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兴趣社团活动是学科知识教学的一个补充,也是学科知识学习的一个完善。它以学生自主选择的、贴近课堂教学及切合生活的实验操作为活动的基本内容,以学生个性养成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为活动的基本任务。为提高学生的学科知识水平,促进实验室的有效开放,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开展了学生实验兴趣社团活动。
实验兴趣社团活动的组织方式
首先,制度落实,确保活动时间。必要的时间安排,是开展各项活动的前提,实验兴趣社团活动也是如此。各年级每周多出的课时除安排“经典诵读”和“美文赏读”外,还增加了每周两课时的社团活动时间。每到这一时间,所有学生均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选择参加相应的社团活动。在这一全员参与的活动中,安排对各类实验教学有所研究、对学生个性发展充满期待的教师来组织社团,也必然会让那些对充满神秘感与挑战性的实验感兴趣的学生参加实验兴趣社团活动。这样就可确保“事有人干,人有事干”,有效地避免了实验兴趣社团活动“匆匆忙忙走过场,轰轰烈烈一阵子”的现象。
其次,变废为宝,自制实验器材。实验器材是开展实验兴趣实验社团活动的物质基础。鉴于目前学校有限的办公经费制约,要为参加实验兴趣社团活动的学生配备各种高层次的器材确有困难。本校的办法是让参加实验兴趣社团活动的学生根据自选的实验自带实验室内没有的器材。当然,在选择实验器材时,既要考虑教学目标,考虑学生的兴趣、身心特点等因素,还要兼顾农村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此可以尽量使用一些被人们丢弃的废旧物品作为实验的原器材,或学校采购一些价格低廉、但通用性较强的器材,并尽量做到有限的器材能做多项实验。这样,学生在活动中必须不断地去思考、去探索、去发现,同时,由于同一次活动中学生所带的器材不一定相同,而教师不可能有时间和精力为每个社团成员去指导、去实验,就迫使学生不断地自我探索、自己实验,或同学间互帮互学。这样,虽然是废物再次利用、器材也不美观,倒能促进学生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动手能力的提高。可谓“歪打也可正着”。
再次,全员发动,自编校本教材。
最后,收集教育资源。由于兴趣实验社团活动的时间有限,而实验兴趣社团活动涉及的面比较广、知识结构比较复杂。为此,除了活动过程中提供的校本教材与活动方案外,还需要提供足够的学习资源供学生选择使用。
实验兴趣社团活动的教学方法
一是引之以行,强化实践探索。实验活动需要手与脑完美的结合。完成一个实验活动和项目,需要考虑实验的器材、实验的组合、实验的流程、实验的观察、实验的分析等等。当这些内容都考虑好并实施时,发现实验活动也未必能像想象中的那样。这时,就要求实验者仔细分析问题的症结及其解决办法,让实验者按照设计的步骤一步一步去实验、去探索、去研究,从而真正完成实验项目的研究。虽然这一过程比较困难,但教师不必直接提出解决方案,而是进行基础性知识及实验目标设计的分析。之后,可再介绍一些相关实验操作的典型思路与步骤,然后再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挥、去实践。
从设计实验开始,找器材、搭架子、编步骤、去实验,再到实验结果的分析等过程,都要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这样既增强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逻辑思维的能力,从而达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是形式多样,改变评价方式。在实验兴趣社团评价方面,通常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内容作评价:学生参与实验兴趣社团的态度和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以及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的掌握情况。它反对通过单一的量化手段对学生进行分等划类的评价方式,主张采用 “自我参照”标准,引导学生对自己在实验兴趣社团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强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对彼此的个性化的表现进行评定和鉴赏。它的评价方式多种多样,“成长记录评定”与“协商研讨式评定”等方法被认为是非常有效的评价方法。还可以采用实验设计法、结果分析法、心理测量法、问卷调查法等等,总体上呈现出多元性和动态性的特点。
三是动之以心,培育创造激情。学生设计的实验流程就是他的思维反映。面对相同的实验目标,不同的思考就有不同的设计和实验步骤,也可能出现不同的结果。不同学生设计出的实验方法和流程,其实验效果也会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其中实验的误差有可能就很大。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实验水平,在兴趣实验社团活动中,教师要充分运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不断地鼓励学生树立信心。每个实验完成后,还应进行评比。最直观的评比方法就是按实验任务要求进行比赛,看哪个实验最能反映和验证相关的任务,同时展示实验的装置、解剖实验的流程和步骤,让学生自己分析,找出不同点、判断优缺点,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大家最终都能设计一个比较完美的实验,在评比中相互学习、相互提高。对于评比获得优秀的实验作品,要尽量在公共场合进行展示,这既能更好地提高已参与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激励更多学生走近实验兴趣社团,使实验兴趣社团活动这个“雪球”越滚越大。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一是课堂内外,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理化生学科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在初中理化生学科中的电路、力学、生态园、环境保护、食品与营养、金属腐蚀及各种材料的运用都是我们身边的科学,学生兴趣浓厚,我们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将生活知识融于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新的教育理念告诉我们,理化生学科倡导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我们在教学中应注意:兴趣与学习的关系是双向的,不是单向的,不一定要先有兴趣,才会去学习,我们也可以积极组织学生先学习,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面提高学生实验活动的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活动;也可以在教学课堂上开展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形式多样的实验活动,使学生在增长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浓厚学习兴趣,从而促使一大批学生投身到实验兴趣社团活动之中。
二是灵活多变,提升综合学习能力。在学习生活之余,开辟社团活动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主要方法之一。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我们开展丰富的实验兴趣社团活动,有组织地进行理化生兴趣小组。
三是动手实践,提高学生科技水平。通过实验兴趣社团活动的开展,学生的好奇心增强了,学习学科知识、应用学科知识的积极性提高了,他们不仅关注结论的正确性,还更加关注知识的产生过程。参与科技创新、科技制作活动的能力变强了,参加学科知识的应用及科技竞赛的实力变得雄厚了,更能适应学科的教育教学。
本文是课题《建立学生实验兴趣社团的研究》课题编号:2019—JKGHJYSJZX—059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