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BIM技术具有3D可视化、可参数化设计、全生命周期管理、各参与方协同管理等优点,现在项目越来越复杂,质量、造价、工期等要求越来越高,将BIM技术应用于建筑全过程,全过程造价管理,无疑可以提高建筑业效率,在项目的各个阶段,可以有效保证传递项目信息的完整性,使得成本管理更快速、准确、易于分析对比,减少浪费,提升了成本控制能力。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工程;造价;管理
引言
BIM技术在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过程中可以实现建筑信息的动态化更新工作,进而让造价工作管理人员能够充分应用BIM技术,让其能够在全过程的造价管理工作过程中发挥足够的作用。
1BIM技术简介
BIM是建筑群信息的内容建模方法的缩写,它是大型数字相关信息的基本模型。与BIM相关的模型内容涵盖了建设项目的各种信息,包括物理条件,组成条件,现场施工进度的总体控制和施工工作周期。基本模型包括三个主要数据综合基本标准:基本标准数据综合基本标准。这是工业生产的两个基本最终数据标准之一,本标准在建筑复杂行业的发展中具有较高的认可度。一般而言,IFC基本标准是最终数据交换的标准,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很多优势:它可以应用于其他项目的任何内容,并贯穿其他项目的整个过程。基本标准可以在全球市场中使用并可以使用;该特定标准不受行业发展的各种限制,并且适用于任何形式的工具软件;IDM综合数据标准是其他信息交付日期的手册,当新的项目需要通信数据时,还可以基于此基本标准定义不同的交换类型和方法。特定的标准可以确保稳定数据的全面交换在其他早期阶段中是正确和合理的。IFD数据情况的标准是相关专业词汇总体框架。它是可以在软件系统中记录各种特殊信息内容的综合数据的新名称。但是,由于语言、文字和地区的差异,许多不同的专有名词实际上意味着不同的含义。IFD可以改善时间记录并组织这些差异,从而可以大大减少实际数据应用中的低级错误。
2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2.1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施工过程中工程造价控制是工程造价管理中比较复杂的部分。而通过BIM技术,相关从业者可以从多方面如5D技术管理、进度计量、物料材料成本等多方面完成对工程造价的管理。施工过程中的造价管理重点在于落实,即要保证建筑工程项目中对施工阶段的可控性。通过BIM技术还可以将有关工程施工以及成本的数据进行输入,从而直接生成相对应的数据模型来进行模拟。在数据模型的辅助下,可以提前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规避或设置相应预案,从而防止施工过程出现意外以致造价失控的现象发生。且通过BIM技术对相应的模型进行分析建模处理,不仅可以提升对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把控能力更可以进一步的提升相关的施工质量。BIM技术在施工阶段应用的重点就是将其他对施工过程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排除。最终使得施工过程满足工程造价管理的相应要求,从而确保工程造价管理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2.2全过程造价管理与BIM的结合
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贯穿于项目的各个阶段:决策、设计、项目招投标及承发包、施工、直至竣工验收。由于各个参建方负责的施工阶段不同,彼此间互相独立,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造成协调管理难度加大,管理成本提升,项目由于信息交流的匮乏及不及时导致矛盾错误使得变更增加。采用BIM信息平台来处理信息集成不仅节省了交流时间,也突破了地域限制,整合了各阶段的项目建设信息,使各个参建方之间实现信息共享,加强了各参建方对项目信息了解的掌控,促进协同工作,累积经验,提高效率。而BIM与全过程造价管理的结合,信息的集成可以实现全过程造价管理信息的正确、高效共享和互换,进而可以达到更好的造价管理的效果,节约成本,提高项目全过程管理的效率。
2.3设计环节的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设计环节的造价控制主要在于把控设计方案的质量,采用BIM技术,利用搭建的建筑模型提供的相关数据信息能够实现可视化方案设计,同时,结合运用限额设计手段实现对造价的有效控制,减少了后续因为设计变更引发的造价超支问题。需要注意的是,运用限额设计方法,设计人员需要对本项目投资估算额。有着全面的把握,获得工程设计总概算之后,根据数据的指导进行施工图的绘制,实现对投资额的有效划分,避免出现超预算情况。对于设计变更问题的把控,主要是通过利用BIM软件的施工模拟功能以及可视化功能等,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减少后续设计变更的出现,进而实现对成本的有效控制。
2.4BIM技术在项目建设中应用的技术
在建设项目施工单位时间的过程中,对项目成本的有效管理和对关键建设工程部分的控制可以分为两个层次:清算和分期支付两个主要的工程进度款;项目变更和索赔,合理增加项目成本,并迅速完成其他项目投资项目的长期目标。在项目付款的中间阶段,通常可以按照批准的项目进度表缓慢移动建筑单位作为标准。项目的数据计算工作量大,根据实际情况相互结合计算其他材料的总成本,可以有效地应用BIM技术的多种方式,可以非常有效地实现对建筑构件和施工工时的管理。根据项目中的建设项目管理模式,根据现场状况和具体内容,现场施工进度由于速度较慢,因此可以及时、准确地更新BIM基本模型中的其他信息和数据。它可以首先执行,并且网络及其技术共享平台可以实现共享。在建设项目中,可以实现BIM的各种技术在其他项目结算的全阶段应用。就各种BIM技术的应用而言,项目的完成阶段就相当充分。在处理其他两个主要项目中最重要的阶段时,完成几乎所有新的工程建设项目的阶段以及两个主要项目所取得的成果都具有组件价值。在建设项目的过程中,如果存在遗漏,不完整的图纸以及全面的数据错误,各种解决方案可能会对整体项目的统一结算和项目的最终完成产生重大影响。
2.5招标阶段造价的管理
细致的施工成本计算以及全面的工程量统计是保障工程造价成本控制和管理的基础,通常情况下企业都会占用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来完成这一环节的计算工作,同时这也是在传统的工程造价工作中占用工作量最大的一个环节。采用人工的方式对工程造价进行核查和计算还很难避免出现算错或遗漏的问题,一旦建筑工程的造价核算出了问题,会进一步导致合作商中断合作、招标失败等不良后果。利用BIM技术对设计单位提供的信息和成本清单进行编制与核算,能够提高招标文件展示的可视性,以便相关工程造价管理人员更快地对各项实际工程量和计划目标进行比对,从而提出更适合现实施工环境的招标方案。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造价管理人员应正确运用BIM技术建立完善的工程造价信息库,在施工设计与组织阶段、决策阶段、施工阶段充分发挥BIM技术的应用价值,做好施工方案可行性、成本经济性、电气系统设计、施工图纸审核等方面的工作,合理分配项目资金,处理好计价问题。通过将BIM技术应用到工程造价管理活动中,对于提高造价管理水平,减少资源浪费,提升项目经济效益有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英华,程辉.BIM技术在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价值工程,2019,38(26):260-261.
[2]何松松,周胜利.基于BIM5D技术的施工项目精细化管理创新[J].项目管理技术,2019(10):83-86.
[3]刘博.浅议建设工程竣工决算办理工作的几点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6):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