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零部件的加工离不开合理的机械加工工艺,零件的加工工艺将直接影响零件的精度和质量。加工工艺越完善、越科学,零件精度越高。在生产实践中,机械加工的过程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直接影响到加工工艺的发挥效果,并对零件的加工精度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所以,零件加工过程中,注意加工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发挥出机械加工工艺的最大优势,切实保证零件加工的合格率。
关键词:机械加工技术;金属零件;加工精度
1 引言
零件加工精度逐渐成为用户判断制造单位能力的一项标准,零件的加工精度直接受到加工工艺的影响。因此,只有提高加工工艺水平,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零件的加工误差,合理地控制加工过程,提高制造车间的加工生产率和经济性,保证机械零件质量可靠过关。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和掌握加工工艺与零件加工精度的密切关系,通过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进一步提高零件加工精度。
2 机械加工工艺的内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国各行各业都在不断创新和完善,机械制造业也不例外。在加工的过程中,为了改善金属零件的加工精度,我们应该首先提高加工技术。所谓机械加工工艺,就是加工制造工件或零件的技术流程,可以使毛坯结构更加吻合金属工件,采用有效的方法对毛坯零件进行调整和改造。在毛坯零件调整的过程中,需要对尺寸、形状、重量等参数进行统一处理,使其成为满足使用要求的合格零件[1]。
在实际处理过程中,基本集中操作是根据标准化的操作方式进行。首先,要确保粗加工和精加工两项工艺工序的稳定实施,通常先进行粗加工,然后再进行精加工。其次,有必要对零件的基准面和加工能力设备进行重点研究,尤其要做好热处理,确保热处理的科学性;最后,落实精细化处理工序,严格把控平面零件后处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从工艺运行结构、管控项目两个方面着手整合,确保各个步骤、流程的稳定可靠,并根据相应的规章制度、工艺要求、操作手册等进行实践和优化。
3 影响零件加工精度的传统机械加工工艺因素
零部件加工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类:
3.1 工艺系统受热产生变形造成误差
在零部件进行加工的过程中,机器会产生热量,例如一些切削、铣削和磨削过程,工件刚度不够的话,热量就会导致某些部位产生形变,从而导致加工精度受到影响,在对大型的零部件进行加工的时候,热变形造成的加工精度误差可能会占据整个误差的百分之五十,由此可见,受热造成的误差影响是非常大的。
3.2 刀具的几何误差
在进行零部件加工的时候,刀具是一种重要的加工工具,这将直接影响加工精度,而且不同种类的刀具造成的加工精度影响也是不同的。而且刀具经过长期使用后,由于摩擦,导致刀具本身产生损耗,与初始的标准数据存在偏差,因此在后期的零部件加工时,刀具的磨损会给零部件带来误差。
3.3 机床的加工误差
除了刀具进行几何切割之外,机床设备也对零部件的整体加工精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机床是机械加工的重要工具之一,因此机床本身质量的好坏决定整体的加工工艺。由于使用时间长,机床不可避免的也会出现损耗,相应的加工性能下降,比如传动链发生故障,传动不再灵敏,或者是出现老化,造成相应的开孔位置出现偏差,造成机械工艺性能下降,影响零件的精度。
4 机械加工工艺对零件加工精度影响控制的有效措施分析
4.1 对零件的加工过程进行规范性控制
其一,设备因素。
重视加工设备的选择,尽量选择一些有实力生产厂家的、品质较高的加工机械,与此同时,在实际的加工过程中,机械操作人员要定期对加工机械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和重点排查。例如,在设备的检查过程中,首先要搞清楚设备存在的加工误差,对照所加工零件所需的精度,然后适当的选择零件加工的设备。其二,机械组合因素在内部因素中,有必要加强对操作人员的选择和审核,选用一些素质较高的操作人员,对机械进行组装和安装,保障机械安装的正确性和稳定性。其三,对于机械的日常磨损因素,工厂要定期的对机械进行检修和保养,最大程度的降低因机械磨损对加工零件的精度造成的不利影响。与此同时,工厂还要重视对加工零件的检验,并对误差及时统计和分析,并采取有效措施,最大程度的降低这种误差值,进一步提高所加工零件的精度和零件的整体合格率。
4.2 对加工过程中的工艺温度进行科学控制
由于零件加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热变形,会对零件的精度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在零件加工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热量,这将导致部件的温升,并在很大程度上严重影响零件加工精度。因此,工厂应高度重视工件的热变形、刀具的热变形和机床的热变形,采取一定的措施,提升零件的加工精度。
在零件的加工过程中,操作人员在进行铣削加工时,需使用切割液,可以有效的降低待加工零件的表面温度,最大程度的降低零件因为温度上升造成的变形程度,从而确保零件的精度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另外,机械加工的操作人员要正确、合理的选择切割的工具和用量的几何参数,并对刀具的进行适当的保养,增强其的锋利度,降低其表面温度。除此之外,现场的操作人员要注意观察,增强机床发热源的查找,加强散热工作的思考和分析,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温度控制。例如,依据不同的发热原因,现场的操作人员可以采用隔离热源,或者是润滑的方法,间接的降低温度。对于散热方面,机床操作人员,也可以采用强制降温的方式,而针对机床各部分温度分布不均匀的状况,也可以适当的进行加温设置,使得机床设备的整体温度稳定在合理区间,从而实现提升零件加工精度的目的。
4.3 尽量降低外力因素控制
首先,操作人员应注意该力引起的工艺系统变形,并尽量降低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确保零件加工的精度。例如,机械加工的操作人员可以采用降低负荷,或者加强系统刚度等方式,提升机械加工工艺的效果。
其二,对于零件加工过程中挤压力和摩擦力等的产生,操作人员要加强对加工设备的关注,对重点部件进行及时的保养和维护。同时,对设备的检查,必须高度重视加工零件表面的磨削,这对提高零件的加工精度有很大的帮助。
4.4 注重机床设备的更新升级控制
要想提升零件加工精度,加工设备自身的精度水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工厂要注重升级和更新加工设备,最大程度的提升加工零件的进度和质量。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生产技术和科学技术也都在快速的进步,一些加工技术更新换代也比较迅速,能够极大的提升加工零件的精度和质量。
工厂不能只顾闭门造车,而要具备发展和创新意识,注重加工技术的引进和更新,注重加工设备的更新换代,为进一步提高所加工零件的精度奠定坚实的基础。先进的零件加工工艺和零件加工设备,一方面,它能有效地提高加工零件的准确性,另一方面,它也能有效地提高加工效率和质量的部分,增强机械加工制造行业的科技含量,对推动整个机械制造业和机械加工业的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5 结语
综上所述,加工制造厂应该清楚明确零部件的加工要求,合理规划加工工艺,合理的加工工艺,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防,尽可能减少加工误差,提高加工精度和零件的经济效益,确保产品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琳,郭鹏.机械加工工艺对零件加工精度的影响及控制的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17(1).
[2]聂志光.机械加工工艺对零件加工精度的影响分析[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7(17):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