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市政工程施工中的软基加固技术 梁向孟

发表时间:2020/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梁向孟
[导读] 摘要:市政工程坚固的主要因素就是软土路基的加固工程建设,对于软土路基的加固施工中,以市政的基础状况为出发点,选择适合路基加固的施工方式进行合理加固,熟知各种加固方式的优劣点、通过路段实际情况,扬长避短,利用各类加固方式了优势进行道路路基加固工程施工,从而做到路基的稳固性与安全性,为市政工程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
        身份证号码:13042919890109xxxx  河北石家庄  050000
        摘要:市政工程坚固的主要因素就是软土路基的加固工程建设,对于软土路基的加固施工中,以市政的基础状况为出发点,选择适合路基加固的施工方式进行合理加固,熟知各种加固方式的优劣点、通过路段实际情况,扬长避短,利用各类加固方式了优势进行道路路基加固工程施工,从而做到路基的稳固性与安全性,为市政工程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
        关键词:市政工程;软土地基;常用加固技术
        引言
        1软土工程的特点
        1.1土壤透水性能差
        市政道路施工一般都是对旧路或者是老路进行改造或者重新施工,在市政道路施工中常常会遇到软土地基的问题,要保证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就要处理好软土地基的施工。软土地基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明显特点,首先因为软土地基土壤中的水分含量比较多,所以土壤的透水性能是比较差的。
        1.2土壤承载能力差
        和其他土壤相比,软土地基的土壤承载能力也比较差,因为土壤的含水量比较多,地质基本都是比较柔软的,承载能力非常差。所以在进行市政道路软土地基施工的时候,必须要采取相关的应对措施,保证地基的施工质量,避免地基出现变形的情况,进而影响整个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
        1.3土壤抗剪强度差
        因为软土地基的土壤含水量比较多,所以土壤的抗剪强度也是比较差的,大量的研究和测量证明,软土地基的抗剪强度一般都是在30kN/m3左右,但是这样的抗剪强度是远远满足不了当前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要求,所以必须要做好对软土地基的处理,保证施工质量。
        2软土路基加固技术与方法
        2.1局部加固
        在很多附近有水源的区域如湖泊、溪流、江河或鱼塘附近,还有一些含水量较高的特殊城市进行道路施工建设,由于深度土层中会存留大量淤泥,并含有很高的水分,在施工前需要做的工作就是排水,将地基土壤换掉是最理想的施工方法,在实施中会用到的方法有很多种,如清污、排污、排水这些方法。(1)排水凝固法。由于地基土层中淤泥含量较多导致水分不易排出,为了地基的稳固,可利用排污、排水体系操作就,将泥中水分排出,首先,处理的就是淤泥,然后使用具有稳固性的高强度材料填充压紧,这就是排水固结工作。科学的方法也能为道路施工起到很大帮助,在稳固地基中可以对土层的厚度、软土的性质、地基中的含水量这些采取适当的方式。(2)土壤置换法。在道路的施工中,如发现小区域土层厚度偏浅,可以对这一区域进行土壤置换,即将这一区域软土挖出运走,替换成强度高、硬度强的材质从新填充,在填实的过程中每添加一层就压实一层,直到全部压实没有空隙为止。这种方法适合路基为0.6~2m的软土路基,不适宜>2m的软土路基,如超过2m就应使用碎石添加,这样才能确保地基稳固。
        2.2整体加固技术
        还有就是地区不同软土的厚度也有一定的差异,在施工中这些都是应该考虑的问题,只有考虑全面才能对整条施工道路做好稳固工作,使用方法有:(1)强制压实。利用自由落体的原理,将具有一定重量的夯锤依据重力原理自高处落下,砸入软土,这就会对软土层造成物理结构的改变,还可以在软土层中加入粗砂或碎石,从而使软土层变为结实、坚固。对于一般的强制压实法只是单点夯实,这就需要对每一个夯点进行科学的计算,并依据所填土壤的高度H来进行单个点数的确认。是4~8个单点还是9~11个单点都需要看H是小于3还是大于3,夯击也是可以灵活运用的,采用点夯两次满夯一次的方式也是可以的,注意夯点间的距离是有必要的。对夯点与夯击次数都需要依据科学的方法进行计算,通过科学的计算方式才能将夯沉量间和夯击次数完全掌握。经实际操作或得出,强制压实对路基的稳固是十分有效的,也是一种可行的方法,可以稳固软土路面,增加路面的负压力,减少路面下沉的发生。

