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中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及管理刘洋

发表时间:2020/6/17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2月第4期   作者:刘洋
[导读] 电力工程项目施工在电力行业拓展与振兴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摘要:电力工程项目施工在电力行业拓展与振兴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输电线路,其主要的功能就是电能的传输。所以,只有确保输电线路施工质量得到有效地控制,才能够确保电力工程输电线路运行的安全性。基于此,文章将电力工程输电线路作为重点研究对象,阐述了具体的施工技术与管理措施,希望有所帮助。
一、电力工程中输电线路施工技术与管理
        1.1基础工程施工技术
        输电线路的基础工程是为了保证杆塔的正常工作,避免在一定的影响下杆塔发生倾斜、下沉、变形的情况。所以必须对基础工程进行严格监控使其满足足够的牢固和扎实。基础工程包括了复合式沉井基础、岩石嵌固基础、基坑排水技术、灌注桩基础、岩石锚杆基础等方式。不同的基础施工技术适用于不同的地形环境,要做出全面的考虑。其中复合式沉井基础由上部的方形台基础和下部的混凝土环形沉井组成,主要适用于流沙或地下水位较高的地质。基坑排水技术包含明排水法和暗排水法。前者是利用挖掘水井来实现的,首先在挖掘基坑时,靠人力或者水泵将水抽出基坑;后者是在基坑四周铺设管井和井点滤水管,然后使用总管进行排水。其中,暗排水法更适用于普通的输电线路。灌注桩基础是利用钻孔灌注桩的桩周和桩端与上体的摩擦力抵消上拔和下压的作用力,具有施工方便和质量良好的优点,主要适用于显著作用力的耐张塔和直线塔上。而岩石锚杆基础是在岩石中钻孔,埋入锚杆在进行灌浆,将柱体与岩石紧密连接,这样利用了岩石的强度,节约了基础施工的材料,主要适用于具有优质中等风化的硬质岩石地质。
        1.2光缆施工技术
        在电力程中会涉及到光缆施工技术,光缆存在金属材质,不具备引雷功能,避雷工作不容忽视,施工技术人员要采取相应的的防雷措施。在光缆施工前,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例如,严格按照技术说明书与安装指导手册,检查检验设备资料以及施工装置是否齐全等,以提高实际施工效率。此外,在架设光缆前,施工技术人员应按照其技术应用特性,利用数字化技术对其进行检测,以提高实际投入使用的作用稳定性。在拖动光缆时,施工人员应注重配合,以避免光缆扭结现象的出现。在进行续接施工时,施工技术人员应找出接点部位,然后再实施配盘目标。与此同时,施工技术人员还要结合交通运行情况以及施工周边环境影响等,来保证接头盒的适用性。
        1.3设备的安装以及调试
        在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结束之后,技术人员应该在输电线路所经过的地方安装相应的警示标志,确保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不会受到任何的损害。同时,在输电线路正式投入使用的前期阶段,技术人员一定要对高压进行严格的检验,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适当的检测方法进行检测,找到问题所在,并且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确保检查的各项指标都可以符合国家的标准和规范,提高输电线路运行的稳定性。
二、电力工程中输电线路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2.1对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进行管理能够有效提高电力工程的施工质量
        对输电线路的施工技术进行管理,能够进一步规范施工技术,提高施工技术的可靠性与安全性。目前,国家针对输电线路施工技术的管理工作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定,其对输电线路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正常展开起到了有效的推动作用。由此看来,对输电线路技术进行质量管理工作,对提高输电线路施工工程中的施工质量乃至提高整体电力工程的施工质量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2对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进行管理能够缩短施工工期
        对输电线路施工技术进行管理,能够有效的促进施工过程中各个层面的技术之间的相互协调,避免不同的技术因不协调在施工过程中对彼此产生的影响,进而影响整体施工的进程。通过对不同技术之间进行调节,能够降低施工过程中由于技术问题产生浪费时间等延误工期的现象,以此来确保施工进程可以在预期的工作计划的顺利竣工,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对输电线路施工技术进行管理有效缩短了电力工程的施工工期。


        2.3对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进行管理提高电力工程的投资收益
        电力工程中的投资收益可分为以下三点: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项目施工的施工时间以及项目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对电力工程中的输电线路施工技术进行管理,就相当于对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进行管理,施工人员的施工水平对工程施工时间、施工效益等方面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只有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才能够在工程预计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项目施工工作,进而获得最佳利润收益。管理人员在项目施工过程中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对施工项目、施工人员等方面的管理,同时,管理人员也是输电线路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者,这对施工项目最终技术管理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提高电力工程中输电线路施工管理水平的措施
        3.1提高电力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和综合素质
        电力工程中输电线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自身所具备的专业技术以及其各方面的素质直接影响着输电线路的管理水平。因此,企业要想提高电力工程中输电线施工的管理水平,就必须要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和综合素质。在本工程中,在开工之前,管理人员要采取“走出去”的方式来提高电力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和综合素质。公司要定期对施工人员培训,公司通过聘请专业技术较强的培训人员,向施工人员讲解施工技术的应用以及施工要点。除此之外,公司要为施工人员提供一个相互学习的平台,让施工人员到其他大型的电力企业施工现场学习,学习他们的经验。
        3.2加大施工质量管理力度
        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过程中,控制施工质量主要体现在:对关键工序以及特殊过程进行控制。1)关键工序的控制主要是指导向孔钻进工艺进行控制,从深度误差、坡度和曲率半径三方面考虑。对于深度误差来说,要做好导向仪的标定工作和进行多测多量工作,确保深度误差在0.5cm/h上下。对于坡度来说,利用导向孔的轨迹高程对工作管坡度进行控制并且要对导向仪坡度进行读数进行实时监控。对于曲率半径来说,应该满足工作管曲率半径的要求。2)控制回拉铺管的质量,需要注意两方面,其一是分动器和拉管头安装的控制,利用目测方法检查其谅解是否牢固。其二是控制拉管的参数,其拉力小于等于20N/t,扭矩小于等于10000N?m。
        3.3电缆排管敷设施工的管理措施
        在敷设电缆过程中,要对地下岩土土质进行充分考虑,并且尽可能的减少与各种地下管线的交叉。在进行排管时,其深度由路面标高决定,不能取决与地面的暂时标高,以此保证实际施工情况与设计相符,为电缆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在电缆敷设前,要对电缆进行规范,检查电缆端头完整度,合格后进行敷设。同时根据电缆每盘的长度对中间接头位置进行确定,将接头放在工井内。挖掘工井时,每个工井的间距大约为120m,这样可以避免电缆敷设时产生过大的摩擦力。工井的挖掘尺寸应该按照电缆弯曲半径来挖掘,同时导向孔的孔径弯曲程度要满足电缆的弯曲半径。除此之外,电缆敷设穿过排管时,要做电缆牵引头,尽量减少电缆的摩擦力。
结语:
        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电力工程涉及的范围以及技术需求越来越多,这给电力施工工程中的线路施工带来了较大的难度。要想在环境因素、自然因素等复杂的施工环境下确保输电线路施工不存在质量问题,那就需要对输电线路的施工技术制定完善的管理方案并进行科学的管理,使其不会因工期要求、信息交流不方便、加工部件较多等问题影响了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樊枭杰,尹伟华.浅谈高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的应用问题[J].南方农机,2018,49(07):195.
        [2]覃忠安.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的探究[J].中国高新区,2018(08):125-126.
        [3]毛文剑.浅析电力工程中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及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8(12):2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