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助推国防动员转型

发表时间:2020/6/17   来源:《继续教育》2020年2期   作者:李子盈1 肖经渊2
[导读] 中国军网指出,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科学技术实现了从落后跟跑、并跑乃至在某些领域领跑的历史性跨越
         摘要:中国军网指出,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科学技术实现了从落后跟跑、并跑乃至在某些领域领跑的历史性跨越,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国防动员作为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桥梁纽带,应当充分吸收先进的科技资源,发挥好第一生产力对国防动员的关键支撑和强劲拉动作用,尽快实现国防动员的转型升级,加强国家国防实力。
         关键词: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科技实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从站起来,强起来,富起来。71年潮起潮落,中国不断发展,不断提升,发展经济,推动国防实力的增强。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智能化的提高,推进国防动员转型,向更加智能化,网络化,便捷化,高效化发展。对此,发展第一生产力是对国防动员转型的重要力量,实现转型升级,从为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等各种建设保驾护航。
         一、经济建设是提高科技实力的基础和动力
         (一)经济建设的必要性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1周年来,一直致力于经济建设,希望经济建设可以跟上社会的发展,从而进行其余方面的提高。然而更重要的是提高国家的国防实力建设,从而来保卫国家领土安全,为的是人民安居乐业提供保障,使得国家能够平稳的发展。所以中国各个方面的建设都离不开经济的建筑。历史唯物主义里有句话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晚清的时候,清政府的不作为,以为中国还是世界之巅的领袖,殊不知已经是落后的民族,自命不凡的态度也惹来了杀身之祸。17世纪的时候晚清政府黑暗腐朽,所有港口的封闭,城门大关,使得国民经济衰退,经济落后,导致的武器落后,科技也跟着落后,才使得中国签下第一份不平等条约,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以,之后国家经济发展了,才能使得科技发展了推动国防实力的增强。
         (二)经济建设后对科技的影响
         在邓小平先生的领导下,1978年12月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改革开放的路线后开始,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也如火箭般突飞猛进,推动科技的全力发展,1988年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对撞成功、2003年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成功、2007年嫦娥九天揽月中华千年梦圆。因此,经济的飞快发展,使得中国科技发展也成长起来。中国由此站起来了。再看如今,在各大领导人的领导下,我国的科技成就开始逐步登上世界舞台,让其他国家对于我们国家刮目相看。例如高铁的建设,是世界闻名的。高铁也被冠上了中国二字,说起高铁必定是讲中国高铁,技术已经将近成熟,使得其他国家邀请我国为他们修建铁路,只有交通发达了,城市信息通达度增加了,才能更好的促进信息的传播,经济的发展。所以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科技是极大的推动力量,而科技也在反作用于经济。
         二、科技实力是推动国防建设的最大动力
         (一)科技实力增长对国防实力建设的作用
         依靠科技加强质量建设。要集中力量发挥优势,有重点的研制和生产精确制导武器和远程打击武器,以及控制情报侦察系统和电子设备等高技术武器装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增强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已经成为适应世界的军事发展趋势的重要要求,也是世界军事发展的重要方向。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增强国防力量是一个长期积累、循序渐进的过程。无论是武器装备的改善、军事理论的创新,还是部队官兵的训练、后备力量的组织和动员等等,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忘做到的,要教学育才,要进一步完善科技人才培养体系,完善教学管理体系和教学保障。最后科研育才,要注重更深层次的研究。更重要的是国家资金的给予,才能有一定的科技研究才能推进军事成就的发展。
         (二)科技实力推动国防建设转型的必要性
         现代信息技术发达,不像以前还是书信的年代。因此国防武器,国防实力也应要各个方面增强。以前打仗的时候,还是利用电报,电报也极其容易被人偷听,盗取机密,使得战役失败。

现代只要有电脑,能为社会作出贡献,也可以使得社会陷入恐慌,例如黑客们,就会潜入国家网络盗取机密,也有前几年美国偷听事件,都是信息过于发达的结果,使得攻击成本变低,安全指数需待加强。又如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与日本发生各起战争中,中国成为了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力量之一,削弱了日本大量的兵力物力财力,使日本军队苟延残喘,在此期间美国利用一颗原子弹使得日本无法翻身,立刻宣布无条件投降。但在如今,我国也建造出更加厉害的武器,使得其他想攻击我国的国家望而却步,也可以结合现代定位技术等使得武器能发挥出它的力量。科技实力使得国防实力转型是十分必要的,现代的社会以不同于之前,就如习近平主席前几年所说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发生产力,国防实力也是如此。
         (三)科技实力推动国防实力转型的方面和做法
         第一现代化社会,也成为信息社会,使得组织扁平化,信息透明化,社会网络化,使得人民资源整合,见潜力资源转变为战争实力的潜在动力,国防实力的转型必须抓住社会发展的潮流,使得国防实力信息化,智能化。第二在基础设备上,将武器和机器相结合,使得人机共融,万物互相联系的局面,协调推进军用武器的技术能互通互融,共创同新,不断提高国防实力的智能化水平[[]]。使得军用设备,和军人的信息配对上更加的智能化,让一切信息扁平化,提高了军方办事的效率,也增强了国防实力。第三在力量建设上,借助智能产业培养通用的人才群体,发展技术型后备人才队伍。让军方的人员拥有更加厚实的知识储备,应对困难时能以更加快捷的办法解决。第四军人训练方便,可以利用VR技术使得军人们拥有更加逼真的训练感觉,提高动员训练的科技含量。
         利用科技实力的增长使得国防实力可以往高、新、精、尖的领域拓展,恩格斯说:“人们什么方式生产,就以什么方式作战。因此经济建设推动科技技术的增强,同时更加推动了国防实力的转型,使得国家能够继续高速运转和发展。
         三、科技力量、国防实力的增加对国家综合国力的影响
         (一)国家综合国力的影响条件
         国家综合国力的影响条件有经济条件,政治社会,文化软实力,国防实力还有人才实力的竞争,都是国家综合国力的表现。是一个国家在世界舞台上能否有话语权和主动权的底气和基础。在综合国力中,经济和科技是国家发展的基础,但在国际交流中,对外行驶的独立自主权最明显的体现就是军事实力。
         (二)科技实力、军事实力的增强对国家综合国力的影响
         我国在1995年江泽民主席提出科技兴国的战略,便可看出科技对国家的发展占有重要的位置,科技的研究和发展,是军事力量发展的前提,是科技结合军事的结晶。而这两者对于国家的安全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科技实力的发展:嫦娥九月揽月的飞船圆了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是对于月球的执着,对于嫦娥奔月的执着,是到远处看看的愿望。它的成功,不仅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炎黄子孙抬头看看月亮那一刻的美好,印记这中国曾在那个地方留过脚印。在中国成立70周年的阅兵仪式中,我们看见了很多武器歼20中国战机、东风-41弹道导弹、055型驱逐舰等等。他们都是保家护国的武器,是我们这个国家向阳生长,乘风飞翔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李德才,徐敏飞等.高科技武器装备的运用及其对作战的影响[J].国防科技:北京,2001.
[2] 李强,李帮宏.黑龙江省军区:以信息手段打造国防动员"升级版"[J].中国民兵,2016(4):12-12.
        
        
[作者简介]李子盈(2001-)女,广东江门人,2019级本科生,广州工商学院经济贸易系,研究方向:市场营销,军事理论。
肖经渊(1983-),男,江西吉安人,硕士,广州工商学院军事理论专任教师,人力资源管理师,研究方向:军事理论,习近平强军思想,大学生国防教育,数理化教学,马克思,创新创业。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