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电能的需求也逐渐增加。为缓解我国电力供应压力,各个地区逐渐加快了电网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电力生产效率,使我国人民的用电需求得到保障。而智能电网建设是迎合时代发展所提出来的,既能够满足我国人民的用电需求,也能够发挥智能化在电网建设中的作用,使电网运行过程的安全性及稳定性得到提高。本文就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展开探讨。
关键词:电力工程技术;智能电网建设;电网运行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充当能源提供角色的电力系统面临巨大的调整。对于地球能源而言,现有可供开采的能源数量已经十分有限,但社会发展所带来的能源需求压力也让地球不堪重负。为解决这一实际问题,需建设智能电网的运营模式,并逐步减少社会生产中所造成的能源浪费。而通过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我国智能电网的建设速度会越来越快,其建设水平也会越来越高。
1智能电网的特征
1.1交互性
与传统的供电网络相比,智能电网能够实现与用户的有效交流,帮助电网工作人员及时获取用户所反馈的信息,进而对电网工作进行合理改进,使电网工作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1.2节能性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电力的支撑,但我国在电力的使用上存在着浪费的情况,针对电力匮乏的大环境,电网系统智能化的管理模式能够最大程度缓解电力资源被浪费的问题。相较于传统的电力供应模式,智能电网的应用优势在于出色的节电能力,智能电网管理系统的广泛应用对于城市的资源节约方面而言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3可靠性
与传统的供电网络相比,智能电网能够适应各种各样的气候环境,使电网运行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从而保证电网传输过程的稳定性。
1.4稳定性
我国国土面积较大,因各个地区的经度、纬度、风土人情、地质地貌等的不同,智能电网的建设也出现一定的差异。电网的建设环境关系着最终的建设成果,例如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地区、容易出现台风的地区、冻土较多的疆域等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电网的建设,威胁着电网的运行稳定性。为了提升电网的运行稳定性,针对特殊环境下的电网建设工作,相关工作人员加强了电网架设的稳固度,降低发生区域性断电的概率。
2智能电网建设中有关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
2.1网络拓扑控制技术
智能电网实际运行过程中借助无线传感器能够有效控制电路,而其中最为关键的技术则是网络拓扑控制技术。通过网络拓扑结构的建设可以有效控制路由协议,为网络生存时间提供保障。此外,受无线传感器所形成的电磁波影响,智能电网中的所有节点都采用大功率通信,那么各节点的干扰程度将会越来越大,其通信效率也会随之降低,且节点间产生的能量消耗也会造成不必要的能量浪费。针对此问题,可以采用网络拓扑控制技术予以解决。但智能电网中各节点的功率也不可太小,否则将影响网络的覆盖率。
2.2智能用电计量技术
用电是智能电网的运行终点,一般在传统电网运行过程中,用户只能借助电表数据来了解用电量,但是电表数据的准确性不足,且无法满足用户的实际生活需求。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智能电网建设中的用电计量技术,能够对用户的用电量进行准确计量,在保证计量结果的准确性达到要求的同时,使供电服务的整体效率得到提升。也就是说,在智能电网的运行过程中,用户能够随时获取用电量,使用户的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同时,通过电力工程计划的自动化进程能够对电力调度进行有效管理,及时解决电力分配及供应等各方面的问题,使电力能源的利用率得到提高,进而保证电力能源的稳定供应,使我国人民的用电需求得到满足。
2.3质量优化技术
在目前智能电网建设的过程当中,需要加强电力工程技术的广泛运用,尤其是需要针对电力工程技术进行质量优化。一般来讲,电能可以被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在智能电网建设的过程当中需要采取各种判定方法和评估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够切实地保障智能电网体系得到全面形成。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在相关工作人员对智能电网开展工作的过程当中,需要通过采取多种方式明确供电接口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够促使电能质量评估体系、客户评估体系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健全。同时在对智能电网开展工作的过程当中,相关工作人员要始终坚持在法律法规的引导之下,对电力工程技术进行改进和完善,只有这样,才能够切实保障智能电网建设的经济性和高效性得到全面的提升。
2.4智能配电预警系统
配电预警系统对保证电力供应系统的安全运行有着较为重要的影响作用,若是配电预警系统的作用无法得到充分发挥,难以及时解决电力供应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势必会影响到电能运输的正常进行,对我国人民的日常用电造成较大影响。因此,在进行电力工作时,需要重视对配电预警系统的完善,使其能够满足电网运行维护及管理工作的要求。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对电网运行信息、电网运行线路及沿线的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能够为电网运行维护管理提供可靠的信息依据,使电网运行安全得到保障。在完成配电预警系统的优化和完善之后,需要利用计算机设备对系统获取到的数据信息进行保存,并构建完善的信息库,通过自动化技术对电网运行进行监控,便于及时发现电网运行过程中的问题,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处理,使电网运行维护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2.5柔性交流输电技术
电力工程柔性交流输电技术在智能化电网建设中的应用优势是其具备对于清洁型能源进行输出的功能,即将微电子的处理技术、电力技术进行融合,并以此作为基础,进而达到提升智能电网运行灵活度的目的。除此之外,智能化电网的建设工作需要严格遵守国家电压输变电的相关法律法规,使得整体的建设工作逐渐迈向绿色化,建设人员与技术人员应当给予电力工程柔性交流输电技术更多的关注。
2.6高压直流输电技术
在当前阶段,智能电网当中应当加强直流输电系统的广泛运用。电网输配电系统有许多部分需要使用交流电,而供配电运行的过程当中,需要保障是直流形式。在智能电网当中,控制换流器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有效地进行逆变等各项工序。为了促使逆变得到有效的发挥,我们就可以采用高压直流输电技术。一般情况之下,换流器主要就是利用具有关断功能元件切实地保障电力输送的稳定性、高效性和经济性。利用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可以切实地保障近距以及远距离直流传输工程实现快速、有效、稳定的电力输送,甚至是偏远地区的工程也可以实现快速、有效、稳定的电力输送。在我国远距离输电当中,高压直流输电得到了极为广泛的运用,随着当前科学技术日益发展,高压直流输电将会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也会逐渐朝着容量更大以及距离更远的方向发展起来。
结语
环境友好与经济高效是国家的电力建设目标,提升电网运营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是当下社会发展对电力系统运行的主要要求,因此,相关部门应大力发展智能电网,并促进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永恒.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运用探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8,(11):229.
[2]菅瑞霞.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探究[J].通信电源技术,2019,36(10):237-238.
[3]杨轶.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探究[J].硅谷,2018,7(1):116-117.
[4]施飞羽.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9(12):276.
[5]刘淑芳.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运用[J].通信电源技术,2019,36(4):235-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