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防水技术应用探讨 石峰

发表时间:2020/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4期   作者:石峰 张学森
[导读] 摘要:在现代化城市高速发展背景下,地下综合管廊所涉及到的管线数量随之提升,对防水提出较高要求。
        中建桥梁有限公司  重庆江津  402260
        摘要:在现代化城市高速发展背景下,地下综合管廊所涉及到的管线数量随之提升,对防水提出较高要求。因此,需选择合适的防水技术,安排专员将各环节施工落实到位,采取合适的管理措施,确保地下综合管廊的稳定运行。
        关键词:地下综合管廊;防水技术;应用
        引言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是城市基础设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防水施工是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中的关键环节,防水施工的质量及效果,直接影响着地下综合管廊的整体建设质量。文章主要对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防水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
        1管廊防水要求
        针对于我国的地下综合管廊防水技术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点,相关的防水施工人员要对所施工的现场依据设计说明等资料进行紧密的调查,所调查的内容为:施工现场地上、地下及周边环境情况、水文地质条件情况等是否与地勘报告及设计总说明相同;第二点,相关的防水施工人员在施工前,要对所施工的段落进行详细、准确的划分,保证在施工期间不会影响到正常的交通运行,合理有序安排施工工序,做到文明施工;第三点,对防水所需要的材料、设备等进行严格把控与检查,从源头上杜绝因材料不合格、设备不过关等因素影响防水结构正常工作;第四点,部分相关的技术人员要制定相对应的施工方案或者作业指导书,同时在进行防水施工时,相关的防水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施工方案或者作业指导书来进行施工,施工管理人员及监督人员要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监督把控,防止因施工过程的不规范或施工人员操作的不正确给地下综合管廊防水构造带来质量隐患。具体工作要求如下:相关的防水工作人员在进行结构工程施工时,要通过实地勘探所反馈的数据以及考虑如何节省造价的同时还能够保证工程质量的思想来制定方案,方案制定完成后,相关的技术人员要对参与此次施工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施工班组人员进行技术交底,阐明此次施工作业重要的技术要点、工艺流程的正确操作及关键工序如何严格把控,以此保证此次施工作业在技术及管理层面上能够有序推进。在施工完成后,相关的技术及管理人员要对完成的地下综合管廊段落进行多次测试与排查,保证所完成的地下管廊防水结构能够起到更好的工作效果。
        2工程概况
        象山大道综合整治设置有雨水、电力、燃气等多类型管线,但碍于地下空间的限制,城市老城区商业路段两侧铺设缆线管廊,含低压电力与通信两部分管线。根据现状和城市发展需求,长宁大道道口至泉口路采取的是单(双)舱室干线综合管廊的形式,集电力、热力、通信等管道于一体。
        3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防水技术的应用
        3.1管廊底板
        卷材空铺工艺流程:基层处理→弹线定位→卷材铺设→搭接收边→成品养护。
        3.1.1基层处理
        此处所用工具为铲刀,有效清理各类凸起物,经此项处理后要求基层表面具有平整性,各处高低差必须控制在5~8mm;部分情况下基层表面存在砂眼,该处可使用聚合物砂浆填补;调整阴角转角,均要设置为R=50mm的圆弧形,与此同时阳角应满足R=20mm的要求。
        3.1.2弹线定位
        以现场情况为准,选取合适的卷材铺设方向。首先弹出基准线,预留搭接缝宽度至少达到80mm,并依次弹出各卷材铺设线,将其作为卷材铺设的基本指导。
        3.1.3卷材铺设
