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 姜东国

发表时间:2020/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姜东国
[导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施工技术的不断创新,框架结构施工技术已暴露出越来越多的不足,严重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和框架结构的发展。

        身份证号码:13072519900213xxxx  河北石家庄  050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施工技术的不断创新,框架结构施工技术已暴露出越来越多的不足,严重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和框架结构的发展。当前建筑正逐步向高层、超高层和一些大型工业化建筑发展,框架结构具有较好的整体稳定性和较高的安全系数,以适应这种发展要求。因此,对框架结构建筑的施工进行技术分析,既是当前建筑发展的迫切需要,又是对未来市场的重要回应。
        关键词:建筑;框架结构;结构设计
        前言
        目前,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是非常普遍的,这种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较强,但依然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在新形势下,要能够加强施工技术创新应用,不断解决建筑工程框架结构中存在的问题,提升建筑工程框架结构质量,这对于建筑业的发展是极大的促进。
        1框架结构的概述
        1.1框架结构的概念
        构架结构,由梁和柱以刚接或铰接连接而成,构成建筑物的承重体系结构,也就是由梁和柱组成构架,在使用过程中共同抵抗水平和垂直荷载。对于建筑物,建筑物的墙体不承担荷载,只起到隔断和隔断的作用。另外,从降低建筑物本身的重力来看,如果墙体充分利用了新型保温材料,将有利于建筑物的整体减重和保温,也有利于节能和建筑物的整体框架结构。
        1.2框架结构的原则
        (1)韧性相应的原则,在建筑结构具体操作设计中,应当从现实的角度出发,调控好框架结构的韧性,防止其韧性过小而导致建筑在使用中发生形变或倾斜,亦或是韧性过大而导致建筑在使用中的柔性不符合标准,在突发性的外来作用力施加时,就可能会由于柔性过小而导致建筑结构物理性损伤。
        (2)多重线的原则。建成建筑在使用中往往都会遭受外来作用力的影响,要想保证建筑整体样貌的持久性和安全性,就需要在框架结构设计中设置多重的安全防护。以确保在任何外力的进攻下建筑都会完好保持原貌。
        (3)明确主次的原则。在框架结构中每个组件都有不同的作用,工程技术人员应当明确主次,掌握主要点,以设计出完整结构。那么在建成建筑使用中,如果受到外力进攻,其中的所有组件就都体现不同却非常的重要的防御能力,并联合防控进攻,以此切实保证建筑的安全稳定性。
        1.3框架结构的特点
        实践中,框架结构能够进行大规模工业化施工,成本低效率高且工程质量有保障,所以其类型多、应用也比较广泛。框架结构的特点主要有:成本低、用材料少,有效地减轻建筑的承重,可以进行灵活的分隔空间;具有较灵活地配合建筑平面布置的优点,有利于安排需要较大空间的建筑结构;框架结构中的纵横线具有高度的可塑性,并且还由于其所带有灵活性,因而可明确的强化建筑发展进度,提前竣工时间;借助现浇混凝土框架可完全达到建筑结构的完善性、韧性的标准,同时借助现实相应的设计,结构纵横线的改变会呈现多元化。
        2建筑框架结构设计问题
        2.1配筋调整不合理
        在对建筑结构进行设计时,配筋属于其中的主要环节,并体现着不可替代的现实作用,此环节的高效进行可对结构设计的完善性和规整性做出保障,并且也会促进结构受力的均衡性,所以高效开展配筋环节工作能够保证对框架结构做出全面的性能强化。然而在现阶段的相关设计环节中,所进行的配筋调整也呈现出明显的不相应性,同时还呈现出随意性设计的状态,继而导致此环节作用的弱化。



