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电力体制改革进程不断深入,电网企业经营发展形势越来越严峻。挑战与机遇并存,提升电网企业市场竞争力,实现长久稳定发展目标,对加强财务内部控制,采取合理有效的控制策略规避财务风险,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结合当前改革形势分析电网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工作,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体制改革;?电网企业;?财务内部控制;
当前,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电力市场格局也发生着深刻变化,电网企业发展环境的改变对企业内部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构成部分,持续优化和完善财务内部控制,强化财务风险管控,确保财务工作的安全性和高效性,对电网企业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发展水平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1 电网企业生存环境分析
1.1 外部环境分析
电力体制改革,是通过加大电力市场竞争机制,提高电力市场经济活力,使得更多的电力企业能够参与市场竞争,进一步优化电力资源的配置情况,促使电力市场变得更加具有合理性、公平性和开放性。
电力体制改革背景下电网企业生存环境面临着更多不确定性。一是改革因素影响。作为电力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关键任务,输配电价改革正按照“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总方向有序推进,传统电网企业的盈利模式由赚取电价差向“准许成本+合理收益”转变,对电网盈利空间产生了深刻影响,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营业收入,二是成本费用结构,三是现金流量,四是盈利能力。二是市场政策因素影响。近年来,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深入,受降低电网环节收费和输配电价格,两轮一般工商业电价降价,以及电量增速放缓等因素影响,电网业务收益率大幅下降;而在“管住中间”的政策要求影响下,不断规范从严的输配电价核定与监审,也在进一步大幅压减电网公司的利润空间,电网公司生产经营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1.2 内部环境分析
作为传统意义上的“大型国有企业”和“垄断行业”代表,受传统业务模式和管理思维的影响,电网企业也有着重业务轻管理的通病。主要体现在:(1)员工思想前瞻性不强。电网企业员工长期受传统运营理念的影响,对改革的紧迫性认识不足,政策敏感性不够强,致使变革中的电网企业市场承受力有所下降。(2)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缺失。未形成科学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现有管理制度和控制措施无法适应当前发展需求,落地实施性不强,同时缺乏完善的奖惩机制、监督方案、管控措施等。(3)财务内控管理不完善。财务内部控制渗透在财务管理的各个方面,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缺乏有力的监督制约手段,控制工作可能流于形式,产生的财务风险会直接影响企业的安全稳定运行。
在内外部环境的双重影响下,需要科学优化配置企业内部资源,加强内部控制力度,更好地适应改革要求,才能有效提高电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 电网企业中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性
建立和实施统一、高质量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有助于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作为内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内部控制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重要保障,是企业抵御财务和经营风险的重要屏障。
2.1 提高企业信息报告的质量
构建和完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可以规范会计工作流程、提升财务管理能力,确保企业信息报告的真实完整性,提升会计信息质量,一方面为企业经营管理者提供更加可靠的决策数据信息依据,帮助管理人员提高决策水平。另一方面,有利于提升企业公信力,树立和维护良好的企业形象。
2.2 提高企业资产管理的安全性
有效的财务内部控制工作,可以确保财务工作能够严格执行财务管理标准和制度要求,实现财务数据能够真实、完整、准确的反映企业经济业务,通过有效的数据分析,及时发现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效评估潜在风险,科学预警,确保企业采取合理的补救和改进控制措施,避免因财务风险问题阻碍企业正常发展。
2.3 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效果
科学有效的财务内部控制必须与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相结合,准确把握企业自身的经济实力、发展水平及存在的财务风险,通过适时调整和改进经营投资管理策略,科学决策未来发展方向,把握发展机遇,有效促进企业提高自身的盈利能力和管理效率。
3 提高电网企业财务内部控制效果的策略
3.1 创新财务管理观念,加强人员培训
在新时期高质量发展要求下,传统的财务管理观念会增加企业的运营风险,财务管理人员应及时掌握改革发展要求和最新政策,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开展管理创新活动,实施更适合企业自身要求的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特别是在电力体制改革背景下,必须加大对电网企业财务人员的培训力度,确保财务人员为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支撑。(1)加强财务专业培训,鼓励财务人员学习掌握最新财务知识,不断提高提高财务风险辨识能力和分析能力;(2)开展财务信息化应用培训,学习掌握ERP、BPC等财务信息系统的使用方法并熟练操作;(3)及时宣贯解读国家最新改革政策、措施,确保财务人员及时了解和掌握政策变化和改革发展动态,让财务内部控制工作与实际业务紧密结合。
3.2 加强财务信息化建设,推动财务转型
电网企业要提高财务内部控制管理的可行性和高效性,推进财务工作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型,离不开财务信息化建设,要利用信息化手段整合和优化财务内部控制系统。(1)实施信息系统控制。当前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高度依托信息系统,要准确把握内部控制关键环节,在财务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科学设置关键岗位、审批节点,从业务端到财务端打造数据闭环管理,减少人工干预,确保财务基础数据的真实、完整、准确。(2)提高信息系统风险分析能力。加强财务信息系统数据整合、分析功能的建设开发,以数据为依托实现对潜在风险的有效评估,分析潜在风险类型、风险等级,及时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方法,便于管理人员及财务人员做好风险预防工作。
4 结束语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电网企业发展环境面临这诸多困难,过程中会遇到一些财务风险和问题,这些风险问题可能影响到电网企业的安全稳定运营,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或造成经济损失。所以在当前形势下,电网企业的管理人员要对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保持清醒的认识,通过加强财务人员培训、深化业财融合以及加强财务信息化建设,推动财务转型发展等一系列举措,完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不断提高企业发展的稳定性和长远性。
参考文献
[1]李昆侠.推进“三个优化”精细企业财务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19,(27):233.
[2]刘新利,程玮,刘涛,等.输配电价改革后的电网企业盈利模式分析[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8,(7):18-21.
[3]王玥.我国电力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研究与对策建议[J].市场观察,2019,(3):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