        以上述环节中设置的基准线为准,首先完成第1幅卷材的铺设作业,满足平整性要求后再铺设第2幅,由于相邻卷材间存在搭接区域,因此该处的隔离膜要被揭开,并做到卷材干粘搭接。需强调的是,卷材铺设必须严格以基准线为准,二者要保持相对齐的状态。
        3.1.4搭接收边
        卷材长短边搭接区域的处理,较可行的是干粘搭接的方式,并要满足端部搭接区错开的要求。调整好搭接宽度,该部分不可小于80mm。若铺设现场的气温偏低,为确保施工效果,可通过热风焊枪提升搭接处的温度。


        3.1.5成品养护
        结束卷材铺设作业后,施工人员便要将隔离膜揭开(较特殊的是永久保护墙甩槎处,该部分不采取此措施),浇筑细石混凝土并形成结构层,可避免卷材裸露于自然环境的情况。
        3.2管廊侧墙、顶板
        卷材湿铺工艺流程:配制水泥素浆→刮涂水泥素浆→铺设卷材→成品养护。
        3.2.1配制水泥素浆
        采取的是水泥∶水=2∶1(质量比)的方式,精确控制水量并倒入搅拌桶,随后再置入适量水泥,给予15~20min的浸泡时间,再通过电动搅拌器混合材料,使水泥呈均匀性较好的腻子状。若遇到气温较高的环境,可掺入适量浇筑胶粉,此材料用量以水泥总量的1‰~4‰为宜。
        3.2.2刮涂水泥素浆
        以基层平整度为准,在此基础上确定合适的水泥素浆刮涂厚度,根据工程经验,该值可取1.5~2.5mm。若厚度不足,则不利于粘结效果;若偏厚,则容易出现堆积开裂现象。同时要确定刮涂范围,即在卷材长、短边的基础上分别延伸100mm,处理时要注重压实并抹平。
        3.2.3铺设卷材
        经上述流程后,将卷材一端抬起并回翻,使其有效的铺设在基层上,此时卷材与基层之间易产生气泡,因此要使用刮板处理,随后再铺设卷材另一端。后续卷材铺设作业时,应调整卷材位置,其应当与基准线相对齐,并揭开搭接处的隔离膜。
        3.3细部节点加强处理
        3.3.1底板变形缝
        根据本项目施工需求,采取的是预制拼装方式,各节点处预应力相对偏大。由于采取的是二级防水的标准,同时管廊结构要具备百年不渗漏的能力,鉴于上述种种要求,施工中必须注重对细部节点的处理,该处可设置两道反应粘防水卷材。底板变形缝较为薄弱,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做好防水工作:(1)管片拼装时预留30mm变形缝,并选择膨胀材料使其有效填充于内部;(2)若存在管廊缺陷问题,可使用C15细石混凝土处理,此材料亦可用于管廊外侧的浇筑作业,但要设置两道反应粘防水卷材,无误后再展开大面积卷材施工作业。
        3.3.2底板处接茬
        底板处接茬防水施工要点:(1)施工缝面接处设置止水钢板,规格为宽300mm、厚≥3mm,随后在外侧铺设反应粘防水卷材;(2)做好对平立面交接区域的处理工作,首先设置宽500mm的反应粘防水卷材,无误后再于外侧设置卷材加强层;(3)最外侧施工可采取浇筑C15细石混凝土的方式,考虑到立面的稳定性要求,可砌筑120mm厚的砖墙。
        3.3.3管廊处地面侧墙
        (1)侧墙大面处理中,首先设置反应粘防水卷材,可利用钉子以提升稳定性,间隙处涂抹数量密封膏,再紧密铺设两道反应粘卷材;(2)针对侧墙的处理,可在该结构外侧砌筑水泥砂浆,同时立面交接区域涂抹密封膏,再完成饰面的处理即可。
        结语
        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防水施工中,要控制好每一个节点的缝隙和结构包装施工,同时还应该加强对已经完成部分的保护,在保证质量的同时还能够确保整个工程进度的顺利进行,使地下综合管廊的使用年限达到最大。
        参考文献
        [1]范玉柱.城市综合管廊的防水处理技术及其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9(5):166~167.
        [2]姚海燕.综合管廊防水施工要点技术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8(24):99.
        [3]张浩,李小溪.明挖现浇综合管廊防水设计与施工技术探讨[J].中国建筑防水,2018(21):16~21.
        [4]周宁.综合管廊主体工程防水施工技术研究[J].中国科技投资,2018(16):58.
        [5]王传博,贺超.市政地下综合管廊结构工程防水的施工技术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15):65~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