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在船舶建造中的重要作用

发表时间:2020/6/17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2月第4期   作者:张帆 陈赟
[导读] 当前,中国造船工业与世界造船大国之间总体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摘要:当前,中国造船工业与世界造船大国之间总体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船舶施工质量管理在质量管理理念和具体管理措施上存在一些缺陷,但也给船舶施工质量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障碍。因此,造船企业必须正确认识质量管理在造船中的重要作用,明确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找到加强造船质量管理以及保证船舶质量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质量管理;船舶建造;重要作用
         1 引言
         船舶建造的周期长、涉及专业复杂、质量控制点多,以传统的纸面方式进行质量数据的采集和管理有很大不便,同时伴随着生产的批量化、系列化,如何在大量的质量数据中获取有效的信息也成为提升管理水平的关键因素之一。伴随着信息化在船舶建造业的逐步推广及深入,各类信息化手段在质量管理中也同时发挥了巨大作用,对于贯穿船舶建造过程的质量检验活动,对于信息化手段有更多的需求。因此借助互联网手段及移动应用技术,优化数据采集路径及采集手段,实现现场检验信息的实时化、便捷化,成为当前质量信息化的重点研究与发展方向。
         2 船舶建造的质量管理特点
         船舶制造是一门研究船体、基础和上层建筑焊接制造方法和技术的应用学科。是在综合应用各种先进技术和现代科学管理的指导下,即如何在设计阶段将实验设计和计算机绘制的船舶图纸转化为实物船舶,同时满足船舶正常控制技术指标,保证船舶性能的过程。质量是造船工业的根本保证,造船是一个具有一系列特点的大型工程。因为船舶本身的水上运输能力作为主要的运输手段,必须有更高的水平,这只能依靠建筑质量的保证。只有高质量的船舶才能具备正常的水上运输能力。如果船舶的质量达不到标准,那么它不仅会威胁到货物运输,而且严重威胁乘客的人身安全。值得一提的是,造船也涉及到信息化管理,各部门之间的合作,船舶质量管理涉及到大量的信息集成和处理,每个部门和船舶生产环节的信息均得到统一处理和分析。。因此,为实现船舶质量的有效管理,必须建立更加完善的信息管理体系和部门间的合作与交流。船舶质量管理的重要特点决定了船舶质量管理对船舶建造的重要影响。
         3 质量管理在船舶建造中的作用分析
         3.1 保证海运水运安全
         船舶的质量和安全作为一种重要的运输手段,如果在船舶的设计和建造过程中存在隐患,因此,当船舶投入使用时,在驾驶过程中容易发生安全事故,进而在运输和旅客安全过程中隐藏隐患。通过对船舶建造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可以从船舶设计和建造阶段进行严格的质量监督和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发现质量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措施。提高船舶质量,将大大提高船舶运输和海洋运输的安全性。
         3.2 加快企业转型发展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许多造船企业在技术、基础设施和综合生产能力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一些行业甚至跻身世界主要经济体之列,但仍存在管理僵化以及产能过剩和自主创新不足等问题。这不仅限制了中国造船业的进一步发展,而且使船舶市场的需求难以满足。在此背景下,响应国家号召,许多造船企业开始重视质量管理,在高标准,高水平,全周期的质量管理,长期发展策略和产品设计方向的基础上,调整容量控制策略,并迅速取得良好效果。因此,船舶质量管理可以加快创新和改革的步伐,帮助企业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这对于企业转型至关重要。
         3.3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海运作为国际贸易交流的主要方式也发展迅速。近年来,国际船舶市场需求不断增长。随着规模的扩大,国内造船企业也有着重要的发展机遇。

但从实际来看,由于中国造船水平相对落后,造船质量和性能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一定差距,国内造船企业的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无法立足,往往只能通过降价来获得订单,这不仅影响到企业的经济利益,也不利于国内造船行业的长远发展。我们想要改变这种局面,自然需要通过严格的质量管理来提高国内造船企业的产品质量,通过技术创新来赢得产品性能优势,从而提高企业产品在世界范围内的核心竞争力,这是造船质量控制的作用。
         4 质量管理在船舶建造中的优化
         4.1 开展“三全一多样”质量管理改进活动是提升质量水平的重要手段
         有效促进全体员工参与,培养创新能力,提高质量和效率:一是开展质量技术创新论坛、质量控制组活动,组建质量团队,对专业组进行现场巡检、质量研讨会、船东船厂联合巡检等,促进各项质量改进的积极参与;二是推动质量检验向质量检验管理的转变。加强关键工序质量控制,分析常见问题,实施质量预控。如:经过质量检验和管理改进的实践,企业质量部总结分析了一系列密封试验检验和应用信息的改进方向,改进了后续产品密封试验施工中的质量管理,并将扩大到后续系列产品,不断提高质量改进效果;第三,制定专项管理改进活动,制定体系计划以及专项改进计划和定期机制,组建专项管理改进小组,确定重点改进项目,不断完善质量改进项目和实施计划。组织经验公开发布,通过集团政策提升整体质量。
         4.2 日常巡检
         强有力的生产过程监督是质量保障的重要因素之一。生产总是伴随着疑问与错误,越是能及时的解决疑问,发现错误并改正,越是能提高产品的最终质量,这就要求我们对生产过程有一定的监督控制力度。日常巡检是除了正式报验之外的巡视检查,是对产品在其结束前的质量监控,其重要性占比整个建造质量的50%。日常巡检发现的问题越少,说明工人素质越高,质量意识越好,施工过程越符合规范标准的要求,产生的结果自然越合格。有效的日常巡检能提高产品质量,加速生产,防微杜渐,减少错误累计导致的最终失败。
         4.3 转变质量管理观念
         从现代企业质量管理的角度来看,质量管理的概念实际上是对产品质量的心理认知和对企业人员生产行为的评价标准,从而加强造船质量管理,解决问题。企业管理者应更深入地学习和理解质量管理,正确认识船舶质量管理的重要性,为船舶质量管理的长远发展提供足够的支持。制定明确的质量管理目标,把质量管理融入企业文化,使质量管理由部门和人员重视。管理者要坚持质量第一的理念,提高质量的重要性,实施质量管理,明确各部门的质量管理职责,积极配合与质量管理部联系。此外,质量管理观念的转变也涉及到一线生产人员,他们的素质较低,缺乏直观的产品质量观念。因此,造船企业需要采取一个明确的质量管理和员工绩效的结合。质量标准和质量责任体系,严格的产品质量检验,提高生产人员的质量意识,完成生产工作严格按照质量标准生产的人员。
         5 结语
         信息化工作与造船业务紧密结合,在互联网时代对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现移动化办公的管理方式,需要对各环节的工作更加精细、精准。将检验全流程移动平台予以实现并贯通,极大地提高了检验工作效率,同时引入电子签名等技术手段,满足船东船检现场应用可能,第一时间完成现场质量数据的采集,提高数据及时性、完整性及权威性;在数据流转过程中同时生成相应电子文档,减少日常过程文档的整理与后期归档工作。质量管理在现场的质量活动不仅仅局限于检验管理,还有诸如巡检意见管理、FAT管理、到货检验管理等大量应用需求,未来的方向是打造更为先进的质量综合管理移动平台,以更加友好的用户界面,更为便捷的操作方式,更加灵活的系统配置,满足不同用户的管理需求,并以此提升企业质量管理和信息化水平,引领互联网+时代的船舶制造信息化。
         参考文献:
         [1]赵淼.基于精益造船的质量控制流程研究.江苏科技大学.2015,21.
         [2]王起.企业管理中的人、机、料、法、环.企业技术开发.2015,34(4):80-81,9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