(2)添加筋条,如果某些城市路基中的软土层范围较大,且有着偏低的水位,并且不具备充足的沙石填充条件,这就可以采用添加筋条进行解决,操作方式为:先将软土层进行清除,并使用砂垫层替代软土层,然后使用硬度高、轻度好的沙质土填补,这是就需要在强度不足的区域加入筋条,借助交叉放置的筋条进行加固软土层,由于筋条具有一定的牵拉稳定力度,不仅可以加固软土达到强化作用,还可以节约成本。(3)灌注法。在软土中灌注水泥混凝土泥浆,这样即强化了软土的强度,也加强了软土的承载力。(4)固定桩体法。利用工具的帮助,将具有加固作用的桩体砸入软土层中,通过这种方式改变软土层易塌陷的特殊性质,从而达到路基的稳固及坚实度,桩体的种类也有很多种,可以是使用混凝土进行灌注的灌注桩,使用石块加水泥的搅拌桩,这些坚硬,稳固的材料加入软土地基中,可以使地基的坚固性大大提高,保证路基质量。在实际的操作中需要先将软土层的情况进行详细了解,才能知道是否适合桩体固定技术及适合哪种技术,如:在水分含量高的淤泥中及高饱的粘土需要采用的桩体固定方法就是水泥搅拌桩加固,这种固定的主要是看桩体直径大小与砸入的深度等。
        3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地基加固处理案例分析
        3.1工程概况
        本文以某园区的主干路为例,阐述软土地基处理要点。该市政道路的长度为2.8km,道路设计横断面总宽度为34m。道路的南线路段跨越鱼塘和虾池,土质以淤泥为主,属于软土地基,施工单位结合施工工期与现场状况,选择换土垫层法与加筋法配合的施工方案进行软土地基的处理。
        3.2软土地基处理要点
        在该市政道路工程中,施工单位首先开展清表施工,对施工区域进行打坝、抽水与清淤处理,直至露出原状土,再铺筑两层竹笆与一层土工格栅,竹笆的宽度需大于坡脚2m;然后回填山皮土,厚度为60cm,铺筑一层土工格栅,以反包锚固方式,提升地基强度,再回填5%灰土,直至路面结构下方80cm的位置;最后,回填碎石垫层,厚度为40cm,采用土工格栅反包2m,再回填8%石灰土,回填厚度为40cm,完成地基处理。在该施工流程中,各环节的要点如下:
        第一,竹笆铺筑要点。施工单位选择新鲜、无破损或腐蚀现象的原材料,采用人工铺设方式,不同竹笆由细铁丝连接,要求不同竹笆的间距相同,且不同层的竹笆需相互垂直,避免竹笆出现侧向滑移,影响垫层质量。
        第二,土工格栅铺筑要点。施工单位选择聚丙烯土工格栅,该材料的拉伸强度不低于30kN,延伸率低于13%。施工单位采取横向铺设方式,在铺设完成后立即使用上层填料覆盖,避免土工格栅在阳光曝晒下出现质量问题。相邻土工格栅间的交叠长度需超过15cm。
        第三,山皮土回填要点。施工单位选择中风化强度以上的开山石料为原材料,粒径低于30cm,强度低于15MPa。在施工时,自卸车卸料后立即铺筑,粒径较大的碎石置于下部,用石屑与石渣填充结构空隙。在填筑厚度达到60cm后,应用碾压机进行平碾压实处理。
        第四,碎石垫层回填要点。碎石垫层选择洁净石料,不可含有泥土或树皮等杂物,粒径低于5cm,强度大于15MPa。施工单位选择分层压实施工方式,单层压实厚度控制在20cm。
        第五,石灰土回填要点。石灰土选择Ⅱ级生石灰,由于施工所用石灰土配比要求5%和8%,施工单位在施工前进行配比试验,并利用拌合机处理石灰土原料,确保拌合质量符合要求后,再开展摊铺,保障施工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措施较多,施工单位需结合施工现场与工程要求合理选择。借鉴某市政工程的成功经验,施工单位在应用换土垫层技术时,需注重垫层材料的选择,并规范各垫层施工,保障软土地基处理质量,提高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水平,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永坤,鹿蓝月.软基加固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福建质量管理,2016(03):182.
        [2]桂红.道路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处理实践分析[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7(12):34.
        [3]周夏磊.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探析[J].工程技术与应用,2018(01):66-67.
        [4]梁玮.市政路桥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技术要点解析[J].江西建材,2016(07):164+1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