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行业的发展关系到我国民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全国输电线路架设与各地基建工程建设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一方面随着城市扩大,现存的输电线路被迫“进城”,另一方面随着高铁网、输电网等路网的新建,新增的道路网与输电网交织,导致线路保护区内存在大量的工程建设点。
关键词:输电线路;防外破管理模式
引言
近年来,我国对城镇建设加大力度进行发展,已经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就,使得电力行业有了新的发展空间。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相对较远的输电线走廊已成为城市基础建设、工业园区和房地产开发的热点。送电线路因城市建设、工业园区、房地产工程遭到破坏,外力破坏事故常常使线路直接接地。强接地电流不仅会对人本身造成伤害,还会导致电网停电、严重损坏电力设备,甚至造成电网压裂、断裂和大规模停电。这种恶性事故给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1输电线路外破分类
一般状况下,出现外破的状况主要有以下几种:1.违章施工外破;2.违章建房外破;3.突发性和季节性外破;4.违章植树外破。输电线的外力破坏严重威胁电网的安全稳定操作。因此,积极探索防止外部灾害的有效对策,是当前的重要课题。
2防外破工作面临的挑战
2.1隐患管理观念落伍
1.与政府职能部门沟通不到位,隐患管理未能从源头抓起。通过对一些新增隐患持续跟踪调查发现,政府职能部门在监管审批过程中因缺少专业知识,往往发现不了基建工程侵占输电线路走廊,甚至设计距离低于安全距离的情况。而运行部门往往在工程的规划、设计阶段一无所知,通常等到基建阶段,大型机械进场方才给予重视。由于项目建设已成事实,此时无论是要求对方进行设计变更,还是杆塔路径迁改或升高改造都将会极其被动。2.人防、物防、技防措施不足,观念转变不到位。由于员工老龄化日趋严重、车辆有限、一些隐患点路程较远等原因,严重影响了安全隐患、突发事件处置的灵活性、机动性。传统的方式是单纯依靠巡视人员进行隐患管控,如今随着隐患点的快速增加,人防力量明显不足。此外,随着外部隐患点的多样性发展,传统的下达《安全隐患告知书》、安装警示牌等物防、技防措施已经完全不能满足形势发展的需要。另外,由于一些员工不善于与施工人员打交道,处置工作时简单粗暴,一味地采取“堵”的策略,在发现施工危险点源时,总是盲目地一味制止,容易使施工方产生抵触情绪,甚至激化矛盾,进而发展成与运行人员打游击战、偷袭战。这种“游击施工”造成的线路跳闸事故频频发生。
2.2没有形成主导防外破工作的一体化机制
从运维分部层面来说,输电线路防外破工作由多部门协管,分管领导主导。安保主要起到保护宣传、事后协调等作用。事前发现,事中、事后的现场监护主要依赖于运维班组。而已发现的外破施工点,则由生技室收集整理,每个部门都有其他更主要的工作需要兼顾,没有建立专门的人和机构来管控已发现的外破点,对当前的防外破工作做实时指导。甚至,对已发现外破点的施工进度、风险等级的调整,要等到下一次巡视资料的收集,不能满足现实的管控需要。
2.3电网建设迅猛发展
为了满足新时代经济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各地区的电网建设进展迅速。但是,通过加快电网结构的建设,运行维护单位有必要在行政管理结束后管理新线路的运用及维护,并增加操作。此外,通常的线路结构必须进行已有线路的交叉,增加了原线路管理难度。
3输线电路防外破管理模式
3.1抓责任落实,建立防控机制
电力设施外部故障预防工作和绩效考核工作紧密相关。
把绩效考核列入各部门、各单位绩效考核目标,增强责任实施。标准周报、月报,彻底审核电力设施,增强动力。依照“三包一定”包装线、包装安全性、包装成本、奖惩、“四包一险”特定人员、铁塔、职责、奖惩以及安全性要求,一级一级签定《电力设施保护目标责任书》。第一,建立一个专业的巡逻岗位责任制,充分发挥县公司与乡镇地区的优势,建立线路保障责任制;市电力保险办公室印发《有关修正电力设施事故与电力故障的通知》与《批准表》,惩办损害电力设施安全性的行为。第二,与客户签订供给与使用合同,客户递交装货时履行公司外部的专业签署制度,并且呼吁客户实行4个告诫,通知系统安全监督部门与市供电公司质量监督局,修改危害电力设施的操作流程,提升工作效率。第三,实施“交谈明确”与“每月微笑”制度。线路检验单位的责任改由市公司担负,每月举行“讲得明确”“评估”报告,督促整改隐患。
3.2加强输电线路走廊常态化巡视工作
常态化人工巡检可以对一些细小的隐患和缺陷进行快速、直接的现场处理和反馈,特别是对铁塔下部、基础和线路走廊的巡检比较到位,在人机协同巡检中适用于“同廊多回”杆塔下层以及线路走廊的巡视。巡视内容一般包括:杆塔下层鸟窝,塔材损坏变形被盗,警告牌、标识牌变形缺失,螺栓、螺帽脱落,杆塔基础,通道内植被,违章建筑的安全距离以及杆塔上层明显的异物与缺陷。
3.3动态管控外破点
输电分部针对所辖线路建立外破台账,并按施工阶段、危险程度进行分级,由安保专人管理。依据信息反馈网的反馈结果动态调整。结合分级情况决定监护方式,如有线下吊机作业,人员在场;阶段式通道内零散施工,视频监控;间歇式施工强调护线员、属地人员定期查看,及时反馈。所有反馈信息汇聚给安保台账管理人员。视频监控信息实时传输至安保部门。同时,根据现行监护反馈的信息,再及时调整外破点等级和监护方式。周期循环,从发现施工开始记入台账,到施工结束退出台账,牢牢掌握每条线、每处外破点的实时施工状态。
3.4加强人员管理
1.积极开展属地护线工作。通过进一步加强护线员网络建设并将属地护线员管理工作纳入日常工作常态化管理。重新细化建立电力设施保护网络,通过对属地护线员的管理和培训,确保属地护线员的巡视效果,使输电线路所在地境内的电力设施做到线线有人护、杆杆有人管。2.积极开展看护人及有奖护线员工作。看护人是针对固定类危险源或经常出现大型机械的区域,通过签订劳务合同,每月给予其一定的看护费用,要求根据班组需要对线路进行巡视并汇报现场情况。有奖护线员通常是居住在线路附近的群众,由班组赠送电话卡,当发现危险情况时,及时拨打设备主人电话报告;经核实确认后,可由班组申请给予一定数额的奖励。3.积极开展高压输电线路外委工作。当前巡视、消缺、管理均由运维单位统一管理,人防力量薄弱,因此要积极开展高压输电线路外委工作。但外委并非“一委了之”,而是要紧紧抓住“安全”这一最终目标,着力提升对线路安全的管控能力,实现由单纯的输电线路运维模式向“输电线路运维+输电线路运检管理”转变。
结语
防外破工作很重要,也具有很大难度,涉及范围较广,在排除和防范过程中如果仅靠电力企业很困难,所以相关电力企业可以有效发动社会力量来有效防范外破事件的发生,从而提升输线电路的运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唐诗,马骞.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技术探讨[J].通讯世界,2014,(2):59-60.
[2]刘向荣.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方法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22):93-94.
[3]史高治.浅谈输电线路视频监控系统的应用[J].广东科技,2012,21(9):34
[4]黄新波,孙钦东,王小敬,等.输电线路危险点远程图像监控系统[J].高电压技术,2007,33(8):19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