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通风安全事故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0/6/17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2月第4期   作者:王振坤
[导读] 矿井通风系统是煤矿井下生产中最重要的生产系统

         摘要:矿井通风系统是煤矿井下生产中最重要的生产系统,其主要功能是排出煤矿井下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提供足够的氧气,满足工人正常活动的需要。若矿井通风系统发生故障,则会引发严重的通风安全事故。通风安全事故的发生,不仅会给矿井的救援带来巨大的困难,还会威胁工人的生命安全。这是由于通风系统不能正常运行时,煤矿井下有害有毒气体的浓度会急剧升高。因此,保证矿井通风安全是煤矿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煤矿;安全通风;事故防范
         中图分类号:TD72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煤矿生产过程中需要保证巷道有良好的通风条件,这是保证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前提条件。需要对通风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制定出有效的通风安全事故,保证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
1 矿井通风安全事故原因
         1.1 安全意识薄弱
         在煤矿巷道掘进中,影响矿井通风安全管理的因素很多,因此必须要对这些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以此来保证矿井开采中的安全性。煤矿巷道掘进作业中,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对于通风安全管理效果具有直接影响。然而,现阶段我国部分作业人员由于缺乏安全意识,存在不规范操作等现象,很容易引发各种煤矿安全事故。同时部分管理人员没有积极加强安全教育,在通风管理中存在不合理性,导致整个通风管理以及技术措施中存在漏洞,埋下了严重的通风隐患,不利于煤矿巷道掘进中通风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1.2 煤矿安全工程缺乏完善的通风管理机制
         煤矿安全工程缺乏完善的通风管理机制主要体现在:第一,煤矿安全工程通风管理机制缺乏完善的通风管理制度。以通风环境的管理为例,煤矿工程施工作业过程中,甲烷、一氧化碳等易燃性的高危化学物质会对煤矿安全工程产生巨大的安全威胁。通常情况下,煤矿安全工程通风管理制度需要包含对危险物品以及施工作业环境的处理工作条例,但是,很多煤矿安全工程缺乏相关的工作制度,导致煤矿安全工程存在通风安全隐患。第二,煤矿安全工程没有完善的通风管理系统,依靠传统的通风管理措施来开展通风管理工作,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导致通风管理工作存在较多的漏洞。
         1.3 地质条件具有不确定性
         在煤矿工作面开采时,地质条件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虽然地质部门对工作面区域进行了勘探,但不能确保勘探结果的准确性,这导致开采时容易出现瓦斯涌出异常的问题。中国煤层的地质条件本身就具有较高的复杂性,由于政策原因,很多地区即使达不到安全生产的条件,煤矿生产活动仍在进行。要想保证生产的安全性,必须保证开采设计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然而即使设计安全,在开采时很多通风安全事故的发生具有突发性,这给矿井通风安全事故的预防带来了很大的难题。为了保证生产的安全,在工作面回采时还需要采用一些物探方法获得准确的地质构造情况。
2 通风管理的作用
         第一,煤矿安全工程通风管理有利于保证相关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与健康。由于煤矿安全工程通风管理工作一般主要在于矿井这类空间狭窄、密闭性较强的场所,对于工作人员而言,做好此类区域的通风管理,可以保证工作人员的稳定的氧气供给,为其输送不受污染的空气,保证其生命健康。第二,煤矿安全工程通风管理有利于保证安全的作业环境。上文中指出,煤矿安全工程施工作业环境的管理工作与甲烷和一氧化碳的处理工作不到位,是导致煤矿安全工程出现通风事故的原因之一。甲烷、一氧化碳等易燃性的高危化学物质如果不能及时处理,会大大提高工作人员中毒、通风事故发生的概率。因此,做好通风管理工作,能够保证安全的作业环境,能够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第三,煤矿安全工程通风管理能够大大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具体来讲,对于煤矿企业的工作人员而言,其在施工作业过程中,最为担心的问题即矿井的安全问题,如果在工作过程中,始终担心安全问题,那么必然无法集中精力工作,影响工作效率。而通风管理工作,能够保证稳定安全的工作环境,工作人员不必担心施工环境的安全问题,也不必担心生命健康的问题,必然可以提高工作的效率。
