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技术发展和科技进步,我国电气工程建设进入全新的阶段,电气自动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电气工程之中,极大地提高了工程的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推动我国电气工程实现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电气工程;融合运用
一、传统电气和自动化设计思想的基础和特点
按传统设计制造方式提供的电气设备其控制、保护和计量主要由分立的、机械的、物理的方式和部件来完成,其相互之间的功能组合构成达到用户要求的配电产品。与其对应的完全由计算机构成的自动化控制系统,通过软硬件组态达到用户要求的系统控制管理功能。上述两类设备分别由不同类的制造商提供,界限径渭分明,它们由项目设计人员依据标准的现场信号条件和统一的控制管理原则划定互联的明显界面,进行协调连接。电气设计根据用电设备的用电负荷、负荷特点和用电设备的分布情况,设置高中低压变配电系统。进而根据供电方条件、要求和用电设备要求和特点进行高中低压变配电系统二次计量、保护、控制的设计;根据工艺控制要求和自动化系统要求,进行配电系统末端的用电设备就地控制设备的设计。
二、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有效融合应用
2.1电气自动化同继电保护装置的有机融合与应用一般情况来说,继电保护装置的主要功能,即为在电气系统出现故障或发生过载、短路等情况时,在第一时间发出警报信号以快速切断连接装置以达到继电保护的作用。众多周知,传统继电保护装置极易误动或拒动等故障,故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有效运用实现了继电的自动化保护,并可通过实时监测实现对电气系统中各设备运行参数的有效控制。同时,该技术的有效融合运用,还可通过远程监控实现长时间带电工作,并检测到设备在运行中可能出现的故障或异常。同时,该技术的有效运用还能实现对电气系统中一些特定范围内的相应电气设备或线路的实时监测,若监测到异常或故障,即可在第一时间发出连续解救反应。
2.2电气自动化在电网调度中的融合应用在实际工作中,电网调度若想实现自动化,首先必须实现各设备间的有机结合,如调度大屏幕、调度工作站与服务器等。而电网调度技术指的就是基于电气系统区域网把发电厂、变电站与调度中心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实现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网调度中的有效应用。因此,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实现不仅有利于实现对电气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状态的实时动态监控,以确保电气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而且还能在收集、整理并控制相关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对数据进行全面地分析以更加全面且系统的了解系统的实际工作情况,进而从整体上提升电力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适应了不断变化发展的现代化运营需求。
2.3在发电厂的分散测控系统中的融合应用发电厂中分散测控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有效融合应用,主要采用了分层分布式结构,包括了太网、过程控制与数据高速通讯网等多个分单元。其中,过程控制单元,其主要作用就是在生产过程中直接应用,以实现对系统中相关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动态监控,最终实现对生产全过程中的有效控制。而工作站,其作用就在于为工作人员提供人工与计算机接口,如运行员可从工作站中接收到来自过程控制单元中的相关信息与命令,而工程师则可在工作站中进行相关的系统设置与维护工作,两者相互配合以最大限度实现工作站的功能效应。
三、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融合运用有效措施
3.1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继电保护装置中的融合应用
继电保护装置是电气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在系统出现故障或者异常现象时及时准确地发出报警信号,并且将线路切断,以此对故障连接的线路予以有效保护,因此提升继电保护装置的自动化水平尤为重要。例如在某建筑电气工程项目开展中,工作人员将自动化技术融合应用于继电保护装置中,在系统中引入继电自动保护装置,以此对系统的运行情况和具体参数进行实时监控,同时通过GPS技术实现了远程控制,进一步解决了继电保护装置误跳等故障。
此外,在运用中工作人员注重区分继电自动保护装置自身的故障情况,其主要包括据动和误动两种故障情况,前者当系统出现故障时,继电自动保护装置并未及时断线保护;后者则是当系统正常运行时,保护装置发出保护动作,向工作人员传递错误信号。
3.2主动数据库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融合应用
主动数据库技术作为一种新型技术,在应用中以对象为核心,保证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与分析行为趋同于人们的真实认知,从而提升数据处理与分析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为具体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例如在我国某电气工程项目中,工作人员创新性地引入主动数据技术,对运行系统进行实施监控,在分析和管理对象函数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电气工程的自动化水平。此外,工作人员还应用了触发机制,对主动数据库进行有效的监控和控制,使得短时间内读取数据成为可能,以此提升电气工程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3发电厂分散测控系统在电气工程中的融合应用
现阶段,发电厂分散测控系统得到快速发展,以期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受到电气工程领域的广泛关注。该系统构成部分较为复杂,主要包括以太网、分布架构、进程把控单元、远端者工作站和数据通讯高速网等,这些成分为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了基础保障。例如在我国某电气工程建设发展中,工作人员引入了发电厂分散测控系统,在应用中重点分析了该系统的远程把控单元,其主要包括输入和输出两个板块,在具体通讯过程中信息在主控模件的作用下被传送到可冗余处,进而再被传输至智能板块上,最后传输至总线板块,以此实现输入和输出操作。在该系统作用下,信息传输过程中可作用于不同的现场设备,其中主要包括热电偶、开关量、电阻和变电器等设备,并且在信息传输结束后,还可将信号输出,并保证显示和打印处理的及时性。此外,该系统还可将设备运行参数和实际运行状况进行传输处理,并且可对指定部门进行径直驱动,极大地提高了电气工程的自动化水平,保证工程实施过程中检测、维修和连锁把控的实效性。
3.4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与电气工程的融合应用
近年来,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发展迅速,其作为一种计算机监控系统,具有多重性能的综合性优势,能够在具体应用中实现对继电保护装置、自动化装置、测量设备和信号管理系统的重组和优化,以此达到系统功能最大化效果,基于此将其应用于电气工程中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在某电气工程项目中,工作人员引入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将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进行整合应用,并合理利用先进的电子金属,对检测、控制和测量等工作进行严格部署,并在任务执行过程中融入GPS技术和智能技术,以此达到良好的控制效果。
四、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应用中的前景
电气自动化对于未来发展的电器工程而言,其技术的运用有着比较广泛的空间及远景。伴随着电气自身的完善(例如自动管理、检测、控制等),而且在此过程中,并不断的技术革新,完善。不但有别于普通的建筑,且为建筑的技术打下夯实的基础。而且本身将蔓延至整个电气工程的角落。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各行各业要想获得长足的发展,必然需要彻底摒弃传统技术,积极推广并应用自动化技术,以在充分运用各种先进技术的基础上来不断拓展自身的发展空间,最终从整体上推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嘉辉,李军.浅谈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融合运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30):79.
[2]高召宁,李培华.刍议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J].青年与社会,2017(09):249.
[3]白杰.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融合应用研究[J].中国科技投资,2017(11):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