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 尹帅超

发表时间:2020/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4期   作者:尹帅超
[导读]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施工技术,只有依靠科学的施工技术,才能提高施工效率,为施工单位带来高效益。
        身份证号:13042819891117xxxx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施工技术,只有依靠科学的施工技术,才能提高施工效率,为施工单位带来高效益。桩基础技术是施工技术的一部分,桩基础技术的发展也非常有利于提高施工质量。桩基础技术有着良好的优势,主要表现在操作简单、耗费成本低、灵活性高等,所以桩基础技术在建筑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桩基础技术;应用
        在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桩基保证了建筑物整体结构的安全稳定性,是提高整体施工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应不断优化桩基施工工艺,明确其施工要点,优化施工方案,进行施工现场的调查和搜索,选择科学合理的施工工艺,有必要确保桩基技术的有效应用,为整个建筑工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1桩基础技术的特点
        (1)有着较强的竖向荷载力。桩基技术有着比较强的群桩承载力,尤其是对于楼层较高的建筑物,能够有效的承载建筑物所产生的竖向荷载力,这就说明桩基础技术有着比较好的竖向单桩刚性,尤其是在荷载力以及桩基其自身重量的作用下,这种地基通常情况下不会出现沉降不均匀的问题,使得建筑物能够有着更强的稳定性。(2)有着较强的单桩侧向刚度。通过对于桩基础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提升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因为在自然因素的影响下,就会出现力矩荷载或者是水平荷载,使得建筑物有着较强的抵抗力。(3)具有较强的抗压性以及抗拔承载力。在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过程当中,通过应用桩基技术,就可以桩身穿透软土层,抵达基岩上,这样一来,就能够大大的提升建筑物的稳定性,尤其是当发生地震或者其他一些自然灾害的时候,就算是土层发生沉降,也不会对桩基产生较大的损坏,从而能够抵挡自然灾害所带来的破坏。
        2浅析当前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技术
        2.1旋挖桩基础施工技术
        旋挖桩施工技术不仅能够提升桩基础施工的效果,而且能够保障较高的精度,不会在施工中产生较大噪音,具有施工便捷和易于管理等特点。在运用该施工方式时,需要自重较大的机械设备,因此应该对场地进行合理规划。首先,需要对护筒进行埋设。护筒在桩基础施工中能够起到校正桩位和定位的作用,维持水位高差。在设置护筒时应该确保其深度达到相关要求,通常应该深入黏土层0.5m,顶端与地面距离超过0.3m。为了保障护筒的稳定性,还应该运用黏土进行填护处理,标识牌的设置能够起到警示作用。其次,进行成孔施工。施工人员应该提前对土层实际情况进行勘察,钻孔时采用专门的旋挖钻机,合理调节泥浆粘度与比重,在施工中要避免塌孔问题的出现。泥浆比例是决定施工效果的主要因素,黏土类型的差异性也会对其比重产生影响。最后,应该进行清孔施工。确保深度符合设计值后停止钻进,提出钻头开展一次清孔。对泥浆的相关指标进行测试,防止出现较大的超标问题。对于孔内的沉淀物加以清理,完成清孔后对其深度进行测量。在二次清孔当中,需要对沉污值进行测量,通常要使用能够标准锤。二次清孔采用加气或者水泵等方式,应控制孔底沉渣在15cm以内。
        2.2灌注桩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2.2.1钻孔灌注桩
