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策略研究 蒋贵聪

发表时间:2020/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蒋贵聪
[导读] 摘要: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为建筑企业带来诸多发展契机,施工团队的规范性成为建筑工程中备受关注的焦点。

        身份证号码:32032219901009xxxx  河北石家庄  050000
        摘要: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为建筑企业带来诸多发展契机,施工团队的规范性成为建筑工程中备受关注的焦点。制定完善的管理方案,有利于土建工程顺利完成作业,促进施工现场保持有序状态,有利于建筑项目提前完成施工作业,降低返工、重复作业的发生概率,保障土建施工质量,获取同行业较高口碑,具有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加强土建作业环节的工程管理力度,有助于提升建筑企业综合竞争力。
        关键词: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优化策略
        引言
        本文简要分析了土建施工流程中现场管理存在的弊端:管理思路不全面、管理内容片面、管理执行力不佳、未实施责任制管理制度;指出了建筑工程中采取规范化现场管理的重要性,并且提出了现场管理的优化方案:制定具有逻辑性的管理方案、管理流程细致化、加强管理执行力度、全面落实责任制的管理机制,全面提升土建施工质量,促进施工现场处于井然有序的运行状态。
        1、土建环节施工现场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1.1管理计划缺失逻辑性
        土建工程管理的集中内容,在于施工前期规划、施工期间的现场管理。现阶段,土建工程管理践行着现场管理内容,前期规划的准备工作尚不充分,导致现场管理处于被动状态,无法主动掌握施工现场全局,难以发现施工现场潜藏的危险因素。不充分的前期考察工作,为后期现场管理增加了工作难度,导致管理工作缺失逻辑性。与此同时,土建工程发展历程较短,尚未逐渐形成较有规模的管理体系,为土建工程管理提供的参考内容不充足,成为土建工程管理缺失逻辑性的原因之一。
        1.2管理体系的缜密性不佳
        国内建筑行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现场管理体系应与施工技术保持同步,来发挥先进施工技术的最大价值,保障建筑项目的施工作业水平稳定提升。施工现场,监理管理能力尤为关键,关乎着施工技术的作业效果,连接着施工现场整体工作效率;如若土建施工监理所采取管理体系,欠缺必要环节,不具有优异的风险侦查能力、缺失良好的管理思想,各单位之间协调能力不佳、现场控制能力不足,极易造成施工现场出现多发性管理问题,难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实质性解决,施工团队处于松散懈怠的作业状态,施工违规不良现象频发,导致土建施工作业难以推进,延长施工作业周期,不利于建筑企业良好发展。
        1.3工程管理的执行力不足
        土建施工作业以农民工为主要成员,农民工的文化水平难以顺应施工专业化需求,加之农民工群体学习能力较差,难以熟练掌握施工作业规范内容,导致土建施工作业执行力不足,工程管理无从下手。不规范的施工行为,极易引发相关安全风险因素,难以实现施工人员的自我防范,为施工现场埋藏着危险因素。农民工专业性不足,所引发管理问题在于:施工任务下达与整改期间,其配合度不佳,容易产生作业抵抗情绪,与土建工程现场管理人员发生争执,拒不执行规范操作,为土建工程带来了管理难度。
        2、土建工程管理的整改对策
        2.1制定具有逻辑性的管理计划
        2.1.1管理岗位人员甄选
        建设前期,规划重点管理项目,设置专职管理人员,保障土建施工作业的顺利进行;确定流程,选择有专业知识、有专业管理经验的相关人员,编制管理计划,具体包括:建设重点管理内容,统计管理中发现的问题,详细列出针对问题采取的整改措施,预计完成时间等,以加强土建施工管理力度,确保每个建设项目都能在施工预期内完成施工。
        2.1.2企业文化的管理基础
        企业文化是提升管理人员归属感的关键性措施。构建具有建筑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加强土建工程管理人员的企业荣誉感,致力于投身在企业发展中,为其发挥自身管理潜能提供助力,使其在土建施工现场发挥出良好的管理状态,保障土建施工作业的稳定运行。


