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高层建筑桩基施工工艺研究 郝静洋

发表时间:2020/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郝静洋
[导读] 摘要:当前在建筑工程施工期间最为基础的施工项目便是桩基施工,其施工技术的合理性直接影响着整体的施工质量水平。

        身份证号码:13052219921028xxxx  河北石家庄  050000
        摘要:当前在建筑工程施工期间最为基础的施工项目便是桩基施工,其施工技术的合理性直接影响着整体的施工质量水平。且在城市建设与规划过程中,桩基施工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实际应用期间,此技术依然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便据此分析解决。
        关键词:土木工程;高层建筑;桩基施工;要点
        引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非常快,带动了很多行业的发展,其中建筑行业最具有代表性,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支柱型产业。与此同时,人们对建筑行业的关注度也大大提高,对工程整体质量的要求愈加严格。就土木工程高层建筑而言,桩基施工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工程整体质量有重要作用,因此要深入探究桩基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高层建筑中的应用情况,从而为土木工程质量提供有效保障。
        1土木工程高层建筑桩基工程施工技术的概述
        首先是灌浆施工技术,其主要通过特定的方式在土层内部灌注浆液,充分确保桩基施工的强度与质量水平。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应利用专门的机械设备打孔地基,以便更好的灌注浆液。在打孔期间,技术人员应充分结合设计条件,保证打孔深度。在完成所有的准备工作后,技术人员则可以在土层中灌注浆液,确保利用高温条件有效结合土层与泥浆,改善土层性能,使其满足基本的施工要求。其次是静力压桩技术,此项技术主要借助了自己的承重方式,可以对土层内部进行施加压力,不但具备环保效果且可以提升施工质量水平。但此种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更为适用软土施工作业中,其他地质条件下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最后是灌注桩施工技术,此项技术主要采用了挖孔桩的施工方法,一是采用了人工挖孔方式,另一种为机械挖孔方式。其中人工挖孔的持续时间较长,施工工艺流程比较复杂,当人工挖至1m时,需要浇筑混凝土。但机械施工可以有效缩短施工周期,其更为适用大型的施工现场。
        2高层建筑施工特点
        2.1工程量大
        高层建筑施工的主要问题在于工程量大,目前高层建筑主要采用的是分期完工的方式,阶段性的施工造成工期较长、管理复杂和资源消耗较多的问题。高层建筑的施工工期较长,在施工过程中还会较大程度的受到天气因素的影响,应当在施工过程中采用必要的防护管理措施,注重在不同的施工环节采用针对性施工技术,从而保证土木工程施工的稳定性。并且还要重视周边的环境,有效消除对工程等方面的影响。
        2.2施工要求较高
        高层建筑的施工周期较长,施工方法较为复杂,施工过程中需要工程技术人员有较高的专业性,只有施工技术人员具备丰富的工程管理经验,能够发现高层建筑施工的主要问题,才能提高高层建筑施工的有效性。高层建筑施工应当合理的控制施工材料,保证地基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在实际施工时需要保证技术的连贯性,并且根据具体工程需要进行合理的工程安排,这样才能满足高层土木工程的整体需要和获得良好效果。
        3土木工程高层建筑桩基施工要点
        3.1桩基施工的初步准备
        3.1.1实地调查
        在施工前,施工单位应组织专业人员对工程施工现场进行勘察,以获得最准确、最可靠的现场信息,为施工过程提供最可靠的信息资源。在施工现场勘察过程中,首先调查施工现场周围环境,周边建筑结构、所处位置和结构特点,然后研究建设现场的地形以及地质条件,掌握现场地质环境,控制其施工条件,提高项目的质量和效率。除此之外,对施工现场的地下管道、水管、电缆等进行参数测量,防止对城市公共设施的破坏,保证施工质量。
        3.1.2技术准备
        准备施工技术比较重要,在这一过程中要确保选用科学、合理的技术。


