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农机安全培训工作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0/6/17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2月第4期   作者:刘雪婷
[导读] 新时期做好农机安全培训是加强农机安全生产的基础性工作,
         摘要:新时期做好农机安全培训是加强农机安全生产的基础性工作,是推动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落实,提高农机从业人员安全业水平,预防农机事故发生的有力手段。只有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创新农机安全培训体制机制,落实农机管理部门及农机合作组织安全培训责任,提升安全培训水平,同时,加大对农机安全培训工作的执法检查力度,规范农机安全培训,才能构建安全培训工作新格局。
         关键词:新时期;农机安全培训;对策研究
         1 新时期做好农机安全培训工作的重要性
         1.1 做好农机安全培训是贯彻落实“安全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所有企业都必须做到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训到位、基础管理到位、应急救援到位。”安全培训作为企业安全生产“四到位”的一项重要内容,彰显了其在农机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农机管理部门要提高工作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将农机安全培训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1.2 做好农机安全培训是农机管理部门和农机生产经营组织的责任
         根据《安全生产法》《河北省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农机管理部门在做好系统内农机安全教育培训的同时,要督促农机生产经营组织落实安全生产教育主体责任。农机合作社社长负责制定并组织实施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并建立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档案。
         1.3 做好农机安全培训是控制和减少农机事故发生的根本措施
         著名的“海因里希安全法则”说明:每100起事故中,88%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据统计,近5年来全国共发生道路外农机事故5446起,死亡845人。从事故直接原因分析,“无牌、无证、操作失误”引发的事故占92.3%,从间接原因分析,农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不到位占79.5%。因此,农机安全培训作为从源头遏制农机事故的根本性对策,是提高农机驾驶操作人员安全技术水平,避免农机事故发生的有力保障。
         1.4 做好农机安全培训是提高农机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安全素质的有效途径
         如今,基层农机安全监管队伍中缺少既掌握农业机械基础知识、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又能熟练运用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的复合型监管人员,制约着农机安全监管方式的创新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且农机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中,农民居多,文化程度不高,在驾驶操作农业机械进行作业时,忽视安全生产、违规作业的现象较为突出,因此,迫切需要通过加强农机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2 新时期农机安全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对农机安全培训重要性的认识不到位。部分农机管理部门和农机合作组织未制定《安全生产年度培训计划》,在培训内容上不全面、不严谨,造成农机安全生产政策及法律法规、制度和规范等不能很好地贯彻落实。
         2.2 是农机合作组织的安全培训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部分农机合作社的社长对农机安全培训的职责、标准和要求不清楚,未将安全培训列入发展规划,未组织过安全培训,未安排安全培训费用。有些农机合作社即使开展培训,也是走形式,培训内容东拼西凑,甚至存在假培训、伪造安全培训档案情况。
         2.3 是农机管理部门对安全培训监管不到位。如今,仍有部分基层农机管理部门未将农机安全培训作为农机安全生产检查的一项重要内容,造成安全培训检查流于形式,存在着不严不实的问题,致使农机合作社抓安全培训工作的内生动力不足。
         3 新时期做好农机安全培训工作的对策
         3.1 加强对农机安全培训工作的重视,树立安全发展理念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农机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农机安全培训工作,认真组织谋划,把推动落实农机合作社安全培训主体责任、提高农机从业人员安全素质、有效防范农机事故的发生作为着力点,不断提升安全生产培训质量,切实增强安全培训对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的保障支撑作用。
         二是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

以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的理念,,通过农机安全培训,不断提升农机安全管理人员履职能力,增强农机合作社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及安全操作技能,真正实现不培训不上岗、培训不合格不上岗,减少农机“三违”行为,降低农机事故发生率。
         3.2创新农机安全培训体制机制,构建安全培训工作新格局
         一是推进农机安全培训工作体制创新。基层农业农村局要落实安全培训监管责任,推动落实农机合作组织安全培训主体责任,增强培训质量,逐步形成农机合作社组织负责、农机从业人员参与、农机管理部门依法监管和社会监督的农机安全培训工作体制。
         二是推进农机安全培训工作制度创新。农机管理部门要坚持管行业必须管培训、管许可必须管培训、管执法必须管培训的工作原则,制定并落实专门的农机安全培训制度、标准,依法对农机合作组织的安全培训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3.3 落实农机管理部门安全培训监管责任,提升安全培训水平
         一是规范农机安全培训工作。农机管理部门要制定并落实农机安全培训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完善培训制度,规范安全培训工作。
         二是落实农机安全培训监管责任。农机管理部门要履行安全培训监管工作职责,制定并严格落实安全培训责任清单和权力清单,尽职照单免责、失职照单问责,积极构建职责清晰、奖惩分明的农机安全培训监管责任体系。
         三是加大考核力度。农机管理部门要把安全培训列入年度考核内容,将考核结果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以严格的考核制度推动农机安全培训监管责任的落实。
         四是推广先进典型经验。农机管理部门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工作交流会、座谈会、现场会等,推广农机安全培训的典型经验做法,以推动安全培训水平的整体提升。
         4 落实农机合作组织安全培训主体责任,筑牢安全生产基础
         一是落实农机合作社负责人安全培训的领导责任。《安全生产法》第十八条明确规定:“企业主要负责人要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农机管理部门要通过法律宣传、警示教育、严格执法检查等多种途径,督促合作社负责人重视安全培训工作,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工作计划,建立健全安全培训责任制和各项规章制度。
         二是落实农机合作社全员培训责任。《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要组织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情况。”农机合作社要对全体员工定期开展安全培训,培训内容要包括:农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农机安全作业操作规程、风险辨识知识、事故应急处理知识等,切实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
         5 加大对农机安全培训工作的执法检查力度,规范农机安全培训
         一是明确执法检查重点。重点检查合作社安全培训责任体系、规章制度的制定和落实、培训计划及经费的保障、持证上岗和先培训后上岗制度的落实、知识更新和转岗培训制度的落实、培训记录和档案等方面的情况。
         二是组织开展农机安全培训专项检查。农机管理部门要组织开展农机安全培训专项执法检查活动,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用强有力的执法检查推动安全培训水平不断提升。
         6 结语
         随着新时期农机保有量大幅增加及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日益严峻。全国农机事故通报中,据统计,近五年来发生的安全事故,由于安全培训不到位而引发的占比79.5%。因此,研究如何做好农机安全生产培训工作,对减少和控制农机事故的发生,维持农机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庞建泰.创新农机培训模式,提高农机使用效率.时代农机,2018(01):22
         [2]翟海长.县级农机培训要做到六个结合.现代农机,2017(01):32-33
         [3]冯宏.加大农业机械技术培训力度推进永胜县农业发展.农机使用与维修,2020(05):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