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市小学生过度社会化对其学习投入的影响:自我意识的中介作用

发表时间:2020/6/17   来源:《继续教育》2020年2期   作者:屈凯莹
[导读] 本研究探讨榆林市小学生的过度社会化对学习投入的影响
         摘要:本研究探讨榆林市小学生的过度社会化对学习投入的影响,以及自我意识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发现:榆林市小学生自我意识处于中等水平、过度社会化程度处于中下水平、学习投入处于中上水平;榆林市小学生在过度社会化、学习投入、自我意识在性别、年级、有无担任过班干部背景变项中均存在显著差异。过度社会化在年龄背景变项中存在差异;过度社会化与学习投入达显著负相关、自我意识与学习投入达显著正相关;过度社会化对学习投入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自我意识对过度社会化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自我意识对学习投入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自我意识在过度社会化对学习投入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关键词:过度社会化;学习投入;自我意识;小学生;年龄差异



1.1.1小学生的自我意识、过度社会化和学习投入现况
A、自我意识之现况
         本研究结果显示,榆林市小学生的自我意识平均得分处于中下水平,该结果较低与石淑华等人(2002)对武汉市小学生自我意识的研究结果,与马云(2016)对曲阜市小学生自我意识研究结果较为一致。说明榆林市小学生自我意识水平,普遍属于中等程度。本研究样本的小学生的自我意识水平的各维度的得分中,行为得分最高,躯体外貌与属性得分最低。可见小学生的自我意识对自己的行为评价较高,对自己的躯体外貌与属性展现出了较多的质疑。
B、过度社会化之现况
         本研究结果显示,榆林市小学生的过度社会化程度不严重,属于中下程度。进一步对各维度得分进行分析,其中,生活目标得分最高,社会角色得分最低。可见小学生的过度社会化主要集中于对生活目标的过度狭隘取向,反之在角色定位上,并没有出现过多的过度社会化现象。该结果与赵留会(2017)对小学生过度社会化的研究结果相比较为偏低。表明榆林市小学生的过度社会化程度不高。
C、学习投入之现况
         本研究结果显示,小学生学习投入总分平均得分较高,小学生学习投入及三个因子得分均大于理论中值3且均为负偏态分布,这与现有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邓燕,2019),说明榆林市小学生的学习投入整体情况较为良好。进一步分析各维度具体得分情况,其中,学习行为投入得分最高,学习认知投入得分最低。可见在学习投入方面,小学生的行为投入较为积极。在策略投入方面较为薄弱。
1.1.2不同背景变项在小学生自我意识、过度社会化及学习投入之差异分析
A、不同背景变项在小学生自我意识之差异
小学生不同性别在自我意识中的行为、躯体外貌与属性、焦虑、合群四个维度中有显著差异,在行为、躯体外貌与属性、合群三个维度均为女生平均得分大于男生,只有在焦虑维度是男生得分大于女生。这与石淑华等人(2002)的研究结果一致,说明在行为、躯体外貌与属性、合群三个维度女生评价自己更积极,在焦虑维度女生比男生得分低,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性别的角色也逐渐开始分化,一般来说女孩较男孩的依赖性大,故在合群维度中女生得分高于男生。
女生更容易对自己感到烦恼,男生则较少。小学生不同年级在自我意识中的躯体外貌与属性、合群、幸福与满足三个维度中存在差异。在这三个维度中,五六年级的平均得分均显著大于四年级,说明四年级的小学生自我意识相较于五六年级较低。这与宋翠利(2011)的研究结果一致,说明在四年级到六年级的过程中,小学生自我意识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升高,这可能跟他们本身的自然成熟与学识的日渐增长有关。

结合自我意识在年级上有差异,而在年龄的背景变项上并不存在显著差异。可以适当排除自然成熟的影响因素,可以将自我意识的增长较多的与学识的增长联系在一起。自我意识在独生子女的背景变项上也不存在显著差异。说明家庭中的子女数量对自我意识的增减并无显著影响。小学生有无担任过班干部在自我意识除了焦虑维度未见差异存在,其余均为担任过班干部的平均得分大于未担任过。可见在行为、智力与学校情况、躯体外貌与属性、合群、幸福与满足五个维度里有无担任班干部对小学生的自我意识水平有显著影响。
B、不同背景变项在小学生过度社会化之差异
         小学生不同性别在过度社会化的各维度中的行为规范中存在差异,男生平均得分高于女生,说明在行为规范中男生存在较多的过度社会化行为。这可能跟学校、家庭对男生的教育方式导致,比如,从很小的时候就灌输男孩子要承担起家庭的责任,要出人头地等概念给他们。小学生不同年级在过度社会化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社会角色三个维度存在显著差异,且均为四年级平均得分显著大于五六年级,且随着年级的提高,得分越低。说明随着年级的提高,过度社会化现象随之削弱。这与赵留会(2017)的研究结果一致,造成这样现象的可能原因是,随着学识的增长,小学生在现今的时代接触的知识是日新月异的,也就造成了他们对事物的判断逐渐有了自己的见解,使得过度社会化程度降低。小学生不同年龄只在过度社会化得分的四个维度存在差异,且均为11岁平均得分最高,12-13岁最低,9-10岁居中。可以得出在9-13岁的过程中,过度社会化的程度经过了一个先升高再降低的过程。小学生有无担任过班干部在过度社会化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及社会角色三个维度中存在差异,也是均为未担任过班干部的平均得分要高于担任过的。可以得出,未担任过班干部的小学生过度社会化程度要较担任过班干部的严重。造成这样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班干部较早的接触了为别人服务的过程,责任心的建立较为完善,能站到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所以对社会这个较为超前的概念有了自己较为健康的理解。
C、不同背景变项在小学生学习投入之差异
         小学生不同性别在学习投入的个维度中,情感投入与认知投入存在差异,均为女生平均得分大于男生,说明女生在情感投入和认知投入中高于男生。这与邓燕(2019)的研究结果较为一致,女生在认知投入维度得分都高于男生,不同在于,前者是行为投入有差异,而本研究行为投入维度无差异,情感投入维度无差异,本研究为情感投入维度有差异。造成这样现象的原因可能是调查地区母体的不同造成的差异。小学生不同年级在学习投入的行为投入、情感投入、认知投入三个维度都存在差异,且均为五年级最高,六年级最低,四年级居中,这种现象可能跟六年级升学压力较高相关,为后续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思路。和自我意识相同的是,年龄的背景变项上,学习投入也并不存在显著差异。在是否为独生子女的背景变项上也不存在显著差异。小学生有无担任过班干部在学习投入的三个维度行为投入、情感投入及认知投入中均存在差异。且均为担任过班干部的平均得分大于未担任过的。可以得出,担任过班干部的小学生的学习投入程度要高于未担任过的小学生。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可能是,班干部在班集体中,学习上不仅要接收自我、老师、家长的监督,还要给同学们起带头示范的榜样作用,所以多了来自同辈的激励,使他们对学习更加关注与用心。

参考文献
查丽萱(2019)。小学班干部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沈阳师范大学,沈阳市。
陈万兵、张永华(2019)。优势视角下大凉山困境儿童的社会化问题及对策研究。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03,88-91。
陈国鹏、刘玲、王寰、李昕(2005)。小学生自我概念量表的制定。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04,14-16。
丁红莉、龚洁(2016)。中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现状调查与思考。校园心理,14(06),399-4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