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能计量的采集与运维工作的若干思考张琳

发表时间:2020/6/17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2月4期   作者:张琳
[导读] 近些年来人们对于电能的需求越来越大,电能计量装置是保证电能计量工作准确的重要设备,
        摘要:近些年来人们对于电能的需求越来越大,电能计量装置是保证电能计量工作准确的重要设备,应该加强对装置的管理,以保证供电顺利运行。针对电能计量装置的常见故障,提出合理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为电能计量装置的管理工作提供有力建议。
关键词:电能计量;采集;运维工作
引言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进而对电力资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对于我国电力事业来讲,这不但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同时也是一个全新的发展机会。电力资源作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过程中必须的资源类型,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良好的推动性作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过程中都离不开电力资源的供应,电力企业在为人们提供出相关的电力服务过程中需要收取一定的费用,因此电能计量工作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和重视,不断提高电能计量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对实现供电单位的整体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着重要的作用。
1电能计量装置常见故障
1.1显示故障
        为了更好地显示数据,电能计量装置都会配备LED 显示屏,该显示屏背光性能良好,但在应用过程中也容易出现故障,常见的有不显示、背光功能失灵、显示不全以及屏幕闪烁等。出现这些故障的原因一般也分为两种,一是 LED 显示屏生产质量不合格,电路焊接质量低;二是长期在高温状态下运行,显示效果受到影响。
1.2电能计量装置的计量精度故障分析
        电能计量装置的精度故障,总结出常见的计量精度故障有三种:一是在额定电压电流的状态,脉冲灯不闪不显示;二是同样的额定电压电流状态,脉冲灯闪烁却没有脉冲输出;三是轻载的状态,脉冲呈现不规律情况,或没有生成线性误差。如果在电能表的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以上情况,说明其计量精度出现了问题,相关的维修人员要即刻对其进行检查,确认损坏情况;与此同时也要对回路进行检查,确认排除虚焊问题,再根据故障点具体分析,制定出合理的解决对策。
2电能计量的采集与运维工作
2.1电流互感器的倍率设定
        对电流互感器的倍率大小以及计量装置回路的工作状态进行准确的检查,有效防止人为性错误操作造成电能表的计量精确度下降,因此必须要对电流互感器的倍率大小以及计量回路进行准确的检测。在电力供应过程当中,一些用户经常会更换较大倍率的电流互感器,以此来降低电能表的计数大小,甚至还会存在将新安装的大功率电流互感器直接安装在原有的互感器铭牌上。针对这一问题,相关工作人员不能单纯只看铭牌参数,还需要检测电能表的实际费率和铭牌当中的参数标注是否一致。除此之外,需要有效检查电流互感器的回路以及系统内部的线路开路状态,对系统当中的二次端子的极性条件,以及在连接线方面是否存在错接等问题来进行有效的检查和判断,通过电流互感器和线路检测的方式可充分防止设备被不良调换,或者是存在续接线路断开等不良问题,以此来最大限度上降低电能表的计量误差概率[4]。
2.2科学运用计量方法
        科学运用计量方法来避免电能表的计量误差问题。在变电站当中和电力用户之间,首先,通过在高压线路当中安装相应的失压计时仪器设备,可对各个不同的用电时间段电压的施压时间长短进行准确记录,然后对电能计量工作当中存在的各种故障问题进行实时监测,由于在电能计量工作当中会存在诸多的计量数据影响因素,因此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必须要做好相应的处理措施,保证电力供电单位的经济效益不会受到严重影响,同时也实现了供电单位的智能化管理。其次,需要充分注意不同的计量点所使用的电能表类型也各有不同,比如在针对变电站的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的高压计量工作中,需使用三项三线二元件电能表,同时互感器设备需要使用 V/V 接线方法。针对有效接地的高压计量和三项不平衡电网配电变压器需选择三项四线三元件的电能表,在互感器的接线方式上使用的是 Y/Y 衔接方法[1]。


