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精髓与习近平的经世之道

发表时间:2020/6/17   来源:《继续教育》2020年2期   作者:范俭俊1 肖经渊2
[导读] 作为华夏文明乃至世界文明中的璀璨瑰宝,《孙子兵法》不仅仅是一部军事巨著,更是一本精要的治国纲要
         摘要:作为华夏文明乃至世界文明中的璀璨瑰宝,《孙子兵法》不仅仅是一部军事巨著,更是一本精要的治国纲要。孙子之学早已超越军事范畴,其深深地蕴含经世之道,对后世影响深远,在当今治国领域犹为适用。新时代,习大大仍极力推崇发掘古典治理智慧,将新世纪的治国理政思想与孙子之学的精髓相融贯,化为强大的中国方案,最终成功地走向了世界,成为全球化的时代强音。诚然,孙子经世之远略,唯独大大相配彼。
         关键词:孙子兵法;习近平;新时代;经世
         通观《孙子兵法》十三篇,文字虽少却贼精,这一点同孙子的军事辩证思想相一致:“兵非多益”。字字精辟,句句精髓,层层皆有瀑,道悟出定国方针。孙子之学对于今天的中国建设与社会管理都有重要的启迪作用,为了更好地深化两者的关系,主要从“计”、“知”、“胜之说,势之利,虚实之术,九之多变、“民本思想”四大精髓进行探析。
         一、“五事七计”
         《计篇》,《孙子兵法》的首篇,是孙子卓越军事思想的高度浓缩和精辟概括,其中的“五事七计”是他用来衡量战争输赢的准则。 经之以“五事”,校以计之,而索其情:道、天、地、将与法。
         所谓“天时”,一是指经济全球化;二是国际和平环境; 三是全球性的知识革命。所谓“地利”,一是指中国成为东亚和亚洲地区最大的贸易体;二是指中国周边环境良好且亚非国家迅速崛起;三是中国深藏丰富的地质资源。所谓“人和”,也就是“道”, 一是指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社会和谐”; 二是指做到“民心所向”;三是指“同一地球村,命运共同体”, 打造美好家园。至于强军之道,“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习近平深刻指出:要严加管控军事的方方面面,遵守现代军事发展法,确立一套反映我军特点的科学组织模式,制度布局和运行方法,推动军队正规化建设向更高水平发展,可见他对军队的重视。“法”之学, 无论经济、政治、军事等领域都离不开法律的拘束,正如古人所言:“无规矩不成方圆”,法制可以扩展管理的范围和减少管理难度,提高社会的安稳性,防治制度上的腐败。就算到了现代,每一位炎黄子孙都为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营造和谐安稳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而牢记使命、砥砺前行。新时代,新征程,因为有你(道天地将法),中国的强国之路将绽放起来。而“七计”是由“五事”演绎而来,从七个方面来分析敌我之间的情况,即,双方政治上的明确性、将军的一般情况、良好的天气、严格的法律和纪律、良好的武器、受过良好训练的军人、公正的补偿和处罚。”起到了补充说明的作用。
         二、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就拿中美贸易战案例开刀,这场贸易战是由美国政府挑起,中方进行了有力的反击。特朗普恶意生起事端,欲从贸易战中抑制中国的高速发展,这也免想有点异想天开了吧。在老特看来,两国经济关系其实是加减法,贸易逆差就损失、贸易盈余就获胜。但从中美经济关系的情况看,更应该全盘洞悉战况。面对这场一触即发的贸易战,中国早已做出战略性分析和部署,随时应对老特出台针对中国的政策,并做出了相关的反制方案,杀他个回马枪。他有多少能力,自己有多少实力,心里没个数,谁敢去拿拳头去抗衡。
         隐隐约约,回到美好的初点。其实这一战略思想可以追溯到《孙子兵法》。《谋攻篇》中记载:“故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之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篇中特别强调了“知”在战斗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认为作战时应准确了解敌我双方的实际情况,从实际出发制定自己的作战策略,以确保每战必胜。如果没有那么详细、准确、全面、深入地了解双方的实际情况,就不能制定出周密、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策略,那么要想获得全胜便是痴人说梦了。作为第二经济体的中国,具有一定的实力去打好贸易战,只不过中华乃五千年礼仪之邦,先礼后兵而已。“知己知彼”,中国绝不打无把握的战。


         三、胜之说,势之利,虚实之术,九之多变
