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自动化设备运维管理系统探析汤天承

发表时间:2020/6/17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2月第4期   作者:汤天承
[导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电力行业发展迅速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电力行业发展迅速,带动我国其它行业的快速发展。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是电网自动化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对变电站内的设备进行统一的监控、管理,与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进行实时信息交换,信息共享,提高了电网的安全稳定水平。
        关键词:变电站自动化设备;运维管理系统
        引言
        电力行业的发展关系到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走向,一直以来我国大力发展,改革创新。随着当前智能电网的发展,变电站自动化程度也在不断增加,可靠性极强,使用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减少设备运行维护的工作量,能够提升电网工作效率。然而在实际的工作中,由于人们对于电力的需求在不断提升,变电站的数量也在不断增长,在此过程之中,基建工程不断扩大,业务报装、设备预试以及计划检修工作量也在不断增长,这就给当前的电网工作正常运行带来了非常大的考验,同时也降低了当前电网供电的可靠率。
        1运维管理
        运维管理的业务流程比较复杂,从运维的拟定到实施,需要考虑的因素众多,如:运维的影响范围、运维实施的安全性、运维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以及班组及施工队伍的物资和人员的工作量安排等。目前供电公司大多已经在生产管理系统中建立了运维流程管理模块,但运维编制工作主要依靠人工编制、开会讨论甚至到现场进行确认等方式,反复修改已制订的运维计划。变电站自动化设备运维管理的运维流程非常烦琐,工作量繁重,效率低下。同时,运维安排涉及多个业务部门的协同工作,一份编排合理、考虑周全、安排有序的运维管理计划对安全生产工作至关重要。目前电力企业的运维安排主要以人工为主,相关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工作经验、对工作的责任心直接关系到运维的优劣,会造成工作量安排不适当,工作出错概率大,人力资源浪费等情况。要保证计划安排得合理和科学,需要大量的有效信息的支持,目前难以对这方面的信息进行整合和集成,以至于难以实现运维优化安排和监管。根据当前变电站现状及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网络通信和信息处理等技术融入到变电站设备运维管理中,发展具有智能化功能的变电站设备运维管理,从模式上可分为现场集中运维模式和运维作业模式。
        2变电站自动化设备运维管理
        2.1优化设备风险评估机制
        针对客观现状,相应地优化设备风险评估机制,强化对电力设备的有效管理,从多个角度展开分析,做好多途径的风险评估,对于电力设备存在的风险进行全方位测评,在电网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定期做好用户使用需求评估,对于用户用电情况、设备运作状态等因素进行客观评估,对于设备异常以及重大变化故障等问题,电力设备管理负责人做好统一规划,综合电网系统运作情况,对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然后据此不断优化电力设备运维管理质量,提升电力设备安全运行效果。
        2.2硬件设计
        结合远程运维的功能,运维配置终端硬件设计方案,可采用独立硬件或与其他硬件融合两种方式。1.独立硬件的设计方式。考虑到运维配置终端存在着对上、对下两条通信路径,且对下通信交互内容为I区数据,对上通信交互内容为Ⅱ区内容,实现功能较为复杂,因此可以设计专门的运维配置终端设备,方便运维作业的功能扩展。专门的运维配置终端设备的具体设计上,硬件结构宜采用插件式设计,在硬件上进行区分,也便于后期通道资源的分配。2.硬件融合的设计方式。考虑到电网当前在推进二次设备运维管控平台建设工作,在变电站内部署相应的硬件终端设备,可以考虑借用该硬件平台。在该硬件平台上,分配运维作业所需的内存空间、端口分配等资源,这样可以避免制造专门的运维配置终端设备,节省了硬件投入。


        2.3引入开展操作票和工作票管理模式
        提高安全性变电站的运行维护工作需要加强安全管理措施,通过引入工作票和操作票的管理模式,能够提高运维工作管理质量和安全性。智能变电站中通过新增特殊的过程层设备和合并单元对整个变电站的运维工作质量进行管理。此外,不仅应对设备进行规则的命名和编号,而且应完善不同设备参数设定以及相关的备份工作。通过这些操作能够有效避免信息的丢失,保证信息安全。实际现场操作中,引入工作票和操作票管理措施,通过工作票的填写进行实时记录,能够有效避免员工遗漏安全维护中的相关步骤,提高设备检修维护操作安全性和规范性。
        2.4现场集中运维管理
        现场集中运维模式由于助战以及变电站联合完成,在这种模式之中,变电站自动化设备中的集中监控,集中维护,集中管理等主要的功能都需要在变电站现场完成,变电站自动化设备的参数配置工作在变电站端的运维配置中断进行,主要有具备权限的工作人员进站,登录运维配置终端,调用统一化配置工具召唤目标设备参数,并进行修改下发,这样才能够实现变电站的有效配置。在当前的变电站中,运维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面:第一,PMIS/ONS将细化作业表单传输到IPD以及运维主站作业管理模块,运维主站作业管理模块将归档XML参数表传输到运维主站参数管理模块,随后运维主站参数管理模块将明确作业对象以及目标值,将其传输到运维主站作业管理模块,将安装措施以及关键节点校核对象分别传输到运维总站作业环境监控模块、运维终端作业过程监控模块之中,在这个过程中,一旦产生问题,将其反馈到运维主站告警输出,或者本地告警输出中。而IPAD可以将信息分别传输到值班人员安全措施以及运维人员操作上,随后二者分别将信息传递到站内网上送辅助型号以及统一化配置工具之中,随后将信息传递到运维终端环境监测模块以及运维终端作业过程监督模块之中,以此达成整个循环,对存在问题的部分进行监测,从而保证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解决,确保整个运维过程能够得到保证,促进运维工作的推进。集中运维模式的流程能够让变电站现场完成运维变电站自动化设备作业的主要任务,通弄湿包括运维终端作业环境监控,运维终端作业过程监控以及运维终端作业归档管理等任务,在这样的系统加持下,主站完成运维主站作业管理和运维主站参数管理等辅助向的功能,保证集中运维模式能够更好进行。
        2.5运用在线监测系统进行可视化管理
        在线监测运行设备的应用主要是对变电站设备进行日常的监督和管理。通过在线监测系统对验收和维护等实时监测,通过设置监测设备的高压值可确保整个变电站维护检修工作的稳定性,更有效的对变电站进行管理。对于监测系统中的一次性设备,需要通过实际数据测量来评估设备的效果和准确度,并依据监控平台输出的数据曲线对设备起到管理和维护监测的作用。通过在线监测系统导出的数据进行纵向和横向的对比分析,并结合变电站的实际环境来判断设备整体的运行状况,这样即可完成最大程度的可视化管理。
        结语
        随着当前科技的发展,以人工为主的运维管理方式,越来越难以适应变电站自动化设备的运维要求,因此只有不断更新自身的运维管理技术,结合当前信息技术,才能够有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提升变电站运维管理的效率,促进变电站工作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刘旺,周自强,林龙,韩嘉佳.人工智能在变电站运维管理中的应用综述[J].高电压技术,2020,46(01):1-13.
        [2]保积秀,张真,闫涵.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变电站二次运维管理系统[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20(01):220-221.
        [3]彭飞进,郭为斌,曹志辉,车磊.变电站自动化设备运行质量分析与评价管理[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19,38(01):144-146.
        [4]范贺明.变电设备检修试验中的问题与应对策略[J].农村电气化,2016(6):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