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冠疫情下中美关系现状与发展趋势

发表时间:2020/6/17   来源:《继续教育》2020年2期   作者:蔡嘉儿1 肖经渊2
[导读] 历史上中美关系的发展道路一直都是曲折的
        摘要:历史上中美关系的发展道路一直都是曲折的,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对世界局势都有很大的影响。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中美关系进入了一大转折点,从以合作为主的关系转到以竞争、战略竞争为主的关系,中美发生“新冷战”甚至“热战”的可能性在持续升高。在新冠疫情下,中美关系的转变有其必然性。和平与发展是当今的时代主题,中国向来倡导与各国和平共处,对于未来中美关系的发展趋势,希望在保障国家利益的基础下,积极寻求和平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中美关系;现状;新冠疫情;发展历程;发展趋势
         中美关系起伏不定,但是中美关系在经贸领域实现质的突破,中美两国日益紧密的经济关系成为了两国关系继续发展的基石。2001年,中国在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两国关系进一步得到修复和发展。至今,中美政治经济等关系在曲折中总体上继续保持了稳定发展的节奏。
         一、中美关系的发展历程
         回顾近50年中美关系的发展历程,从1972年到现在,两国关系一直处于跌宕起伏的状态。1972年尼克松访华打破了美苏两极的世界格局,中美双方签署《上海公报》形成合作关系,一同对抗当时势力强大的苏联,目的是遏制苏联的扩张。1978年两国签署《中美建交公报》,次年中美双方互设联络处,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两国关系史上的新篇章由此揭开。1972年到1989年中美关系处于战略合作阶段。从1989年开始,中美关系的发展危机重重,两国关系进入了新的阶段。1989年,美国政府宣布对华实行经济制裁,中断了两国的高层互访;1993年,克林顿当选美国总统,将两国的贸易往来与人权挂钩,使两国关系急剧恶化;1995年,美国政府不顾中国政府的一再反对,公然同意李登辉访美,引起了中方的强烈抗议,中美关系跌至两国建交16年来的冰点。1996年克林顿连任后,中美两国进行了“冷战”后的首次互访,双方发表了《中美联合声明》,并宣布要努力构建“中美建设性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美元首的成功互访,为中美政治关系的改善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二、新冠疫情下中美关系的现状
         (一)中美政治关系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中美政治关系一直处于危机当中,中美的舆论战,媒体战从未停止。众所周知,世界卫生组织在日内瓦召开发布会,宣布将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COVID-19并表示病毒无国界。而在美国,包括特朗普在内的个人及团体都在主张“中国病毒”的说法,不遵守世界卫生组织的对新冠病毒命名的规定。此种地域歧视的做法,政治化的操作是不道德的,目的在于转移美国国内政府不作为受批评的视线,却激发了中国政府及国民的强烈抗议。由于特朗普在美国疫情爆发前期忽视其严重性,一直致力于传播“新冠病毒只是普通流感,会自愈,人们不必过于担心”的言论,淡化病毒的威胁,而不作任何对抗病毒的准备,致使美国错过了防御的最佳时期。在美国疫情越发严重的时候,特朗普及众多美国政客仍然没有注重疫情的防控,而是忙着推卸责任,炒作“中国病毒”。随着美国疫情的爆发扩大,中美舆论战加剧,美国政府批评中国对疫情不透明,要对全球疫情负责,企图通过攻击中国来进行“甩锅”,转移国内视线 。美国在批评中国的同时华盛顿政客们在境内疫情信息的收集发布上却表现出异乎寻常的消极,被动和忌惮,甚至对防控专家进行行政审查和打击报复,这种种行为无不是在欺瞒世界。用谎言去掩盖另一个谎言,这是美国政客惯用的套路。新冠疫情下,中美关系持续恶化。


