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息时代、大数据时代的形成让建筑施工领域内的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应用与日俱增。施工环节科技化、数字化、智能化趋势日渐明朗。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实践中的引进应用BIM技术可以全面保障工程进度,确保行业始终处于可持续发展轨道。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实践中的应用是论文研究的主题,意在促进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中的科技化水平提升。
1.装配式建筑与BIM技术概述
1. 1装配式建筑
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理念及其技术应用可以显著提升施工效率,缩短施工时间,保障工期,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标准,提升经济效益,降低成本。采用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案前应以项目工程现状为切入点进行构件设计,基于设计标准建造并安装相关构件。装配式建筑具有整体化、高效化优势,设计、制造、施工流程紧凑,工作人员劳动强度会因此而降低,施工效率与质量保障性更高。与建筑行业当前及未来发展趋势更相吻合。
1.2 BIM技术
建筑信息模型即此处所指的BIM技术,BIM技术现已全面进军建筑设计与施工领域。BIM技术主要是利用不同参数模型对多种项目信息加以整合分析,在此基础上展开计算,最终完成建筑模型构建。将BIM技术运用于装配式建筑领域的最大好处在于可以人顼提升施工质量与施工效率,同时可以推动建筑施工技术发展、创新,促行建筑行业发展进步。
装配式建筑施工实践中采用三维信息技术(隶属BIM技术)能进一步厘清各种构件的相互关系,为设计师的建筑结构施工模型设计提供有效协助,将更直观更充分的数据、信息及理论分析依据提供出来用于指导施工实践,提升施工效果。装配式建筑施工实践采用BIM技术的另一个优势在于增强信息技术应用效果,进一步协调不同的施工环节,将BIM技术协调性充分体现出来,提高建筑施工技术的合理性,基于BIM技术的三维立体建筑效果图可以把更直接的体验提供给业主,增加业主对建筑项目的整体了解与把握,提高业主信任度与满意度。BIM技术应用还能对各种难以操作的场景、事物模拟出来,也可以提前将设想中的建筑项目效果图、竣工使用效果模拟出来,以便各方参考,特别是促进业主对项目的了解深度。基于BIM技术的5D模拟功能可能将建筑环境更清晰的还原并呈现出来,为用户安全意识提升创造条件。比如基于5D模拟功能模拟的紧急疏散可以引导用户对紧急疏散通道、知识有更清晰的了解,以便不时之需,保障生命及财产安全。
2.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BIM技术应用
2. 1设计环节BIM技术应用
(1)BIM模型设计与图纸绘制
3D模型是BIM技术的基础所在,其主要是通过参数化模型设计完成有关信息资料库构建,将三维模型和资料库呈显出来。BIM模型主要有三个发展环节,其一为标准制定环节,其二为建模环节,其三为模型应用环节。从BIM模型方面来看,每个图形单元均包括各种具体的参数、信息,比如结构尺寸、材质、类型等,模型本身同样处于特定的参数指标管控范畴,能将模型关联性显著提升。模型设计参数改变将同步改变有关构件,这对于图纸错、漏问题处理来说是有利 因素。模型一旦建立完成即能为管控结构数据提供有效支撑。设计单位同样能基于BIM技术展开可视化设计,和施工企业、构件厂商等展开深入的交流沟通,进一步完善设计方案。
(2)协同与碰撞测试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方面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管理、协调和信息收集、整理环节,以此将有关信息、交互平台提供给有所参与方,基于交互平台交流探讨专业设计模型,融合各方优势,奠定不同的环节、专业、参与方协同基础。
BIM技术碰撞检查的本质在于协同并设计装配式建筑设计周期内的各专业,在有关软件系统内输入己建立所有模型展开分析探讨,对装备操作全流程进行模拟操作,基于模拟展开装配碰撞测试,分析探索碰撞点,处理由于信息交流不畅导致的设计缺陷,将设计变更、返工的可能性最小化直至全面规避。
(3)工程量统计与造价控制
BIM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实践领域内的另一个优势在于其能加快建筑资料、工程量计算进度及准确性,将人工操作任务量大、错误率高等现实问题一一化解,持续提升计算准确性,将造价估算用时进一步压缩。
2. 2施工环节BIM技术应用
传统施工中的专业、工种协调难度极高,之所以如此,主要是由于不同专业、工种数量多、环节多、人员芜杂,众口难调,所以协调不合理现象比比皆是,严重影响了施工进度及施工效率。而信息化管理、协同管理则是BIM技术的基本优势所在,其能利用网络平台完成建筑领域内不同的数据、信息收集,并且基于BIM模型有效融合各专业\工种成为整体,找到整体效益创设的最佳途径,强化不同专业、工程及所有施工环节沟通与协调。也能基于BIM技术内的冲突软件导入检查矛盾、冲突或问题所在,有效模拟施工实践中的各个程序,将各项模拟施工工序严格执行,通过细致的分析、检查、排除化解所有矛盾,持续优化施工组织方案,最小化每一方参与者的投入水平,保障其参与利益最大化。
2.3施工组织环节BIM技术应用
建筑施工组织工作通常需要基于施工准备、图纸设计展开。因此,设计图纸、方案必需准确、详细、具体,只有达到这个标准的施工设计资料才能有效指导工程施工实践,发挥基础性管控把关职能。图纸设计参与方通常包括设计机构、施工企业,也就是说,图纸是基于设计单位的各方共同协商的结果。而在具体设计过程中必需深入施工现场调研、分析,以此完成图纸绘制。建筑材料通常应超前选择、采购,无论是材料采购环节,还是运输、保存环节,均应严格执行各项技术控制标准,进入施工现的材料同样应有设计的场地、堆放标准,并应基于施工顺序、使用状态及材料自身属性将材料标记做好,以免因此材料配置、堆放、标记不合理而引发施工过混乱。
2. 4制造环节BIM技术应用
首先,设计者可以在云端平台发布设计思路、方法及既有设计成果,为制造商的生产行为提供协助。制造商在收集整理好设计人员发布的资料后应深入了解其思路想法,和自身实际相结合展开生产制造,生产效率会因此而显著提升。其次,基于3D打印技术打印预制构件模型同样是一种理想的技术支撑手段,其能为模型试制过程推进提供全面帮助。最后,预制构件设计生产过程引用BIM技术对生产流程优化功能极为明显,设计人员基于BIM模型能对施工构件的尺寸、种类按设计预期进行任意挑选,科学安排构件制作过程。
3.结束语
综上所述,BIM技术引进并应用于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的现实优势比较突出,其不但能为施工效率与施工质量提供有效保障,而且施工成本控制效果突出,节能增收、经济效果显著。因此,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领域采用BIM技术显著有利于行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崔乃夫,杨慧冉.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实践分析[J]. 建筑技术开发,2018,45(17):60-61.
[2]徐振. 解析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BIM技术的应用[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30):114-115.
[3]侯德财.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实践分析[J]. 建材与装饰,2018(05):87-88.
[4]刘海东.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BIM技术的应用[J]. 建材与装饰,2018(20):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