅仅是替代人工进行线路上的检测,需要加快无人机技术与现代数字化信息技术、大数据和计算机技术相融合,能够实现智能化输电线路巡视,加快我国在电力事业的发展。
        4输电线路巡视中无人机应用的技术
        传统的输电线路巡视主要是采用人工的巡检方式,检测人员利用肉眼的观测、以及红外成像仪、望远镜等设备对输电线路进行直观的观察,以此来推断输电线路的发热情况与质量状况,有时还可以借助测距仪来推断输电线路的距离是否符合安全距离的标准。但是,人工巡检的方式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设备在很大条件下也容易受到环境、地形等因素的影响,这些问题都会限制输电线路巡检工作的有效开展。而若能够借助无人机进行输电线路的巡检工作,就可以有效的弥补传统的人工巡检方式的不足,具体如以下几个方面:
        4.1不受地形的限制
        借助无人机巡检输电线路,可以进行近距离、多角度的对输电线路中的部件,例如导地线、绝缘子以及金属的部件设备进行详细的观察,相比较传统的人工巡视方法来讲,无人机巡视输电线路不会再受到地形因素的影响,这不仅仅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输电线路巡检的效率,而且大大地降低了人工作业的风险隐患程度,提高了巡视人员的生命安全保障系数。
        4.2不受气候的限制
        针对一些气候比较恶劣的情况,传统的方法或许已经不能够在进行作业,但是,无人机在传统方法下无法进行工作作业的输电线路地段中,也可以高效率的进行巡检的作业,机动性、安全性、质量性都比传统的巡检方法高。同时,无人机在气候恶劣的情况下,也可以像往常一样的进行工作,其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并不会受到牵制,这项比较传统的人工巡视来讲,是一个质的提升。
        4.3提升输电线路巡检的效率
        传统的人工巡检方式,需要投入大量的物力、人力及时间,在地形比较复杂的地区,巡检人员往往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而且巡检的结果往往精度并不高,传统的人工巡检方式效率低下,且作业精度也不尽人意。但是,无人机巡检方式,不需要巡检人员在时时刻刻地跟着巡检线路,不仅仅节省了大量的人力与时间,还避免了资源浪费的情况,哪怕在环境恶劣、地形起伏大且复杂的情况下,无人机巡检也能像往常一样尽心高效的巡检工作。
        4.4携带方便、操作方便、效率高
        传统的人工巡检方式,在不同的地形下所用到的设备仪器都不一样,所以,巡检人员在进行巡检工作是往往需要带着大量的设备仪器,这给巡检人员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但是,无人机具有机型小、体重轻、占地面积小、易于携带、轻便的优点,消除了巡检人员带着繁重的机器进行巡检的烦恼与麻烦,这能够为巡检人员节省下来大量的时间,巡检人员可以利用这些事件在巡检数据的研究上,这对于我国输电线路的整体工作是一个很大的发展与提升。
        结束语:随着科技的发展,无人机在输电线路巡视方面得到应用的同时,也给现代化科技在电力方面发展创造了更多可发挥的空间。随着今后自动识别技术和智能技术的提高,结合无人机在巡线方面的优势,可以实现无人机发现故障和自主调度的能力,从而真正实现输电线路巡视现代化和智能化。
        参考文献:
        [1]罗昳昀,米立,王原.无人机在输电线路巡检中的应用[J].通信电源技术,2018,35(12):98-99+101.
        [2].无人机对输电线路绝缘子的识别不再是难点[J].电气技术,2019,20(01):6.
        [3]侯飞,孙丽梅.分析无人机巡检输电线路技术及应用实践[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03):228.
        [4]陈泌垽,范菁.无人机在输电线路巡检中应用的探索[J].电工技术,2019(03):80-81+85.
        [5]商超,郑建华,苏文楠.无人机在电力架空线路巡视中的应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9,39(04):186-1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