         “胜可知而不可为” “择人而任势”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有备无患,将有五危”一句话总结,任何事情都会变化,就连你处事的方式也会有所变动,面对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实际情形机智、灵活地运用相应的战略战术,利用自身有利的条件形势做到“出奇制胜”,最后才能成为幕后赢家[[]]。无论做什么,墨守成规只能导致失败,学会“因势而变”才是必胜法则。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大势,遵循国民实践和要求,提出、制定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启动了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倡议公布了主要原则和政策,推动了主要课题,跨过一道又一道的坎,解决了一次又一次的难题。这些政绩,归根到底是习大大坚持与奉行“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三因”理念。
         四、民本思想
         (一)“唯民是保”的保民论
         “唯民是保”是孙子兵学的核心价值,统治阶级要做到这点,说难不难,说易不易,纵横上下五千年,有多少圣贤明君,又有多少残虐暴君,他们嗜血之上,只会贪图享乐,枉顾黎民百姓之生死。与此相比,习大大的民本思想更深得人心。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会议中研究指出,要加强党的政治构成,最大限度地遵循民心所向,战胜民心所向,用重要智慧凝聚人们的智慧和力量。牢牢“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的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扎根群众,尽显人民的力量,此举也回扣了《计篇》“道”的本意。爱民,护民绝非信口开河、口头承诺,真理在于历史的见证,习大大对人民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为人民创造幸福,牢记使命,执政为民,奋斗终生。
         (二)“全争于天下”
         《孙子兵法》的核心战略思想是:“全争于天下”。“与众想得”、“令素行以教其民”等等[[]]。细细品味,虽然大多兵书在第一印象就预示着战争必将会血腥残酷,涂炭生灵,但在孙子兵法中却能看出的是一种不以战争求和平,而是以和平的方式得以平天下的军事思维。在这一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做到了,甚至有所超越,他以“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新格局,以“立身持家治国驭世韬略”的新方式去“平天下”。古有“丝绸之路”,今有引领世界潮流的“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各国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同舟共济,守望相助,这次疫情的共同抗击也是各邦国友好情谊最好的见证等等。合作共赢的中国方案之所以能落地生根,关键也在于中国不仅有富有远见的智慧思考、古人的经典流传,更有脚踏实地的务实行动。记住,中国梦不仅属于中国,更是属于世界!
         民本就是“以民治国为根本”,是富国安邦之柱。一个国家的兴衰在于人民,民富则国富,民强则国强。因此,坚持民本思想,为人民谋幸福是我们必行之举。
         结语:
         以古为镜,资治当代。历史永远伴随着人类的生活。 好像我们在黑暗中指引方向,照亮前进的道路。古人的经典代代薪火相传,经世致用,智慧之树才得以花开灿烂。习大大的经世之道因《孙子兵法》的精髓而更加治国有道,辉煌盛世。他,新时代的引路人,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智慧的传承人。
参考文献:
[1]彭祺,张恩鹏,刘玲.《孙子兵法 势篇》浅析及篇名英译[J].海外英语,2020(06):45-46.
[2]孙崇涛.《孙子兵法》的研究历史及现状[J].孙子研究,2017(02):50-57.
作者简介:
范俭俊(2001-)男,广东佛山人,2019级本科生,广州工商学院经济贸易系,研究方向:电子商务,军事理论。
肖经渊(1983-),男,江西吉安人,硕士,广州工商学院军事理论专任教师,人力资源管理师,设备工艺调试工程师,研究方向:军事理论,习近平强军思想,大学生国防教育,数理化教学,马克思,创新创业。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