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配电网规划先进理念分析曹军太

发表时间:2020/6/17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2月第4期   作者:曹军太
[导读] 近年来社会用电需求的不断增大,电力工程建设数量也逐渐增多
        摘要:近年来社会用电需求的不断增大,电力工程建设数量也逐渐增多。电系统在整个电力系统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其和用户的关系紧密,所以应建立安全、可靠的配电系统,而电网规划是实现电力发展的必要前提,科学合理的配电网规划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社会的每个发展阶段对配电网规划所提出的要求和方法不尽相同,需要因地制宜。本文就电力系统配电网规划先进理念展开探讨。
        关健词:配电网规划;原则;应注意的问题
        引言
        现阶段,我国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城市地区的快速发展势必会导致电力资源的需求量大幅增加,因此,配电网作为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必须要给予更高的重视。完善的配电网不仅可以有效推动城市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也可以保障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用电,反之如果城市配电网存在缺陷,就会影响城市的发展以及人们的生活。
        1配电网规划中要坚持的原则
        (1)前瞻性和适度超前性。事实证明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的电网,不仅能够保障电网持续、稳定的运行,还能够有效地减少电网技术线损。电网规划中拥有一定的前瞻性和超前性,能够确保电力的稳定供应。电网规划要分高中低三个层次,包括了所有电力发展的实际情况。规划思路要适度超前,项目前期工作要适度超前,规划思路要清楚,工作的重点为提出电源点的布局,主干网络的结构以及负荷的分区。电网的发展应适度地走在社会发展的前列,电网项目的前期工作要求有前瞻性,项目储备要充足,还要尽量的将工作深入化和细致化。(2)差异化发展。我国的国土面积广大,经济发展显现出不平衡的发展,这样使得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电网规划建设、电网结构、供电可靠性、负荷密度等差异性比较大。所以在配电网的规划过程中要从地区的发展实际出发,不同地区的电气接线方式、主变规模、导线截面等要(3)节能降损。节能减排已然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在电网规划中要以节能为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那些高耗能的设备逐步淘汰,提高能源的利用率,降低单位能耗,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者有机统一的电力事业的发展中。
        2电力系统配电网规划先进理念
        2.1综合考量各方面影响因素
        在进行城市配电网规划建设时,要综合考量当前城市的实际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使得配电网规划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可以满足城市长期发展过程中的用电需求。首先,需要分析当前城市的各方面用电需求,合理规划配电网结构,确保各区域的正常用电。其次,要对城市已有的配电设施进行筛选,对其中可以改造利用的部分加以利用,这样可以有效降低建设成本,同时也能避免资源浪费。此外,要根据当前城市发展的情况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城市发展的方向与趋势,在规划配电网时保留一定的空间,以便后续进行优化。
        2.2开展网格化规划,细化供电单元
        落实精准投资理念,在各类供电区域的基础上,在B类及以上供电区域推广网格化、单元制规划新方法,做好细配电网规划。供电网格一般结合道路、河流、山丘等明显的地理形态进行划分,与城乡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区域性用地规划等市政规划相适应,宜综合考虑区域内多种类型负荷用电特性,兼顾分布式电源及多元化负荷发展,提高设备利用率。有城乡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地区(城区、产业集聚区、部分发达乡镇),供电网格应与行政功能区域划分相衔接,远期一般应包含2~4座具有10kV出线的上级公用变电站;供电单元一般应包含1~3组10kV典型接线,饱和年实现独立供电,负荷不超过50MW。无城乡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乡镇地区,供电网格应由若干相邻乡镇组成,供电网格应遵循电网规模适中且供电范围相对独立的原则,远期一般应包含2~4座具有10kV出线的上级公用变电站。供电网格不应跨越供电区域(A+~E),不宜跨越220kV供电分区。一般一个供电单元对应一个乡镇。
        2.3科学配置电源点
        从当前城市配电网电源点配置的情况来看,其显然不够科学合理,对于资源的利用效率不高,同时也导致配电网的故障率有所增加,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用电。

鉴于此,在规划建设城市配电网时,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考量,其一是电源点的分布要考量到城市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用电情况,要确保配电网可以符合城市未来发展的要求,科学布局,最大限度的确保配电网可以满足城市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用电需求。其二是电源点的设置要尽可能靠近负荷心脏区域,缩短供电半径,这样不仅可以缩短供电线路的长度,降低建设成本,并且在建成运营后也能降低电能损耗,综合效益较高。此外,对周边邻近其他电源的分布情况要系统、充分、全面地进行考虑,以有助于同其他电源形成联络网络,提高电网运行的灵活性。
        2.4通过全寿命周期,合理确定建设标准
        贯彻全寿命周期管理要求,合理确定各地区建设改造标准,按照饱和负荷需求,导线截面一次选定、廊道一次到位、变电站土建一次建成,避免大拆大建、频繁改造、重复建设。
        2.5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规划
        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一般直接连接于配电系统,若大量上网,将会深刻影响配电系统的设计、运行及安全可靠性等。目前在包含DG的配电网规划中主要存在如下问题:(1)若大量用户采用DG提供电能,将使规划人员更难准确预测负荷的增长情况,从而影响配电网的后续规划。因此,有必要研究传统与非传统增容方法的配合问题及DG对配电网负荷增长模式的影响等。(2)有些DG(如太阳能、风能等)的输出受自然条件影响,具有明显的随机特性,且难以进行有效调节。有必要研究这类分布式能源随气象条件变化的规律和统计特性,建立相应的模型。(3)DG的位置和规模对配电网的节点电压、线路潮流、短路电流、网络可靠性等会产生直接的影响。有必要对配电网中DG的位置和规模进行优化;并研究DG对配电系统可靠性的影响。
        2.6科学预测配电电力负荷
        经过实践证明,如果配电网电力负荷预测误差过大会对城市配电网规划建设产生不良影响。若预测电力负荷过大,就会导致在规划建设过程中盲目扩张,导致配电网规划建设投资过大,对于电力企业而言,无疑会增加建设成本,降低收益;若对电力负荷预测过小,就会导致配电网无法有效满足城市的用电需求,影响城市的发展。因此,在规划建设配电网之前,必须要科学的对城市当前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电力负荷进行科学预测,寻找其中的平衡点,在保障城市用电需求的基础上,合理规划建设配电网络,避免出现资源浪费或者供电不足的情况,既要保障城市的发展,同时也要考量电力企业的收益。
        2.7通过统筹协调,促进一二次有机融合
        将配电通信网光缆与配电网一次网架同步规划、同步建设,或预留相应位置和管道,满足各类业务发展需求。在配电网规划设计与建设改造中,同步考虑配电自动化建设需求,配电终端、通信系统与配电网同步规划、同步设计。
        结语
        综上所述,配电网与城市发展以及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电力企业在规划建设城市配电网时必须要综合考量,分析以往存在的缺陷,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参考文献
        [1]麻秀范.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规划与优化运行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19.
        [2]杨毅,韦钢,周冰,等.分布式发电的规划模型及其求解方法[J].上海电力学院学报,2018(2):10.
        [3]康利平,王绍钧,叶海龙.浅析城市配电网规划理论研究与应用[J].信息系统工程,2019(10):39-39.
        [4]李健,马彬,张植华等.基于网格的城市配电网优化规划方法研究[J].南方能源建设,2019(3):38-42.
        [5]沈一民.基于莆田配电网规划组网模式的中压配电网规划组网原则及建设探索[J].科学与信息化,2018(31):30-31.
        [6]张雷.新形势下城市配电网规划建设的思路[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8(36):154-1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