         (二)中美经济关系
    这次疫情可以说是1945年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危机,而且这次危机的形式非常特殊,全球经济和社会生活一度处于一种停滞的状态。疫情爆发以来的中美经济关系轨迹并不那么复杂。2020年1月15日签订的第一阶段贸易协定世中美经济关系的一个新起点,双方对降低关税的进程没有因疫情而放缓[[]]。为落实第一阶段贸易协定,于2020年2月14日成立了中美双边评估与争端解决办公室。中国抗疫之初,美国看准了这个可以“趁人之危”的时机。1月31日,美国率先宣布对中国的旅行禁令。大量美国在华公司关闭了其在中国的工厂或门店,供应链的中断使其生产受到严重影响。于是在美国,对“脱钩论”的讨论再次如火如荼,而我认为中美之间经济“脱钩”是非常不现实的,逆全球化潮流的,这对中美两国的国家与人民的利益都是有损害的。疫情对美国经济的冲击很大,美国股市大跌,经历了至少4次熔断,因此美国国内经济形势相当严峻,疫情造成的经济混乱局面促使美国投资者重新思考把供应链集中在中国或严重依赖中国消费者做法是否明智。近日,特朗普在采访中声称,美国可以切断整个中美关系,这样能节省5000亿元。在我看来这种看法是不现实的甚至是十分好笑的,中美在世界中是相互依存的关系,而其关系并不是能随意切断的。
         (三)中美军事关系
         历年来,中美关系始终具有强烈的对抗性,即便在中美联手共同对抗苏联的蜜月期,这种对抗性也依然存在,发展到现在已经变得十分突出。我相信在许多人的潜意识里会有美国军事实力强于中国这一想法,然而事实并不如此。2019年6月,美国国防部副部长曾写过一篇文章,里面提及到假设美国和中国打仗,美国会输。同年9月纽约时报中一篇文章写到美国国防部曾做过18次兵棋推演,而每一次的结果都是输给中国。由此可见,我国的军事力量比起美国也是有一定的竞争力,某些方面还处于领先地位。中国正在快速取得技术进步并增强硬实力,例如我国最强大的歼20,一旦中美爆发战争,只需短短6小时,歼20便可到达美国;东风41洲际导弹,其射程基本覆盖全球。在疫情发生以来,有很多人都在猜测中美是否会爆发战争,然而这种猜测并不是空穴来风。近期大陆军机绕台,美国军舰在台海巡逻、穿越台海,面对美国的种种军事行为,中方表示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所谓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三、中美关系未来的发展趋势
         中美建交以后发生了不少的危机,而此次危机与历史上的危机相比,这一阶段的中美关系滑坡时间长、领域广、感情色彩浓、民意基础深。显然,疫情之下两国意识形态的抗争使两国关系不断恶化。在这种环境下,未来中美关系的合作之路会因疫情期间的民族主义意识形态斗争而更为艰难。诚然,中国的发展之路需要一个可持续的和平,安全,良好的国际环境,而中美关系是其中的重要角色,疫情下中美竞争愈发激烈,双方都应化解大国间的恶性竞争[[]]。全球各国是相互联动的,中美两国更是相互依存,美国疫情的缓解,经济好转,有利于中国经济的恢复。当前中美朝向矛盾不断,日益紧张的关系发展,眼下很难找到两国特别积极的领域,妥协的余地和回旋的空间越来越小。即便如此,中方还是一如既往的秉着与各国和平共处的外交理念,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美国政客应该清楚只有抛弃“冷战”思维,重归与国际社会开放合作的正轨才能挽救更多宝贵的生命。未来中美势必处于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中,希望两国可以找到方法为不断恶化的中美紧张局势找到新的出口。
参考文献:
[1]张杰.新冠疫情对中美经贸关系的影响与应对措施[J].亚太经济,2020(02):5-11+149.
[2]谢剑南. 共赢主义视域下的中美关系[D].中共中央党校,2019.

作者简介:
蔡嘉儿(2001-)女,广东广州人,2019级本科生,广州工商学院经济贸易系,研究方向:市场营销,军事理论。
肖经渊(1983-),男,江西吉安人,硕士,广州工商学院军事理论专任教师,人力资源管理师,设备工艺调试工程师,研究方向:军事理论,习近平强军思想,大学生国防教育,数理化教学,马克思,创新创业。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