2.3强化电能计量装置的安装与管理
        加强电能计量装置的日常管理有助于减少装置故障的发生几率,与此同时也要做好故障处理效率的提升,便于在故障发生后,能够采取有效的手段来让装置正常运行。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提升故障处理效率:第一,在电表的选择与安装过程中,工作人员要根据电能计量装置的设计标准来选择类型,同时还要不断提高安装水平。这是因为电表的类型要尽可能地去适应安装的地点与环境,才能够降低故障发生的几率。譬如在城市地区安装半载波电表,而在农村则选择全载波电表。在购买电表时也要注意质量,杜绝劣质产品。第二,根据安装标准来对电能计量装置进行安装和调试,在涉及改造工作时也要严格遵守行业技术规范,确保正确接线。同时采取合理手段来控制巡抄工作对电能计量装置运行的影响,提高巡抄质量。第三,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让越来越多的设备开始走向智能化,但很多的工作人员对于智能化计量设备没有熟练掌握,导致单位在应用智能计量设备时,一旦运行出现故障,无法结合工作经验和操作知识来解决故障问题。要想解决这种情况,需要企业在内部进行培训与宣传,不断提高工作人员对智能化计量设备的认识。第四,强化电能计量装置的检修能力,加强对装置的定期巡查,便于及时发展故障隐患,降低故障发生几率[2]。
2.4建立健全电力计量装置施工标准
        为了有效降低电力计量装置故障发生率,在电力计量装置管理中,应根据用电需求以及用电标准,构建完善的管理标准,提升电力计量装置使用规范化以及专业化。在电力计量装置运行中,应定期进行检测以及维护管理,及时发现电力计量装置故障问题,并采取有效的维护检修策略,保证其电力计量装置运行效果[3]。
2.5加强电能计量装置运行维护人才队伍建设
        我国地域广阔,国民经济的提升基本实现了电能全覆盖,对于电能计量装置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与传统的电表相比,智能电表虽然在计量精度上有了很大的提升,但其结构却越来越复杂,维修难度也随之加大。为了更好地应用智能电表,供电企业可以建立一支高素质维修队伍,通过定期的培训与实操训练,使其能够对智能电表的结构和原理有深入认识,把握好维护和维修技巧,不断提升技能水平。加强人才招聘,借助信息化平台为企业吸引高素质人才,为以后企业的经济效益的发展提供助力。
2.6做好电能计量装置的技术检测
        电子式的电表在运行过程中出现计量误差,通常都是由元件损坏、接线错误以及线路虚焊致使的,要想降低这些因素对电表计量效果的影响,相关的技术工作者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去对电能计量装置进行技术改造。1)合理选择电能计量装置的类型,保障其装置能够承受实际的运行负荷,防止负荷超出承受范围对电子元件造成损害。2)技术人员要不断提高电压、电流以及电能表的精度,尤其对用电负荷有较大变化的用户,要使用计量精度高的电表。3)在安装电能表之前,工作人员要对芯片、电源以及电压电流传感器等进行细致的检测工作,排除故障隐患,避免电能表因自身的质量问题导致安装投入使用后出现较大故障[3]。
结束语
        电能计量装置的正常运行是保障计量工作准确可靠的基础,随着智能电表的应用,极大地提升了计量准确性,供电企业应该秉承学习态度,吸纳先进的维修技术和维护理念,应用信息化监测系统,提高技术人员的能力水平,使其能够全方面保障电能计量装置的安全可靠运行。
参考文献
[1]刘福玉.电能计量装置运行状态监测及评价方法研究[J].日用电器,2018(12):48-51.
[2]隋国强.电能计量装置接线使用状况及错接线检测探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36):60+62.
[3]马烨. 计量装置可靠性评价标准及验证机制[C].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2018智能电网新技术发展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计算机工程与应用》编辑部,2018:479-482.
[4]刘丽.电力计量装置的异常原因及监测方法[J].电子世界,2018(24):183-184.
[5]李茜昕.变电站电能计量误差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J].工程技术研究,2018(16):91-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