在施工准备的过程中,应仔细分析和研究项目建设要求以及建设情况,对施工设备的安全性、施工进度合理性等进行充分考虑,对施工技术进行科学的编制。在准备施工技术的过程中,首先科学编制施工顺序以及施工进度等,在选用项目施工技术、使用施工设备和有效配置各项施工资料时,要对成本进行科学预算。施工前要对桩基施工进行试验,这是有效检查施工技术的方法,能够保证及时发现技术准备中的不正确之处,防止对实际施工造成影响。
        3.2预制桩技术
        土木结构桩基在应用预制桩技术过程中主要分为两种技术类型,分别为振动下沉技术和锤击下沉技术。预制桩技术能很好地解决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如准确控制桩顶高度指标和方向指标,防止因桩顶偏差问题而影响基底质量。在打入桩基前,应科学控制桩顶的高度和方向,防止因桩顶问题而影响桩基施工效率和桩基质量。最后要有效管理和控制预制桩基连续作业情况,确保其在不脱节的情况下实施,避免管桩稳定性受到影响,同时要有效防控出现质量隐患,科学合理的设置管桩间距。
        3.3灌注桩技术
        现阶段主要的灌注桩施工方式有沉管成孔以及作业成孔两种,沉管成孔方法是主要经过振动法和冲击法进行施工,施工中要对其会造成的噪声和振动等影响周边环境的情况减少,使施工更加绿色环保。而在作业成孔中,主要有两种施工方式,一个是机械钻孔,另一个是人工钻孔。机械钻孔能与很多项目施工情况相适应,但在施工现场会遇到土壤土质有较高粘性的情况,这时就要使用人工钻孔的方式,保证施工的质量以及效果。如果钻孔位置相较与地下水位更低时,应及时使用措施进行止水和排水。相较于人工钻孔方法,有粉土和沙土等区域的桩基施工更适合机械钻孔。
        3.4人工挖孔技术
        人工挖孔技术在施工过程中主要是以人工方式对准绳实施有效调整和控制,该技术在应用时能够充分发挥质量可靠化和成本预期化价值作用。同时,利用人工挖孔技术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便捷易行和工艺简单等优势,在常规条件下不会对桩基质量、生态环境、施工周边环境及施工场所产生不良影响,并且人工挖孔桩基技术经济环保,从而为整个土木工程高层建筑结构桩施工提供有效保障。
        3.5桩基础验收要点
        无论是预制桩还是灌注桩,在完成桩基础的施工之后,都必须要严格对其质量进行检验。在进行预制桩基验收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注意的是检测打桩或沉桩的质量,检查打桩或沉桩的质量一般是以贯入度作为参考,通过检查贯入度以及桩端的标高确定打(沉)桩质量是否能够满足要求。同时还必须要注重对桩位偏差的检查,确保桩位偏差值在设计和规范允许的范围内。此外,还需要通过荷载试验对桩的承载力进行检验,确保桩的强度以及承载力能够满足要求。在灌注桩验收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检查桩基础的平面位置和垂直度,要确保桩顶标高高出设计标高0.5m。除此之外,还要对于桩身的完整性、桩身缺陷以及桩的强度等进行检测。灌注桩检测可以通过破损检测方式,也可以通过无损检测的方式,常用的破损检测方式主要包括静载试验、钻芯法等,常用的无损检测方式主要包括低应变法、高应变法以及声波投射法等。只有加强桩基础的验收,才能够更好地保证桩基础的质量,从而有效地保证整个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
        结束语
        在建筑工程桩基施工过程中,技术施工效果直接受地质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法。为了提升施工效率,工作人员还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改变人为影响因素,从而更好的确保桩基的施工质量,提升建筑工程的安全性与稳定性。由此看出,在建筑工程桩基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应充分掌握桩基施工的技术要点,以保证质量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有效推动建筑行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刘公雪.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探究[J].低碳世界,2017(7):122-123.
        [2]蒋伟军.建筑工程中桩基的施工技术管理及应用探究[J].城市建筑,2015(33):138.
        [3]何贤亮.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应用探究[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11):9.
        [4]刘志宏.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研究[J].四川建材,2018(1):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