        钻孔灌注桩就是通过机械钻孔的方式在地基上钻孔成桩。在桩基础施工中,施工人员先要了解施工场地,按照设计要求,钻孔、放样、埋桩。钻孔采用机械钻孔的方式,即利用钻孔机在地基上钻孔,钻孔前,要先清理工作面的废石废渣,确保施工面干净、整洁;在埋设注浆管时,要根据设计要求来埋设管道,管道应选用镀锌管,管道与管道的连接处应用无缝焊接技术。当桩基较深时,在埋设注浆管时要考虑到压力问题,并做好相应的处理,防止管道受压过重而出现断裂。

在管道埋设完成后,做好相应的检查,确保无误后进行注浆,注浆采用二次注浆法,先将配好的浆液通过注浆机注入桩孔内,对孔底进行封堵,在注浆完成后做好压水实验工作,确保注浆管畅通。
        2.2.2沉管灌注桩
        沉管灌注桩就是采用与桩的设计尺寸相符的钢管,在端部套上桩尖后沉入土体中,在套管内吊放钢筋骨架,然后边角柱混凝土变振动,利用拔管时的振动捣实混凝土而形成所需要的灌注桩。在桩基施工前,施工单位要做好场地勘查工作,及时清除施工场地的障碍物,并平整施工场地,对不利于施工机械运动的松散场地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其次,对施工所用的材料进行性能检测,确保材料质量、性能符合设计要求;再者,桩机性能必须满足成桩设计的要求,然后按照设计图纸要求的位置埋设好桩尖,桩尖埋设合格后方能进行打桩,锤击陈灌注桩按流水顺序依次向后退打;沉桩时,要注重管内及桩尖检查,发现桩尖损坏或有泥浆渗入时,要拔出桩管,回填桩孔,重新设置桩尖进行施打;在沉管结束后,要及时灌注砼,施工所用的砼要符合设计要求,第一次灌注应尽量多灌,在灌注砼时要控制好灌注速度,避免发生塌落;在拔管时,拔管速度要均匀,对一般土层以不大于1m为宜,同时要密切关注管内砼的下降情况,砼灌注完成面应比桩顶设计标高高出0.5m,以留作打凿浮浆。
        2.2.3挖孔灌注桩
        挖孔灌注桩技术就是挖土成孔,然后安放钢筋笼,灌注混凝土成桩的一种施工技术。首先,施工单位在施工前,要让有关单位报送相关文件,就工程相关问题进行重点核实,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其次,在确定设计方案后,对施工场地进行勘查、测量,然后再进行开挖;在开挖前,清理工作面,采用多台挖孔设备同步开挖。开挖既可以采用人工开挖和机械开发两种方式。如碰到淤泥、亚粘土、砂土层时可采用铁锹、铁镐人工开挖;碰到风化岩石层时可用风钻打眼爆破开挖;开挖出来的沙土、碎石要及时清理现场,并利用运货车转送到弃碴点。在开挖中,桩基要加大25mm,要采取混凝土护臂,臂厚仓20mm~25mm,在桩基灌注的时候保证1m的灌注高度,并做到随挖随护;在桩孔挖完后,按照设计要求,浇筑相应的砼,灌入首批砼后,要观察孔内返浆情况,测定埋管深度并做好标注,首批砼灌注正常后,应尽快将混凝土输送管与导管连接起来,在混凝土浇筑的时候要保证浇筑的连续性,严禁中途停车,灌注过程中要用测锤探测混凝土面的上升高度。
        2.3预制桩基础技术
        预制桩是使用预制好的混凝土桩或钢板桩直接压入桩孔成桩。预制桩基础有冲锤沉桩,静力沉桩,振动沉桩,射水沉桩等四种施工工艺,其中冲锤沉桩,前文介绍过其社会效益不高,且下砸过程中影响周边建筑或构筑物稳定性,现应用不多,故简要介绍其余三种沉桩工艺。①静力沉桩。使用机械或液压压桩设备利用静压力将预制桩压入桩孔的工法,与冲锤法相比具有节能,节约造价,保护土层,提升环境效益的优点,尤其适用于黏土地区或城市建筑工程建设。②振动沉桩。利用产生振动的工程机械使预制桩身与桩孔孔壁土壤产生共振原理,减弱桩身与土壤的摩擦阻力而使预制桩沉入桩孔的沉桩工艺。③射水沉桩。通过在预制桩尖端输送高压水降低土壤的承载能力和桩体与土壤的摩擦力,使预制桩依自重下沉的施工工法,在砂壤土地区适用性较强。
        3结语
        综上,桩基础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有着显著的作用,加大桩基础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施工效率,保障工程质量。基于桩基础技术的作用,施工单位要深入桩基础技术研究,加大技术交底,严格按照桩基础技术来施工,进而建设出高质量的建筑工程。
        参考文献
        [1]韩存义.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要点[J].建材与装饰,2019(35):6-7.
        [2]李强.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要点[J].建材与装饰,2019(31):15-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