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陈杰

发表时间:2020/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陈杰
[导读] 摘要:市政工程施工建设对提高城市文化形象有着重要影响,科学施工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城市空间。
        身份证号码:33042419861031xxxx  浙江嘉兴  314000
        摘要:市政工程施工建设对提高城市文化形象有着重要影响,科学施工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城市空间。由于市政工程建设范围广,专业内容多,如何做好现场管理工作面临很多的难题。文章通过对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问题;管理对策
        引言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市政工程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市政工程施工过程较为烦琐,任务量大,受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在管理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比如管理人员意识浅薄、管理机制不健全、管理人员未取得相应资格证等问题,都制约着市政工程的发展。加强市政管理,提高质量,进一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1市政工程管理的特点
        市政工程管理本身适用于工程项目建设中涉及的所有问题和措施。其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启动招标、风险评估、建筑和材料采购等项目建设。它是项目管理的大规模性质。在市政工程管理和研究的过程中,更合理地开展工作,实现合理的设计工作进度,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在市政工程管理中,监控施工技术标准,保证项目施工质量。进行项目管理还应注意项目期间资金的运用,如设备购置和人员组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些细节容易被忽略,这往往会导致项目损失。项目管理的广泛性不仅体现在复杂内容的管理上,还存在一些技术上的问题。应特别注意采取放弃不合理技术的立场,并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和前期规划进行及时的变更,以确保某些异常情况不会造成项目管理漏洞。
        2 市政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工程质量控制意识的不足
        市政工程质量控制中主要在两个方面表现薄弱:第一,工程建设单位缺乏工程质量管理意识。我国现阶段的市政工程单位存在一定问题,像工程单位的承包制度,该制度是项目部先向企业交一部分费用,由项目自我管理占主导地位,这样导致企业对项目部承办的工程无法有效的管理与监督,进而出现一部分问题。第二,工程建设单位在施工方面缺乏经验,让工程质量得不到有效的保证,并且工程施工单位在展开工作时,会不按原有设计图纸执行,进而导致在过程中出现许多问题。
        2.2缺乏现场管理机制
        开始施工前,应以科学、合理地施工现场管理机制作为支撑,尤其是施工整体质量、施工进度和施工成本等方面。但是很多市政工程项目启动前,现场的管理机制在内容上缺乏明确性。一些工程建筑过程中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导致施工人员的工作职责不明确,施工现场出了混乱情况。施工中使用的机械设备、施工材料等大量堆积和丢弃,不仅影响了施工进度,也给环境带来了破坏。这些问题的存在,给市政施工企业造成了资源和材料的浪费,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也由此增多,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无法保障。为此,针对施工现场的管理,不仅需要完善现场管理机制,同时也要明确和细化施工人员的工作职责,才能针对施工现场进行有效管理。
        2.3施工管理方法老化
        就目前市政工程施工管理而言,常常会呈现出施工管理与现阶段施工现状不匹配的现象,大多数的施工管理仍然采用传统的施工,在过程中没有较完善的施工方案,对于施工计划也不够明确,施工都是走一步看步,这种老套的管理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对人力,物力和财力都造成了浪费。面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突发状况,无法从专业技术层面直接分析解决,往往依靠自己的经验来辨别而出现差错,使施工效率大大降低。
        2.4施工计划缺乏时效性与科学性
        市政项目的开展,必定需要很多方面的同时施工。但施工现场错综复杂,为了在工期内圆满完成任务,多部位施工必须协调配合,相互依托,整个过程需要合理的计划。很多施工计划不符合实际情况和现场要求,只为迎合竣工时间,施工计划不能很好地对现场进行调度,使得各部门施工杂乱无章,配合无度,为工程正常竣工增加难度。施工计划必须符合施工阶段对时间、人员、物料和资源进行科学安排,才能确保施工的顺利完成。


        3加强市政工程管理的措施
        3.1 加强工程质量意识
        市政工程管理的前提就是对市政工程建设管理意识进行加强,给员工传输工程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每一项市政设施像系统软件一样,任何一项的软件的缺失就会导致系统瘫痪,工程质量也像软件一样,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就会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的财产带来损失。平时,我们可以通过会议、培训等方式提高对工程建设管理意识,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宣传教育,对建设者在市政工程建设管理的认识进行强化,还可以利用反面教材给员工做例子,进而提高建设者的自我完善,提高质量水平,并且加大对市政工程建设管理的投资力度,满足工程建设管理的需要,提高市政工程建设管理的质量和水平。
        3.2建立健全现场管理机制
        现场管理机制构建过程中,需要提前做好施工进度计划编制工作,确保现场施工管理活动有效、有序地开展,合理配置施工资源,保障市政工程施工质量。另外,管理人员需结合施工需要,分析和评估施工人员、施工设备和施工材料,确定实际的数量,制定管理计划。在建立健全管理机制中,需要项目总负责人认真对待整个施工建设的所有事项,组织和协调其他部门开展工作,明确管理机制中职权的划分,将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现场管理机制的执行,施工效率不仅能得到提升,同时还能缩短施工周期,实现市政施工企业的发展目标。
        3.3引用创新性施工技术
        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必须要学会创新,用新思维解决新问题。在施工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学习外界新的施工技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不断引进先进技术,这样不仅可以加快施工的进度,还可以加强施工建设的安全可靠性,提高建筑的价值,施工人员也可以从施工过程中学习到新鲜事物。所以,引用创新型施工技术,必将是未来的发展所趋。我们也应该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创新,提升市政工程的施工水平。
        3.4加强图纸会审,施工图纸与现场相结合
        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应针对施工图纸和现场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掌握图纸大致情况。会审出现问题要及时进行汇总和上报,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市政工程涉及面较广,有时需要运用新技术、新材料。使用初期,必须对新工艺及新技术进行有将效的论证,充分考虑项目开展的合理性和空间罗列性,保证图纸与现场相契合,使市政工程满足居民的合理需要。
        3.5市政工程对施工材料的控制
        市政工程施工材料控制期间,工作人员要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管控,重新设计市政工程材料的购买计划,形成完整的全面的市政工程材料购买方案。购买材料前,工作人员要对材料市场进行综合考查,并提供给供应商进行选择,综合考量成本、技术和质量等方面,对供应商和市政材料进行全方位的研究评价,保证市政工程材料的质量和成本,将施工成本控制在预估范围内,并保证整个项目的质量。除此之外,在市政工程材料的供应商完成确认后,还要控制施工材料的运输成本,这就要求工程造价人员和购买人员与供应商进行沟通,确定施工材料运输的路线和时间规划,确保材料的购买时间与施工实际需要的进度相一致,避免施工材料不足、损坏等问题。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逐渐把市政工程建设的重要性体现出来了,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我们必须要保证工程的质量,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给予解决,结合工程自身特点,探索出有效的控制措施,这样才能推动市政工程的发展,促进城市、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为施工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依据。
        参考文献
        [1]李翀.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难点及策略探讨[J].低碳世界,2019,9(5):188-189.
        [2]崔利飞.市政工程项目施工质量风险管理分析[J].建材与装建材与装饰,2019(14):156.
        [3]张彤彤,胡洁.市政工程项目施工中施工资料重要性与管理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9(5):179-1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