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和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在“乡村振兴战略”利好作用下,农村电商彰显出蓬勃的发展动力。过往的实践依然证明,农村电商在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解决三农问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尽管农村电商已经取得了井喷式的发展,但由于农村运输环境较差,导致物流运输难度加大,极大的制约着农村电商的发展。基于这一认知,本文从物流角度切入,找出农村电商物流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优化建议,为提升我国农村电商发展水平积累现实经验。
关键词:农村电商;物流;信息化;基础设施
引言
电子商务发展条件已日渐成熟,给农村电商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发展空间。但是,由于农村客观条件的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发展道路仍然需要不断实践探索。但是,在我国电子商务大环境下,信息技术的普及、电商平台的多元化、物流配送的便捷化,必将会推动农村电子商务的多元化展。
1 当下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
1.1 农村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现状
当今时代的农村电子商务活动由最初的个体化模式逐渐转变为有组织、有计划的经营形式,伴随着发展趋势的明显增强,我国的农村电子商务产业逐渐凸显出强大的生命力,一批批主营农副产品的网络平台出现在社会群众的视野中,在大型企业的带动下,农村电子商务活动也更加规模化。各个地区也倾力打造属于自己的独特地域品牌,如泸州老窖、烟台苹果、山西陈醋等,地域品牌化发展使区域化的农村经济与当下经济市场的发展需求相迎合,相应的价值观念与消费观念也符合当今消费者的理念,农村电商产业凸显出综合性的优势。
1.2 农村电子商务产业的相关问题
人才问题与物流问题由于农村电子商务平台所经营的项目主要以农副产品为主,这些产品均属于人们的正常生活用品,也是实实在在的消费商品,而从事农业电子商务产业的人群以青年人创业为主,即使有相关部门的大力扶持,但要想获得创业成功,也需要经验丰富的企业起到带头作用,才能减少这些群体的创业风险。2.购买方式与信用问题当下农村地区的电商平台百花齐放,网络购物也逐渐成为农村居民主要的购买方式,因此各类的电子商务平台十分繁杂,经营者也需要辨别各大平台的信用程度,且我国农村地区的电子商务起步较晚,相关经营模式也处于探索阶段,在大市场的环境中,并未形成规范化的约束性条文,故我国农村区域的电子商务模式需要一定的时间完成转型,对于居民的购物方式转变也需要充足的时间。
2 电子商务进农村的举措
2.1 强化基础设施
要想促进电子商务在农村地区的发展,国家就要在农村地区通过各种手段购进电子商务基础设备。通过分析当下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我们可以得知:现阶段,农村地区的通信、交通等基础设施依旧不够完善。为了实现强化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目的,政府应加大资金的投入。但是仅仅只靠政府资金的支撑是远远不够的,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农村地区的经济水平,就一定要拓宽筹资渠道。基于此,农村地区电商企业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式进行集资:首先根据电商项目的大小,向银行申请相应数目的贷款额度,等电商项目发展起来后,再连本带利的还清银行的贷款。其次,可以利用当地的特色吸引更多的投资商,在投资商提供足够项目的支持后,再进行项目的运作,从而促进电子商务在农村地区的发展。
2.2 培养电商人才
要想促进电子商务在农村地区的发展,就需要加大对电商人才的培养力度。首先,应给农村地区人们普及电子商务知识,同时还要使当地村民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技能,并提高农村地区村民分析信息的能力,调动村民对电子商务的兴趣。其次,应组织村民进行培训,并且在培训开始前要确定培训的重点人群。
当下要想快速、有效地促进电子商务在农村地区的发展,就要对农业龙头企业和种植规模大的农户进行重点培训,因为这些队伍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普遍较强,因此必须要将这些人作为重点的培训对象,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培训成效。最后,应通过各种渠道、各种手段吸引高校电子商务毕业的大学生来村内就职,并引导具有专业能力的大学生给当地的村民做示范,进而提高电子商务在农村发展的进度。
2.3 完善法律法规
基于完善基础建设之上,对经济市场运行的标准化发展更需要相关条文的机制引领,发挥政府的引导者角色,才能为市场的正确发展走向起到保障作用,在经济的高速流通的过程中,有关部门要抓紧研究商品流通与电子商务等方面的立法工作,加强对商品流通过程中的保障力度,对不合法、不合规的暗箱操作予以坚决打击,并严肃处理当下市场中存在的问题,表明政府部门的立场与态度,才能引导各企业的健康发展,营造依法、健康的法制化电商环境。
2.4 促进产业转型
就目前的发展形势来讲,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在形式上能够促使农产品面向城市的销量得以提升,其本质上的“脱贫致富”思想与我国“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指导方针相一致,能够在掌握农业生产规律的基础上,根据市场需求特征的要求,引领新形势的农村经济建设。在此过程中,相关部门应大力推进当地特色农产品的商品化转型,完善包装、展示、品牌打造等一系列的市场应用,使经济市场与电子商务平台能够联合起来,从而完成关于农业及衍生品的生产服务模式的转型与升级。
2.5 提高物流信息化
提升农村电商物流信息化水平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树立端正的信息化发展思想。当地政府和村委会等部门要达成统一战线,通过村委活动、发放传单等渠道,传递农村电商物流信息化的思想,帮助农村居民尽快了解物流信息化的涵义,学会接受智能化的物流设备。另一方面,增加信息化资金投入。除了借助阿里巴巴、京东、顺丰、邮政等企业的建设风向之外,我国农村地区还要设立专项的物流信息化资金,为各项信息化建设工作提供充足的资金基础,协助物流企业和电商企业完成信息化建设工作,为农村电商的长足发展注入推动力。
2.6 构建具有健全机制的电商平台
要想提高农村地区人们对电子商务的认知,就要建设具有相对健全机制的电商平台,使农村地区村民更好地感受、体验互联网平台。基于此,为了促进电子商务在农村地区的发展,应在农村地区人流较为密集的地区建立一个组织性较强的快递收货点,同时设计、修建快递进村的线路,配备专门的快递车,以此为村民网购提供便利条件。其次,应完善电子商务平台,将电商平台设计得更加简单化,以便村民进行操作,此外还应使村民了解电商平台的便利特点,进而从根本上改变村民的购物方式,强化村民对电商平台的认知程度,使电子商务可以真正普及到农村地区村民的日常生活之中。
3 结语
我国电子商务平台的数量数不胜数,电商环境也越来越好,但是极度缺乏专门从事农产品交易的电商平台,所以我国电子商务在农村地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这就需要国家、社会、城市、农村一起努力。随着21世纪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为了实现提高村民整体收入水平、减小城乡之间差距的目的,就需要将电子商务引入农村地区,以此促进农村地区经济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许欣然.电子商务走进农村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智库时代,2017(009).
[2]张筑平.电子商务模式下的农村经济发展研究[J].现代商业,2019(32):78-79.
[3]任赫,王彤胤,张丹.吉林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研究[J].福建茶叶,2019,41(8):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