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中国梦与强军梦辩证关系

发表时间:2020/6/17   来源:《继续教育》2020年2期   作者:肖经渊1 朱晓彤2
[导读] 十九大会议中,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梦和强军梦是紧密联系的统一体
         摘要:十九大会议中,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梦和强军梦是紧密联系的统一体。本文从中国梦是强军梦的强大支持、强军梦是中国梦的强力支撑、在强军富国的道路上大步向前三个方面探析中国梦与强军梦的辩证关系。
         关键词:中国梦;强军梦;经济建设;国防建设
         党的十九大,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梦和强军梦是紧密联系的统一体。为了更好地掌握二者辩证统一关系,主要从中国梦是强军梦的强大支持、强军梦是中国梦的强力支撑、在强军富国的道路上大步向前三个方面进行探析。
         一、中国梦是强军梦的强大支持
         (一)中国梦的必要性。“中国梦”深刻地描绘了170多年来中华民族不懈奋斗、追求进步的光荣历史,同时凝聚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夙愿。而中国梦意蕴丰富且独特,寄托着全中国人民振兴中华、富国强军的共同夙愿。1840年鸦片战争割让香港;中法战争被迫开放云南,第二次鸦片战争开放天津、割让九龙;甲午中日战争更是损失惨重,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岛、澎湖列岛、新增商埠以及赔偿巨额……我国前后共与列强签订了近1000条不平等条约,中国陷入了饱受蹂躏以及压迫的万丈深渊,中国民族记忆中的噩梦持续了一百多年。因此中国要实现真正的强大、民族的复兴。
         (二)中国梦引领强军梦。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基础,国家经济发展起来了,才能为国防建设提供必要且重要的物质基础。毛主席在《毛泽东选集》中曾强调,战争不但是军事和政治的竞赛,还是经济的竞赛[[]]。所以,终究还是回到经济发展问题上来。中国为改变贫穷落后受人挨打的局面,改革开放后不断调整发展战略,与时俱进,在发展的过程中深深感受到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性。早在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就已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经济建设的重要性上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在正确方针的指引下,40多年经济不断高速发展,中国工业产值GDP从1978年的第十一名到2019年远超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名。经济的发展无疑为国防建设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同时,经济上来了,国家投入到高科技武器的研发资金也随之增加,这也为国防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
         (三)改革创新是中国梦的核心支点。2004年中共中央以及国务院首次提出把改革创新作为时代精神的核心,此后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地位一直没有变过;并于2006年与民族精神相结合确定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可见改革创新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日愈提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实现中国梦这一伟大梦想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式各样的困难与挑战,而这一切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改革创新。前人没有尝试过的、没有成功完成的我们后人都要大胆去探索去发现去挖掘。用改革创新更好地诠释古人所说的“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归根到底,中国梦就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因此弘扬改革创新精神,就要凝聚全社会合力。
         二、强军梦是中国梦的坚强支撑
         (一)政治建军是强军的根本。政治建军是我国军队的独特优势与治军法宝。政治建军确保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同时是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坚实保障。1929年古田会议确立了我军建军原则,奠定了军队政治工作的坚实基础。十八大会议中,习近平主席再次明确了实现中国梦与强军梦,必须毫不动摇的坚持党的领导与军队政治工作的紧密结合。有学者提出在强调经济建设的新时代,我们不能忘记政治建军。同时,也要积极推进军队政治工作的创新发展,在保持根本理念基本做法不变的情况下要有所创新,与时俱进。
         (二)军民融合指明了前进方向。

国防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决定了强军战略是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军民融合在国防建设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军民融合使我们军队的发展能够更快更深地融合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这个“大碗”当中,军队能够更有效地利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助力自身的发展和建设。有学者提出,要加快实现强军富国的终极目标,就要扎实推进军民融合的深度发展,要深刻理解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两者之间的关系,努力实现军队战斗力与社会生产力的同步提高。未来,军民融合的步伐越快,就越能抢先抓住军事发展的先机。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重要性以及必然性,加快推进实现强军梦的步伐。
         (三)强大的国防是国家稳步发展的坚强后盾。在如今和平的年代,国防是一个国家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安全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国家的经济建设需要建立在一个安全的大环境下开展。可见,国家在大建设中,国防力量始终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第一届的全国政协会议上,人民领袖毛泽东就已向举国人民发出了建设强实力国防的号召,并且在那时国防建设的序幕就已被拉开。70多年过去了,在每一代领导人的精心带领下,我国国防实力日益增强,国防科技硕果累累。尤为突出的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投入使用后我国军队将来不用再受到美国导航系统制约,在此之前我国使用的是美国的GPS系统。同时,在庆祝建国70周年的大阅兵中,集中展现了我国几十年来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方面的成就,众多军事装备实现了零的突破,参阅武器装备数量、参阅规模、参阅装备类型三方面都创造了历史之最。
         三、在强军富国的路上大步向前。
         (一)听党指挥是永恒不变的军魂。我军是由中国共产党缔造和领导的军队,坚持党的指挥就是永恒不变的军魂。在解放战争时期的决战中,党领导的三大战役获得了解放战争的决定性胜利。从1927年南昌起义正式建立军队,90多年来历经沧桑与困难,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和实践都随着历史被证明是正确。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代表大会中多次强调听党指挥是国防建设的首要,任何时候任何情况都坚决不能动摇,要确保军队的绝对忠诚、绝对可靠,这明确指出了实现强军梦征程中一定要牢牢把握的政治方向,始终不渝的坚持党对军队的领导是国防建设的成功保障。
         (二)科技兴军是实现强军梦的重要保证。国防伴随着国家的出现而产生,并服务于国家,是国家发展的基石,其强弱决定国家兴衰成败。而想要拥有一个坚不可摧的军队,那么就要从技术层面下手。科技的进步必然会带动军队武器装备的改进和高科技作战工具的出现,军事高技术发展又必然会带动国家国防势力的提升。21世纪是海、空、天、电、磁五维战场。战争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传统的作战思想与作战方式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积极推进科技兴军战略已刻不容缓。有学者指出,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培养、高科技武器装备的制造,体制机制的改革是加快推进科技兴军战略的三大重要支柱。
         (三)国防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是现实需要。国防建设搞不上去,经济建设必陷入安全困境。而经济建设搞不上去,国防建设也难以得到保障。可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是相互依赖、息息相关的,所以协调国防与经济的发展是必要且重要的[[]]。军队建设的经费、高精尖武器装备的研发和升级、官兵们的生活条件等都依赖于国家经济的发展,所以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要以一种主动、积极的姿态大胆的抓住机遇,助推军队实现跨越式的完美发展。此外,要利用好国防科技成果拉动经济发展,刺激国民经济的增长,改善国家经济发展的总体布局。总而言之,要重视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良性互动,使之协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24.
[2] 高鹏.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科学发展考量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3,24(14):20-21.
[作者简介]肖经渊(1983---),男,江西吉安人,硕士,广州工商学院军事理论教研室专任教师,研究方向:军事理论,习近平强军思想,大学生国防教育,数理化教学,马克思,创新创业。
作者简介:朱晓彤(2002---)女,广东广州人,2019级本科生,广州工商学院物流系,研究方向:财务管理,军事理论。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