例如,开展专业技术、施工技巧、施工规范管理的会议,加强各项目管理人员对自身工作的重视。以开会讨论的形式,减少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提升其管理自信,有助于土建工程良好运行。
        2.2增强管理流程的缜密性
        2.2.1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完善的土建工程现场管理制度应包含:质量监测管理流程、施工规范监管制度、施工标准考核项目等,以施工操作规范度、作业标准化等内容为依据,全面提升建筑工程土建施工质量,保障施工作业如期完成。并且设立完整的质量监管流程,致力于在土建现场施工各环节中渗透管理元素,促进施工工序趋于细致化、施工流程完善化、施工质量达到验收标准。采取施工人员规范作业统一化,采取培训、岗前指导等方式,保障施工作业的规范程度,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2.2.2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
        要求现场管理人员具有专业化土建知识,熟知所负责项目的施工工序标准,具有检验施工项目质量的能力,定期将施工完成进度、质量监测过程等内容,汇整成书面报告,线上回传于建筑企业施工土建项目管理系统中,便于建筑企业管理人员查看,及时掌握施工现场的发展动态,有助于高层管理人员把握施工进度,发挥现场管理功能。
        2.2.3施工材料的抽样检测
        建筑企业应配置专业的管理人员,熟记合同认定的施工材料,对土建各工序施工材料的适用性有整体把握,并且具有专业化施工材料含量检测能力,保障施工材料质量符合实际作业预期达到的质量标准,保障施工质量,发挥材料管理价值。材料管理人员应明确施工材料每批次的订购数量、尺寸大小、含量成分等内容;施工材料检验完成后,采取材料抽样检测环节,将检测报告线上回传至建筑企业土建施工材料批次管理系统,按照订购单号、数量、接收日期、材料达标率等内容提交系统,便于建筑企业管理人员及时掌握施工材料的供应问题,发挥施工现场材料管理效能。
        2.3加强工程管理执行力
        前期管理人员与施工技术人员商定具体管理措施,继而开展施工人员的作业培训流程,提升施工人员的施工操作规范度,加强其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为其施工作业提供安全防范基础,保障土建施工作业处于安全作业状态。规范化施工作业,有助于减少验收期间返工事件发生,提升施工项目质量性能,保障作业人员施工安全。对于频发施工事故的建筑企业,极易造成其企业知名度下降问题;因此,施工人员培训,是强化建筑企业同业竞争力的最佳途径,应践行于管理工作中,发挥土建工程管理价值。
        2.4实施责任制管理制度
        责任制的管理思想,是将作业内容落实在个人,通过其工作完成效果,采取奖惩措施,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土建施工管理。建筑企业应在管理讨论会议上,积极探索责任制的践行途径,逐渐建立起具有规模的责任制管理体系,以此来增强土建施工作业的管理能力,督促施工人员认真作业,有利于减少施工人员无视规范要求、侥幸作业心理,全面提升土建施工质量。例如,制定施工作业人员签署流程,作业人员在其所操作的项目签署名字,其作业项目出现质量问题时,查找施工管理层回传的作业人员确认单,以此发现其施工作业存在的问题,后期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操作培训,来提升施工人员的实操能力,发挥土建工程管理的质量监管价值。
        结束语
        综上所述,系统的土建工程管理流程,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土建施工顺利完成,提升现场施工作业效率,促进施工项目质量与验收标准达成一致,保障建筑项目的整体质量。通过确认施工责任、施工材料的仔细检测、施工工序及时更新、作业人员加强培训等方式,逐步完善土建工程管理体系,发挥现场施工管理的实际价值,促进建筑企业土建项目现场施工有序完成。
        参考文献
        [1]李太安.论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策略[J].价值工程, 2020,39(03):41-42.
        [2]王瑞军.论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策略[J].建材与装饰, 2019(34):194-195.
        [3]赵小峰.论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策略[J].智能城市,2019, 5(22):64-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