        2.2裂缝宽度存在忽视现象
        在对建筑结构进行设计环节中,开裂现象属于重要问题,特点是所涉及到的横跨度,应当在做出预算的同时,进行科学的设计,从而切实强化建筑结构的整体承重力和强度,然而从现阶段的建筑结构设计状况来看,也没能将开裂的横跨度做出预算。这就可能会导致开裂现象不能得到改善,并严重妨碍框架结构的高效设计。也就是说,直接关系到结构整体承重能力和强度的开裂现象没能被高度重视,这样就可能会导致具体设计质量和水平的弱化,也弱化对框架结构的运用能力。
        2.3计算简图不合理
        通过对现阶段的建筑结构设计状态分析能够了解到,其中所呈现的最明显问题为绘图预算不合理,绘图预算属于结构高效设计的前提,如果绘图环节不合理,就势必会导致后续结构设计的不合理,并且框架结构在承载力上也会明显弱化,因而,就可以说,绘图预算不合理会导致结构承载力与相关标准的不相切合,也会导致所设计的框架结构现实作用的弱化,进而降低建筑结构设计效果和水平。
        3建筑框架结构设计问题解决
        3.1强化设计的系统性和细节性
        要对框架结构的系统性和细节性做设计强化。从具体的分析来看,所谓的框架结构指由梁和柱以钢筋相连接而成,构成承重体系的结构,即由梁和柱组成框架共同抵抗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从概念理解来看,框架结构需要地域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而如果结构的受力和承重出现了不均衡的局面,那么具体的荷载抵御会出现区域差异,这对于框架安全十分的比例,因此在具体的设计中需要对建筑的实际荷载做科学计算,然后以荷载为基础确定框架结构,进而对框架机构的具体受力做调整,这样,框架的系统性更好,其质量提升的目标得以实现。再者,在系统性强调的时候,一些细节,比如角度等问题也要做出分析和优化。
        3.2做好必要的设计升级
        在对框架结构问题施以处理时,相关构思的升级属于基本条件。那么以现阶段设计状况来看,设计构思升级应当做到以下两点:其一是对配筋方面进行处理和升级。在明确框架设计项目的前提下,再对结构的预受力做出明确,之后再结合标准的钢材型号对配筋进行科学的调配,从而强化配筋的设计质量,为框架结构良好承重力和整体强度的升级提供保障。其二是对开裂方面进行处理。从设计所涉框架结构来分析,出现开裂现象也属于必然,而其横跨度则应当确定在合理化。所以就应当在荷载和受力的前提下对开裂的状态、横跨度进行精准的预算,以此在后续设计环节,将构思做出全面升级。
        3.3提升设计的专业能力
        在对框架结构问题施以处理时,强化实际设计技能是基本前提。要想高效强化设计技能,就需要从以下两点进行考虑:其一是技术。现代的数字技术和智能终端技术都被广泛运用于建筑结构设计环节中,因此要想切实强化设计质量,建筑设计组就需要建立和完善3D的模式,以据此为后续的信息整合创造条件,并为设计质量的强化提供保障。其二是人员。在实际设计环节中,技术人员应当体现出丰富的设计理论基础和成熟的难度解决技能,从而在相关工作中,结合现状建立相应的设计构思。也就是说实际的设计过程应当从技术以及人员技能上做出强化,以此为框架结构问题的妥善处理提供保障,也促进设计能力的强化。
        结语
        建筑结构属于现代建筑工程发展中的主要结构,在具体使用中,这种结构往往都会体现出受力不均衡的状态,要想改变这样的状态,就需要将框架结构元素融入到建筑发展中,因为这种结构能够对不均衡的受力状态做出全面改善,以此减缓建筑发展难度。那么要想切实强化对框架结构的运用质量和水平,就需要先对目前建筑结构设计所存在的问题做出明确和探讨,进而建立合理的措施做出妥善处理,进而为建筑结构的高效设计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陈同舟.建筑结构设计中框架结构设计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8(12):189-190.
        [2]万立华.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居舍,2017(35):35.
        [3]蔡仁芳.框架结构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J].居舍,2018(21):103.
        [4]姜维浩,王志新.建筑设计中框架的结构设计[J].民营科技,2018(03):1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