3 防治对策
         3.1 巷道掘进中的防火措施
         在煤矿巷道掘进作业中,不仅应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巷道内爆炸事故,还应对外部火源进行有效预防。这就要求煤矿巷道掘进作业人员在工作中,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避免将易燃易爆物品带入到矿井内部。在对电气设备进行修理时,也避免产生失爆现象。另外,还应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冒顶现象产生于巷道当中,因此必须做好充填以及支护作业,将事故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
         3.2 全面提升煤矿安全工程通风管理工作人员能力
         第一,加强煤矿企业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水平建设。煤矿企业应当将安全生产列为企业文化之一,从高层、中层和基层全面贯彻安全意识,通过安全知识讲座、安全作业培训等方式让工作人员具备安全意识的同时,也掌握安全作业的技能。第二,知识经济时代下,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立足之本。因此,煤矿企业应当创新自身的人才招聘体制,选拔技术型人才,全面提升煤矿企业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以及安全水平。同时,对原有的工作人员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提升整体的煤矿安全工程通风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第三,由于我国多数煤矿企业不注重通风管理工作,缺乏正确的通风管理意识,在日常工作重心、经费支持等方面更加侧重于其他工作,导致现阶段很多矿井所采用的通风管理设备较为老旧、技术比较落后。因此,煤矿企业需要转变自身的观念,加强通风管理建设,投入资金改善通风管理现状,更新通风管理的设备仪器,通过人员能力的提升、技术的更新以及先进的设备提高通风管理水平。
         3.3 更新安全设备,保证监测效果
         很多小煤矿认为在安全方面投入的太多,会很难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因此一直采用比较老旧的矿山监测设备。由于这些老旧设备服务时间过长,对一些安全问题的监测效果可能较差,这导致不能及时地发现通风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在长时间的演变下可能诱发通风安全事故。对于中小型煤矿企业,政府应该对其予以扶持,使其有能力购买一些先进的监测设备,从而保证煤矿的安全生产。除此之外,政府还应该出台相应的文件,规定煤矿生产中必须采用某些设备。
         3.4 创新矿井通风技术
         目前,就国内现有的通风技术而言,如果真正运用于煤矿矿井通风系统中是完全可以达到通风效果的。然而,随着采煤技术的不断发展,采掘深度越来越深,这就需要通风系统也不断地进行创新。煤矿企业作为主体,各个矿井中的工作环境、地质结构、实际工况等又各有不同,因此,煤矿应该鼓励通风技术人员结合实际进行创新,以便在已有机械设备的基础上通过调整通风系统的整体模式,改正一些错误操作方法,优化风机设备配置,来使其发挥出的最大潜能。同时还应该鼓励通风技术人员与一线矿工多交流,以便技术人员在开发研究中能紧贴实际,矿工在实践操作中规范合理,达到通过创新来促进生产的目的。
结束语
         加强煤矿巷道贯通时通风及安全管理非常重要,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合理运用通风和安全管理技术和措施进行管理,以全面做好巷道贯通时通风安全管理工作,为煤矿开采作业创设更加安全可靠环境。
参考文献
[1] 赵辉.提高煤矿特大型巷道贯通精度方案研究与应用[J].能源技术与管理,2017,42(3):184-185.
[2] 王海军.煤矿通风安全隐患管理的措施探讨[J].西部探矿工程,2019,31(05):178~179+182.
[3] 钟凯.矿井通风安全事故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9(6):156.

作者简介:王振坤(1988年4月18日~)  性别:男  学历:大专   籍贯:新疆乌鲁木齐    现任新疆昌平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安监部副部长。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