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管理与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 莫青梅

发表时间:2020/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莫青梅
[导读] 摘要:在人类发展中,水资源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在经济建设发展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水资源也面临着短缺和污染问题。
         桂林市思安江水库管理站  广西桂林  541000
         摘要:在人类发展中,水资源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在经济建设发展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水资源也面临着短缺和污染问题。对此,文章从水库管理存在问题出发,研究分析存在问题原因以及水库管理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对策,提升水库管理效率和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水库管理;生态环境;存在问题;保护;对策
         在工业迅猛发展下,生态环境受到严重损害,对人类可持续发展极为不利。在生态环境中,水资源作为有机组成环节,其保护与生态环境有着密切联系。而水库管理方面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可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水资源质量和利用效率。因此,应认识到当前存在问题,以及其与环境保护之间联系,能够采取合理措施集中优化管理水平,进而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两者可以相辅相成、共同促进。
         1.水库运行中产生生态问题
         1.1水源污染
         在水库运行中,其生态环境主要会受到水源污染的不利影响。污染性水源的来源较多,比如生活废水和工业废水、面源污染等,由于水库水源流动性差,与活水相比,其自净能力不足,导致水库中长期存在污染物,水库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其应有的利用价值也大大降低。
         1.2泥沙沉积
         通常水库是建设在河流上游的,在水源流动中,会携带不少泥沙,然后进入水库而积存。长期下去,水库中积存的泥沙越来越多,不仅加大水库安全风险,泄洪中也会威胁到泄洪的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1.3生物多样性受损
         水库虽然在生产生活方面发挥着很大作用,但也会威胁到不少生物的生存繁衍,一定程度上会阻断原先河流的原有状态,导致水中生物的生存空间被改变,其游动路径也可能被阻断,在这样的地理限制下,生物活动受到严重影响。比如一些鱼类会根据时节更换生活区域,上游产卵、下游生活等,一旦被水库隔断洄游路线,很可能导致生物存活数量减少,甚至导致一个物种的灭绝[1]。
         1.4破坏生态环境
         水库在其建设和施工中,会占用和破坏周边土地,一些陆生生物的生活受影响。施工中排放的工业废水还会影响到水库和周边水质,动植物间生态平衡被打破,动物只能寻找新的栖息地。同时,水库建设中,其汛期可能影响下游湿地面积、水中生物生存环境等,将河流及其周边长期沉淀形成的生态环境破坏,不利于当地生态平衡。
         1.5对社会环境影响
         水库建设淹没了大量的耕地,减少了农民收入,改变了周边农业结构,失去土地的农民在坡地开垦,造成水土流失,部分新的产业更加剧了库区周边环境的破坏,如养殖业,加工业等[2]。
         2.水库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意义
         (1)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水库通常担负防洪、饮用水源、灌溉、发电、生态补水等多项功能,要根据水库的主要保障功能综合考虑,充分发挥最大效益,同时根据地质、水文条件的有效控制,合理调度,确保大坝正常安全运行,最大限度发挥水资源效率。
         (2)发挥水库生态环境保护作用。其生态补水对流域生态环境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同时促进了农业林业的发展。通过对洪水的调节作用,防止洪水对环境的巨大破坏。
         (3)调节天然径流。水库可以发挥调节天然径流的作用,保证水源优质性。水力发电过程中,还可发挥电业效益,在优良管理下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改善区域环境[3]。
         3.水库管理与生态环境保护存在问题
         3.1缺乏科学高效管理
         首先水库管理涉及的部门较多,如水利、环保、交通、渔业、畜牧、林业、农业、电力等部门需要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相互协调,各相关部门应依据各自的法律法规行使职权,不能相互推诿,不能把各部门的职责推给水库管理单位,更不能单打一,各自为政。这样才能治理好库区及周边水源林,生态林、渔业、船舶、养殖等各方面的工作。
         其次要加强水库管理单位管理水平和业务素质,定期开展培训。开展精细化管理,科学实施调度。

定期开展应急预案的演练,定期开展水库设施的维护检修,定期开展事故排查,同时引入高科技和信息化建设创新管理模式,使之处于高效安全,稳定的状态。
         3.2库区管理缺乏统筹规划
         库区的生态环境,需要通盘考虑,科学长远规划。库区生态环境的变化是由许多因素造成的,如何保证水库水质、水域系统处于良好状态是其核心,缺乏统筹科学的长远规划是造成水库水质和生态环境退化的重要原因。因此,应对库区周边产业、水源涵养林地及水面渔业等进行科学规划,不能顾此失彼,并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
         3.3治理工作缺乏依法依规
         影响水库管理的因素很多,其中人为活动的破坏是导致水库生态环境破坏的重要原因。在水库中超负荷的养殖以及过度捕捞,电鱼、炸鱼等,库区周边的超负荷耕种,水源涵养林的破坏周边养殖污水、生活污水的排入等等,必须要建章立制,依法依规管理,加大巡查力度,严厉打击人为破坏现象的发生。
         4.水库管理与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4.1加大宣传力度
         水库的管理首先要使库区群众和水库管理人员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理念,是大家知道保护水库生态环境就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就是保护好自己的家园,因此应不断开展宣传活动,在显著位置要制定宣传牌、警示牌,粘贴相关告示。
         4.2健全管理制度
         要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开展管理,并建立和完善水库日常管理制度,用制度来规范管理,不断提高水库管理水平。对库区要严格监管,周边区域发布禁令,禁止出现投放饲料、炸鱼等行为。水库方面要禁止经营水上餐厅和游乐场所等,周边严禁堆放生活垃圾、工业废渣等并采用高效的污染物处理技术,全面控制各种污染物。依据国家水污染防治规划,严格水库污染物管理,在各级政府部门协作下形成合力管理,提高人们生态保护意识。
         4.3明确管理重点
         (1)水质监测。在水库运行管理和生态保护中,水质监测是一项重要工作。对于库区水质监测来说,主要是采用生物监测和理化监测,前者主要针对浮游生物、植物加以观察分析,确保库区水质安全。
         (2)增加水源涵养林。水库管理中,要保证水库效用发挥,需要做好水质管理,保护相关建设项目。比如水源涵养林的建设,可以发挥经济、生态和社会三方面效益,有效改善水库水质,实现水资源合理调节,并强化水循环功效,在建设中要考虑多方面内容,避免产生不良影响。
         (3)维持生态平衡。水库的周边区域可以植树造林等营造良好生态圈,加强对湿地、野生动植物的保护,使水库具备自然特色。管理中还要采取合理的节水措施,强化其供水能力,提高用水效率、改善生态环境[5]。
         4.4做好修理养护工作
         水库工程的组成部分较多,其中一些机构是金属的。在一段时间运行下,一些组件会受到水侵蚀而出现较大变化,引发运行安全风险。因此要消除这一问题,需有效维护相关部位和组件,采用合适技术开展修理和养护工作,水库大坝及溢洪道、放水隧洞等部位要定去巡查,避免水库运行出现问题。
         结束语:
         水库管理与生态环境保护息息相关,完善水库管理,不仅可以确保水库作用的有效发挥,且可以极大改善周边生态环境。因此要针对当前不足,采取合理措施实现水库运行管理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保障水库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和旭峰.水库管理与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20,(3):171.
         [2]黄冰.水库管理与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智能城市,2020,6(3):131-132.
         [3]王艳菲,李瑞雪.水库管理与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5):3940.
         [4]焦丽燕.水库管理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探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3):2308.
         [5]赵新平.水库管理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初探[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3):20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