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都满红

发表时间:2020/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都满红
[导读] 摘要:建筑工程管理作为确保工程项目施工质量、解决施工安全问题、合理压缩施工成本的重要工作,对建筑工程整体、施工企业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河南华明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  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建筑工程管理作为确保工程项目施工质量、解决施工安全问题、合理压缩施工成本的重要工作,对建筑工程整体、施工企业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建筑单位在开展相关工程项目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认识到建筑工程管理相关工作的重要性,对显性管理方法、手段以及模式进行系统性分析,积极挖掘找寻显性管理体系当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提出合理整改策略。继而,实质性提升工程质量和效率,确保建筑工程的安全性、稳定性,推动我国建筑产业不断向可持续化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对策研究
        引言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指的是建筑企业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通过运用管理手段对建设成本进行合理调节的系列管理活动。随着建筑行业的转型升级,越来越多的企业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予以高度关注,与此同时,一些管理问题也得到了凸显,给行业的发展造成了制约。笔者认为,建筑企业应当充分把握工程造价管理现状,深入分析管理中存在的弊端,基于实际对管理体系进行完善,从而实现对成本的节约,同时提升工程质量。
        一、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领域管理工作现状分析
        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领域确保管理工作有序开展的体制仍然不够全面。完善的管理体制鼻血设立功能强大、全面的相关管理机构,并依照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求,为项目管理机构配备专业人员。继而,有熊满足工程管理过程中不同工作的各种要求。然而,我国建筑施工单位在进行项目管理的过程中,为节约成本,普遍存在不合理压缩工程管理部门人员的现象。继而,导致管理部门开展相关工作的过程中,出现人手不足的问题,使“身兼数职”成为普遍现象。我国建筑工程领域管理工作的开展,主要依照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相关部门领导人员等共同编制的章程,以章程细化不同工程中的具体制度。然而,由于多方面因素导致,系统化、科学化的管理制度下发至建筑工程企业后,难以发挥出其实质性作用,其原本的管理优势难以发挥到实际工作当中,并逐渐成为一种应付上级领导视察的工具。这使得建筑工程管理制度具有强烈形式主义色彩的工具,难以深入到实际管理工作当中。除此以外,近年来我国不断对建筑工程管理方面的法规进行完善,但是仍然与先进国家存在差距,继续进一步的完善和优化。相关人员在进行成本核算工作的过程中,对核算工作的快速开展较为重视,忽略了相关企业中标以后的核算质量和工程水平,这是我国建筑工程单位普遍存在的问题。不仅使工程核算的准确性大幅降低,甚至还会导致工程难以正常进行,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降低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现状
        (一)管理思想落后
        目前,我国不少建筑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思想较为落后。具体表现为:没有跟随时代的发展而更新自身管理观念,仍然坚持“价格最小化”、“利益最大化”的理念;没有明确掌握现阶段的工程造价发展情况,如材料单价波动情况等;没有引入先进管理模式对当前管理工作方式方法及内容等进行优化,如实行动态管理。实际上,对于工程造价而言,由于材料单价不断变动,无论是进行总体工程所需费用的评估还是其他工作,都需要进行动态管理。然而,由于管理思想落后,静态管理仍然是一些建筑企业所用的主要管理方式,这就给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落实造成了影响。
        (二)存在限额设计问题
        限额设计问题一般发生于设计方案的招投标过程中。通常情况下,建筑企业都会以招投标的形式参与工程项目建设,并在此过程中通过分析业主给出的要求了解工程项目信息。然而,在实际招投标时,有部分企业忽略了从整体角度考虑项目的投资估算情况,从而造成引发限额设计问题。例如,由己方给出的施工设计方案得出的总体工程造价,要比投标时高,可能超过业主的限额。再如,基于业主的限额要求,一味压制预算,导致后期建设缺少资金,从而造成项目停工。


        (三)尚未明确造价管理价值
        目前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当中,习惯性将工作重点放在实施环节,以承包价与结算价为核心开展相关工作,但在项目设计环节的造价管理工作当中依旧存在不足,在具体的管理工作当中,部分细节工作内容直接被忽略尚未计算其中。对产生相关问题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因建筑企业管理者并没有给予造价管理高度重视,更加注重虚拟造价预估的价值,在具体的施工环节中,工程造价的作用尚未得到凸显。另外,片面关注工程造价的控制效率,忽略方式的科学合理性,两者之间的关联尚未得到妥善处理,为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开展起到阻碍作用。
        三、新形势下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创新策略
        (一)提高工作人员综合素养
        在信息时代下,不同行业之间的竞争更是人才之间的竞争,对知识型人才的需求量大幅增加。为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目标进行优化,应以提高相关从业人员的综合素养作为前提基础,对工程造价人员队伍的建设进行优化。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不仅要求建筑工程造价人员掌握夯实的基础知识,还应熟练应用各种软件,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市场环境的变化,熟悉相关法律法规,采取现代化的工作方式。另外,建筑工程造价人员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以遵守工程造价流程作为开展相关工作的前提,从根本杜绝暗箱操作行为的出现。
        (二)加强相关制度体系建设的力度。
        任何一个企业或者单位,都应该拥有自身企业的相关制度体系,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所以建筑企业想要在发展的道路上,能够符合市场经济的标准化和统一化,那么这样管理起来也就会更加地规范、有秩序。其次,还应该严格的遵循相应的法律法规,按照一切法律条款来对工程造价进行控制,在法律的约束下,完善各项造价标准,这样才能达到节省施工成本的目的。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逐渐走向全球化的发展,面对这种新形势下,我们只有不断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才能真正在竞争激烈的建筑行业市场中,做到脱颖而出,并占据足够的经济市场。
        (三)加强处理建设工期及建筑工程造价之间的关系。
        有效的控制相对固定成本的支出、价格上涨的支出以及建设期内贷款利息的支出,这样对于工程造价的控制工作十分有利。反之,如果在此过程中违背了一些客观的条件,那么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就会出现一些片面的抢进度的现象发生,而这样的话,就会大幅度提高造价,同时整体的成本就会变得越来越高。所以,我们还必须要正确的处理建设工期和建筑工程造价之间的关系,并严格的按照合理的工期,来对工程项目的建设工作进行有效的组织,只有这样才能够使投资效益得到有效的提高。其次,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还会因为各种问题和因素造成,使得整个工程设计发生变更。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造价的管理现状不容乐观,依然有管理思想落后、设计缺乏科学性、单价确定方式不合理、违法违规行为屡禁不止、人员综合素质较低等问题。对此,笔者认为,建筑企业应当从实际入手,在对管理现状有充分把握的基础上,转变管理思想,优化工程设计,并推行信息化管理,同时加大监管力度,提升人员素质,切实提升造价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刘红艳.建设工程招标投标阶段造价管理现状与对策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16):33.
        [2]胡爱平.浅谈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05):114.
        [3]颜平.试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居舍,2019(12):151.
        [4]郑巧霞,杨国民.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现状及完善对策探讨[J].南方农机,2019,50(07):214+218.
        [5]哈丽娜.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现状及完善对策[J].四川水泥,2019(04):2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