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特轧厂 广东省韶关市 512123
摘要:对轧钢厂的生产现场进行精益安全管理探索与实践有利于减少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且“6s”管理技术与“安全效率”理论等当代管理理论的应用,为其生产过程注入了现代化的血液,这也改变了轧钢厂字存在依赖一成不变的运作模式,与低效率运作成果。但对轧钢厂生产模式的调整与变革仅仅停留在保证安全层面是不够的,至于生产效率等其他问题,仍待广大业界人士细细考量。
关键词:轧钢厂;生产现场;精益安全管理;探索;实践
1导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各行业对钢材的质量要求大大提高,尤其是建筑行业。由于钢材是建筑工程的重要原材料之一,因此,对钢材的质量要求与整个工程项目的安全系数紧密相关。故在钢材的生产过程应当格外的精益求精。虽然我国轧钢厂生产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与模式,但这之中仍存在不少纰漏与安全隐患。
.png)
2“6s”管理技术以及“效率理论”
在对我国当前轧钢厂的现存情况有了大致了解之后,就应当结合实际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实现对轧钢厂生产现场安全的全方位控制。通常采用“6s”管理技术与“效率理论”。以下对这两个概念进行阐释。
2.1“66ss””管理技术
“6s”管理是管理学中经典的管理模式之一,是对“5s”管理理论的升级与补充。其内容包括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安全(SECU‐RITY)、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等六方面的内容。整理是指将工作场所的所有物品分为必要的和没有必要的,将必要的物品留下来其他的无必要的物品祛除掉在,这样能够为工作留出足够的空间,保证有条不紊,防止无用而造成的工作效率的降低;整顿是指把留下来的必要物品按照规定位置摆放,并尽可能用标签表示每个物品,这样就能够减少工作中寻找物品的时间,提升工作效率。清扫是指清理工作场所使之保持整洁简约以减少工作过程中的情绪化效应。清洁是整理、整顿、清扫的更深层次的、彻底化的升级,减少工业危害;素养是指使团队内每位成员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端正工作态度,有利于团队精神的建设;安全自然不必多说,建立起员工的安全责任意识,无论是对自身或对他人,任何时刻都做到安全重于泰山、防患于未然。这六个内容层层递进,逐步强化能够实现组织长期高效的运行。
2.2效率理论
效率理论的研究对象是组织,效率理论以“效率管理”这种方法为载体研究和改进组织效率。作为一种管理方法。效率管理强调“效率至上”的原则,把效率作为衡量员工工作水平的根本标准。但由于当下市场竞争越来越剧烈,不同行业都面临着一个相同的问题:创新管理模式,形成核心竞争力。就轧钢厂而言,虽说不像服务业等需要紧盯市场规律,但也应当紧跟改革潮流,实现管理模式的创新,实现现代化的转变。
3当下轧钢厂生产现场以及管理措施的改善途径
3.1完善安全厂区的安全管理工作计划
科学合理的计划是产业链得以安全高效进行的必要条件,因此保证轧钢厂生产现场的安全性就必须对计划进行精益求精的设计。首先,对轧钢厂具体某一项目提出明确的要求,以“6s”和“效率理论”作为管理方针,在保证一线生产人员明确项目目的后深入生产现场,对设备操作人员、现场管理人员及相关辅助工作人员深入摸底,强化其安全意识与对项目计划的认知。根据生产现场实际情况对计划作出合理的调整,保证团队的凝聚力及默契度。在项目完成后在此总结计划,根据计划常用语出台内部规范指导手册,提高管理效率。
3.2健全轧钢厂安全生产的考核制度
这一项工作需联合厂区安全办公室委会进行消息的确认与转达,安全生产制度是需同全国相关规范相一致的,根据该厂实际生产情况管理人员与领导人员再对大纲进行细微的补充以适应实际生产。规范出台后,仍需对员工进行针对性的主题培训,另外也应当相应的建立健全员工考核制度,保证员工都有足够的安全意识以及高度的职业责任感。
4现场生产精益安全管理探索与实践带来的预估效果
4.1当生产现场实现敬意安全生产管理后,现场的工作人员工作态度、行为都受到了规范的约束,整体看来产业链的各个组成规范程度都进一步提高。应急系统得到了强化,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也得到进一步提高。各个部门分工明确,有条不紊,既保证了生产的高效性又降低了事故发生的概率以及可能发生的事故所带来的损失。
4.2减少机械消耗
在实施精益安全管理探索之前,由于厂内各个部门分工不够明确,管理概念相对模糊,这就导致了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大量机械设备空闲,造成隐形的资源浪费。由于精益管理工作的开展,特别是“6s”管理理念的应用,有用的器械设备以及无用的器械设备都被划分开来,在生产过程中保证每台机械都发挥足够的作用,减少了器械的损耗。
5结语
我国大型钢厂出现时间较早,但发展却较为缓慢,效率低下。其中重要工序例如钢坯质量、加热程度、锟型控制、卷取能力等需要加强。另外应用于重型机械的一、二重,太重、上重等都必须实现新的突破,将高科技应用于高精轧钢设备中。中国的轧钢业的振兴,仍然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马云歌.精益安全管理价值流模型建设及其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05):13-14.
[2]杨潇,刘琴,李洪兵.精益安全在建设项目安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探析[J].四川水泥,2018(02):239.
[3]耿志,杨东升,回丹.浅谈推进精益安全管理的重要性[J].现代国企研究,2017(22):150.
[4]文康,吕晓雪,苏晓贺.论精益安全在生产现场管理中的重要性[J].消防界(电子版),2017(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