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构建分析

发表时间:2020/6/17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2月第4期   作者:卢芳
[导读] 煤炭是我国的基础能源和重要原料,煤炭工业是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和能源安全的重要基础产业
         摘要:煤炭是我国的基础能源和重要原料,煤炭工业是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和能源安全的重要基础产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煤炭安全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发展过程不平衡、不协调等问题依然突出,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煤矿地质条件复杂、水、瓦斯、地压等灾害频发,煤矿安全风险加剧。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利用物联网以及大数据等技术,推进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构建煤矿作业场所的事故预防及应急处置系统,成为改善我国煤矿安全现状的一项重要措施,建立信息化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成为煤矿安全与科技信息发展相互协调的必然产物。本文通过分析现有煤矿安全监测系统存在的问题,以及现代化煤矿安全生产对安全监控系统提出的信息化要求,阐述了信息化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概念,以及系统构建框架,旨在为现代化煤矿安全生产提供相关理论参考。
         关键词:信息化:煤矿安全;监测系统;灾害防治

         1煤矿安全中监测监控系统的必要性分析
         煤炭开采大都在地下完成,该项工作存在一定的特殊性,风险性也比较大,其不仅存在地面工作的危险因素,同时也存在地下作业的特殊风险因素,如果不能进行有效监控,很可能发生诸多的安全生产事故。另外,煤矿开采与生产因环境不同,其外在条件与作业时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别,煤矿开采与生产的风险评估也存有很大的不确定因素,如果仅是按照正常的评测方法很容易忽视部分风险,导致煤矿生产存在较大安全隐患,运用现代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可对安全隐患进行监测,有效避免或预防风险发生,保障煤矿开采与生产的安全。

         2煤矿安全监测系统现状分析
         安全监测技术标准化工作的完善。《煤矿安全规程》中明确规定:“所有矿井必须装备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安装、使用和维护必须符合本规程和相关规定的要求”。规范标准的出台,为提高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整体可靠性和安全性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我国在十年前,已经实现了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全覆盖,基本实现了对煤矿各个生产环节的监测和控制。但是,普遍存在系统职能认识欠缺,信息技术投入不足,没有对系统形成宏观规划和职能界定,另外,相关约束标准和制度的缺乏,以及系统软件标准不统一,导致煤矿安全监测系统不能充分发挥应有作用,与煤矿生产安全管理、生产设计等脱节,没有相应的传输平台来进行数据的传输及管理,无法建立起有效的网络系统来融合及共享信息,导致监控系统流于形式,无法使管理与监控形成一体化。此外,在目前我国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应用情况下,信息管理水平较低,设备升级速度慢,这都是普遍存在的问题。煤矿安全监测系统要充分发挥其价值,以实现高质量井下信息化管理。另外,各煤矿在安全技术水平及装备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别,部分企业设备更新较慢,与煤矿生产需求不符,直接影响了煤矿的安全生产。
        
         3信息化煤矿安全监测系统构建的概念
         3.1信息化
         在我国工业的发展道路中,其信息化逐渐成为必然选择,是加快煤矿转型升级、增强安全监控的一项关键手段。信息化就是将网络信息平台、大数据等先进信息技术应用到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集约有效的信息资源,建立安全高效的信息融合和信息共享平台,将信息科技在经济发展中得到有效利用,积极发展适应各行各业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不断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和转型发展能力。
         3.2信息化煤矿安全监测系统
         信息化煤矿安全监测系统的构建理念与信息化密切相关,该系统就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煤矿安全监测优化升级,提高煤矿安全监测信息的获取、融合、分析和共享能力,实现煤矿安全监测的现代化水平。信息化煤矿安全监测系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可以实时的获取安全监测信息,主要包含生产环境中的各个安全因素、生产体系中的相关数据,对其进行及时迅速的获取,以实现各个紧急处理及信息融合的需求。


         (2)安全监测数据处理的自动化,利用系统提供的智能化数据处理平台,对获取的安全监测信息进行自动化收集、处理,智能化信息融合和评价
         (3)安全监测信息的网络化,基于煤炭工业以太环网和大数据信息平台,实现信息数据和分析结果的网络化传输,煤矿各部门都可以通过安全监测系统进行数据下载、查看,实现煤矿安全监测信息的“一站式”网络化综合服务。
         (4)使安全监测与管理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信息的获取及分析更加智能化,从而为其监管提供更有效的支撑,利用该系统来针对性地处理各个生产环节中的安全隐患,对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实时监控,对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及时处理。
        
         4信息化煤矿安全监测系统的构建研究
         信息化煤矿安全监测系统是以智能平台和高速网络系统为基础,将煤矿安全与信息化深度融合,为煤矿企业提供高效、实时、共享的安全生产集控系统。第一,系统以高速工业以太环网为网络传输路线,通过强大的计算机科技和大数据平台对煤矿安全监测信息实时、高效的传输。第二,安全监测信息主要包含对煤矿生产造成威胁的各类安全隐患,及各个环节中需集中控制的信息,其中安全隐患主要有粉尘、地质条件、瓦斯等,生产集控主要有供电体系、传输系统等。第三,基于大数据平台和信息化网络传输,形成一个中心数据库体系结构,包括矿用监控数据库和空间数据库,为信息综合评价和信息展示提供标准的数据支持,达到煤矿安全监测系统的“四位一体”(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的有效融合。第四,通过数据融合构建安全评价和决策分析体系,利用科学的数据模拟系统对信息进行判断和决策。第五,利用煤矿调度对实时数据以及各业务数据报表进行展示。第六,通过对安全生产监控信息的决策和分析,提出相应的监测管理方法和措施,并实时指导煤矿安全生产,各业务科室可以通过网络系统获取数据报表,提出相应的技术措施。
        
         5结语
         总之,信息化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将煤矿安全生产的各个子系统进行有机整合,利用以太环网对各个信息进行快速高效传输,并将各个生产环节的安全状态信息进行有效集成,并通过建立的中心数据库对信息进行深度挖掘和融合,进而实现安全监控信息的综合分析和实时监控,实现了煤矿生产安全的高效、优化控制以及安全隐患的实时预警和应急联动控制。该监控系统的建立可以使煤矿企业实现安全生产运营,为其实施有效的安全管理提供强有力的决策支撑。
        
         参考文献
         [1]李雅静.煤矿瓦斯安全监测系统的设计分析[J].机械管理开发.2019,(10).191-192.
         [2]齐笑笑.煤矿本质安全监测数据采集系统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9.
         [3]张衡.现代矿山安全监控系统在矿山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世界有色金属.2019,(13).191-192.
         [4]徐闯,何青松.基于多网融合及联动的煤矿安全监控系统设计[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8,(6).66-68.
         [5]龙芃君.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关键技术研究[J].低碳世界,2018,(12).122-123.
         [6]贺鑫.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存在问题分析及优化研究[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8(4):91-92.
         [7]兰发林.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6(15):78-79.
         [8]张新宇.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J].能源与节能,2016(4):33-34.
        
         作者介绍:
          卢芳(1980.12.08),性别:男;籍贯:渝;民族:汉;学历:研究生;职称:助理工程师;职务:总经理;研究方向:煤矿安全监控;单位: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