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电网业务开展方面,电网工程建设规模逐渐扩大的同时,特高压输电线路跨度范围越来越广泛,线路运行安全管理工作难度也越来越大。在特高压输电线路运行管理过程中,可能是由多种因素干扰而影响到输电工作正常开展。当特高压输电线路运行安全没有保障时,便有可能出现短路、断路、停电等故障问题,这对供电企业经营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较大。因此,供电企业应重视特高压输电线路安全管理工作,通过影响因素研究进行针对性防治对策分析。
关键词:特高压输电线路 安全运行 技术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的土地面积广,能源与经济发展区域分布不平衡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一直都存在的问题。中西部和西南部是我国一次性能源的主要分布区域,但是用电的集中区域主要是东部沿海的经济发达区域。为此,我国实行了“西电东送”以及“北电南送”工程。由于跨越区域广,导致了这两个工程距离超远、输送容量超大的特点,普通的超高压输电线路是无法达到这个要求的,因此,研究特高压输电线路安全运行技术势在必行。发展特高压电网,有利于西部地区将资源优势转为经济优势,促进西部大开发,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一、特高压输电线路运行安全影响因素防治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对于电力的需要越来越大,同样对电力运输安全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有效保障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一直是该专业领域人员不断地探索和探讨的核心问题,输电线路运行安全保障工作的涉及面很广,需要调查的因素也有很多,得到真实可靠地数据对于输电线路运行安全保障工作研究是不可或缺的,所以真正的想做好这项工作需要付出很多努力与实践,并且在考虑好综合因素和实地环境的基础之上才能做到更好的做好输电线路运行安全保障工作。随着现如今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防护措施开始被大量运用到电力系统之中,输电线路的运行安全也因此得到了一定的保障。但是现如今我国输电线路之中依然存在着许多对于其运行安全造成影响的因素,这严重影响到我国输电线路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无法有效保障供电的稳定性。
二、特高压输电线路安全运行技术的现状分析
1.设计因素
电网的安全平稳的运行,能否发挥出电网自身的功能特点,关键就在于特高压输电线路的设计合理化,若在进行设计时设计方案不实用,在施工时对特高压输电线路的构架成本和强度便会增加,同时周围的交通环境也会给线路带来一定的难度系数。为此,在架空特高压输电线路过程中采取合理并实用的设计是基础保障,其中在设计的方案中,有下面几种影响原因影响着:架空特高压输电线路的最基础的设计方案、选择的路径和选择的杆塔。
2.自然因素
特高壓输电线路所涉及的地理范围是相当大的,由于环境相对复杂,同时还要遭受自然界的春夏秋冬、日常风吹雨打和不可抗力等一系列自然现象,严重影响着架空特高压输电线路的正产、安全的运行。下面是自然因素对架空特高压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所带来的几种情况:
(1)雷击。雷击时常将结缘层击穿,导致线路出现跳闸,无法正常运行,雷击是对架空线路伤害最大的。根据数据显示:导致跳闸的1/3情况出现都是雷击造成的,其危害程度相当大。(2)覆冰。
出现覆冰则会造成线路荷载超量,出现杆塔倒塌倾斜或者断线等现象。另外,还会造成导线绝缘子闪络和舞动等。(3)风偏与舞动。其主要作用就是架空特高压输电线路受到风力的印象才出现上面两种情况,风偏会使电气距离不稳出现跳闸,舞动则会导致设备严重受损,降低设备的使用年限。(4)大气污染。随着经济不断进步,来自大气的污染也越来越显著。线路的安全同样也存在来自大气污染的因素。(5)主要是两种类型:鸟巢和鸟粪。输电杆塔上常常出现鸟在上面筑巢,一些树枝、铁丝等则会掉落到导线甚至绝缘子上,出现短路等现象。同时鸟粪则会使绝缘子污染,出现潮湿降雨或者雾天时容易出现闪络。
3.外力因素
进行特高压输电线路运行时,其中导致其安全运行的主要原因就是遭到外力的破坏。我国加快发展与人们安全意识相对较弱,导致了在架空特高压输电线路区域内有违法违章建筑,给架空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其中在架空特高压输电线路的保护区内,放风筝和利用塑料薄膜等现象;秋季收货季节,一些农民对桔梗进行燃烧等,相对落后地区对杆塔进行盗取、破坏等均是外力破坏,以上这些做法对国家、个人的利益甚至线路的正常运行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三、针对特高压输电线路安全运行技术现状解决策略
1、输电线运行检修一体化技术
近年来,随着电力技术的发展以及电网结构的调整,传统的电力生产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电网发展需求。为了确保电力设备的运行安全,运维单位大多数采取定期检修的方式,对电力设备进行检修,这样很容易一些设备检修过度,减少设备的使用周期,浪费人力和物。近年来,随着电力技术的发展以及电网结构的调整,传统的电力生产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电网发展需求。为了确保电力设备的运行安全,运维单位大多数采取定期检修的方式,对电力设备进行检修,这样很容易一些设备检修过度,减少设备的使用周期,浪费人力。
2.带电作业技术
带电作业技术指在高压电气设备上不停电进行检修、测试的一种作业方法。由于特高压输电线路杆塔高、塔头尺寸大、线路走廊宽度大、电压高等特点,增加了带电作业的难度。带电作业前必须确定最小安全间距、最小组合间隙以及绝缘工具最小有效绝缘长度等问题,防止特高压电磁场对作业人员造成身体的影响。特高压交直流特高压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最大操作过电压为1.72p.u,相地操作过电压前时间>3000us,通过线路杆塔的实际结构,带电作业的具体位置进行综合分析,并进行带电作业间隙放点试验,计算带电作业的危险率。
3.雷击跳闸预防技术
(1)预防雷电绕击,保护角大小根据电压等级设置,电压越低保护角一般越大,一般不大于25°。保护角越小,保护越可靠。在220kV线路杆塔上采取装设负角保护针的措施,有效地防止了特高压输电线路遭受雷电绕击。(2)预防雷电反击,目前,特高压输电线路雷击跳闸主要由于反击造成的,预防措施有:安装线路避雷器,特高压输电线路避雷器并联于线路绝缘子串旁,通过保护绝缘子串,降低雷击跳闸率,达到防雷目的;降低杆塔接地电阻,传统接地体存在使用时间长容易受到腐蚀,接地电阻逐渐增大的问题,而使用石墨接地模块能解决这个问题。石墨接地模块是一种以导电非金属材料为主的接地体,与传统接地体相比,具有降阻效率高、接地电阻稳定、减少地电位反击、使用寿命长、抗腐蚀、无毒环保、施工安装方便等优点。
参考文献:
[1]楼平,岳灵平,李龙.新型激光除异物技术在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应用[J].浙江电力,2018,37(06):6-9.
[2]施飞.特高压输电线路舞动及防舞措施初探[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16):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