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电力系统运行中,变电运行工作是电网运行管理,倒闸操作和事故处理的执行机构。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很大程度取决于能否把握 好变电运行工作的安全关。变电运行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在这个工作中有技术性很强、很复杂的东西,也有技术性很弱、很琐碎的事 情。本文结合笔者工作经验,对变电运行专业管理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变电运行;专业管理;分析
1 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智能电网建设的逐步推进,电力系统引入的新设备、新技术不断增多,各种新危险点不断涌现。在变电运行维护中,任何不规范操作都有可能给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埋下严重隐患。这就对电力系统的变电运行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而要想充分做好变电运行管理工作,必须重视分析变电运行管理中的各种危险点,并采取相应策略进行控制。
2 变电运行专业管理中的风险点
2.1设备误操作风险
在对变电运行进行专业化管理时,操作各类电力设备难以避免,因为,不同级别的变电所,其内的运行人员素质存在差异,性格也相应不同,有人谨慎认真,有人粗心大意。在专业管理中,若工作人员专业技能稍显欠缺,或者工作粗心大意,极易导致设备误操作问题。错忘漏问题,极易导致设备运行异常,甚至威胁整个电网的可靠运行,导致大面积停电。对此,加强工作人员培训工作,加强设备操作监管,避免错忘漏现象,有效提高管理水平。
2.2电力设备自身风险
近些年,电力行业发展迅猛,新型电力设备不断引进电网中,电网复杂性不断增强。其中,很多电力设备所使用时间并不长,却受到客观因素影响,电力设备运行状况无法完善。甚至于部分电力设备设计、安装存在隐患等。如此,在变电运行中,电力设备常出现老化、异常发热等问题,导致电力设备发生故障,继而影响了电网的健康运行。
2.3自然因素导致的危险
在变电运行中,自然因素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在气候寒冷、天气炎热或者气候突变时,变电运行极易受到影响,增大了变电运行的工作量,为专业管理带来阻碍。如:温度或高,充油设备的油面增高,导线松弛;在大风天气下,导线极易被塑料袋等轻便杂物缠绕;在雷雨天气下,接地线极易发生故障。面对种种自然因素带来的风险,强化变电运行的管理,将影响因素降至最低,对变电运行具有重要作用。
2.4班组管理存在隐患
在变电运行中,运行班组与其他班组不同,工作人员较多,管理相对分散,运行人员所掌握的知识复杂多样,班组组长作为一线管理员,必须创新管理方式,方能更好保障变电运行的稳定与可靠。然而,在实际班组管理中,具有创新能力的组长并不多,大多依照传统管理方式,对班组组员进行管理,班组作用并未得到全面发挥,变电运行管理质量受到影响。
3 变电运行专业管理工作策略
3.1及时落实安全预控规范化操作
在变电运行作业中,为防止接电线存在危险必须要保证接地线合闸操作的规范性,在此环节主要采取两端定位措施来进行危险点预控。这种管理措施的应用原理是:在检修模式相同的前提下,同种类型设备和接线方式是对应的,同时接地线的接地端必须和导体端位置保持固定统一。开关柜装设过程比较复杂,尤其是接地线装设比较复杂,因此可以采用标准手柄进行接地,然后再实现侧相接地。针对闸刀两端带电情况不同的问题,要在不带电一端及时装设接地线导体,其选择环节要保证带电一端和身体有一定安全距离,合理选用带电导体端。
保证户外接地端具备接地线合闸的功能,及时装设防误挡板,将户内接地端设置在开关柜之外。在必要情况下要将整副接地线都安装在开关柜内,从而使其具备防误功能。在变电运行过程中还必须考虑导体端和接地端之间存在的防误闭锁,将防误装置安置在明显位置,有助于值班人员及时发现变电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危险点,在第一时间实施变电运行危险点预控措施。
3.2变电运行的培训管理
企业管理者的支持。在电力企业中变电运行人员的培训需要企业管理者的大力支持,需要企业给予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的大力支持。具体开展有效的培训工作。编制合理的培训计划。现有的变电人员培训出现的问题,主要的原因是没有一个合理而切实的计划,而要做出一个合理的培训计划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科学的工作分析与岗位评价。工作分析是通过系统全面的信息收集手段,提供相关工作的全面信息,以便组织进行改善管理效率。工作分析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基础,其分析质量对其他人力资源管理模块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工作分析和岗位评价是编制培训计划的基础工作,通过准确的工作分析和科学的岗位评价,才能真正从根本上了解变电运行人员培训需求,“点单”式培训,准确的了解运行人员的培训需求正式编制有效配训计划的前提条件。有效的绩效考核。通过对员工比较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可以知道员工在哪些方面已经达到企业的要求,哪些还没有达到企业的要求,据此便可以有的放矢,设置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
3.3制定危险点预控制度
及时结合现阶段变电运行管理工作实际状况及时制定合理有效的危险点预控制度。在电路改造过程中,及时落实工作票制度,强化变电站倒闸操作安全管理,保证倒闸操作的规范化,这也是变电运行工作的关键环节。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积极落实安全生产制度,提前做好危险点预控工作,在电路改造工作进行前及时和检修部门做好协调,制定部门协调机制,明确科学合理的电路改造计划,认真做好电路改造部署。充分考虑电路改造过程中各种电气设备的健康状况以及潜在隐患,全面了解设备操作规范,积极做好施工器具准备以及保管工作,及时组织各个班组,开展电路改造探讨会议,制定变电运行危险点控制措施。在此过程中将各个班组具体责任,组织措施,注意事项等内容都进行明确规定,探讨学习变电运行管理过程中的危险点,进行及时防范。同时还要针对危险点构建安全事故防范措施,重点体现危险点消除和控制方法这两项内容。要在电路改造过程中要及时将每日必需接电线数量进行准确记录,并和其他部门做好沟通,明确设备装设地点,从而有效避免沟通不畅,接地线浪费,漏接等现象出现,最大限度减少误操作现象。
3.4变电站的运行管理
每月制定具体可行的月工作计划,并按时完成。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如设备定期切换制度、巡视制度、设备验收制度、缺陷管理制度等,及时发现存在问题,保证变电所的安全、可靠运行。同时建立健全设备技术台账,掌握设备的原始资料和运行资料,积累设备的运行和管理经验,加强对变电站薄弱环节的管理,加强运行设备的维护保养,提高设备的健康水平。抓好事故预想和反事故演习工作。抓好运行分析工作,理顺运行工作思路。变电所运行分析工作是对变电所出现事故异常、两票执行情况、设备重大缺陷及每月生产运行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查找问题,制定相应对策的重要过程;另一方面,也是对变电所一个月内工作的总结,做好此工作即能从技术上找出设备存在隐患,保证设备安全,又对管理上、制度上存在的一些不足及时进行改正完善。
4 总结
总而言之,在变电运行中,仍存在诸多危险点,如:设备误操作、电力设备自身隐患、自然因素影响、班组管理问题等,变电的可持续运行受到影响,人们用电可靠性难以保障。对此,加强运行人员的培训工作,加强设备管理,有效预防自然因素影响,创新班组管理,全面发挥变电运行的作用,促进电网的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喻伟.浅析变电运行中存在的危险点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19):106-108.
[2]何泽润.变电运行专业管理工作分析[J].中国科技投资,2017(29):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