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神木市集中供热工程的研究 王飞

发表时间:2020/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4期   作者:王飞1 赵瑞松1 李昕2
[导读] 摘要:通过对神木市城区供热现状的分析,基于改善人民生活,利于城市发展,该工程利用神木店塔电厂新建的2×660MW超临界直接空冷燃煤机组作为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热源,拆除改造原有中心城区的老旧锅炉房,减少大气污染,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1.陕西市政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10021;2.中铁一局集团勘察设计分公司  陕西西安  710000
        摘要:通过对神木市城区供热现状的分析,基于改善人民生活,利于城市发展,该工程利用神木店塔电厂新建的2×660MW超临界直接空冷燃煤机组作为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热源,拆除改造原有中心城区的老旧锅炉房,减少大气污染,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关键词:集中供热;热电联产;热源
        1概述
        1.1城市概况
        神木市位于黄河中游地区、长城沿线、陕西省北部,介于北纬38°13′至39°27′,东经109°40′至110°30′。在全国建筑热工分区中为寒冷地区,冬季室外采暖计算温度为-16℃,室外计算采暖平均温度-4.8℃,采暖天数为170天。
        神木市域面积7635 km2,2017 年年末全市总人口54.2万人,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2200km2。根据《神木县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2014-2030)》可知,近期到2020年,城镇人口达到41.6万人,远期到2030年,城镇人口达51.0万人,城镇建设用地规模62 km2。
        1.2城市供热现状及现状分析
        1.2.1城市供热现状
        神木市集中供热采用热电联产与区域锅炉房联合供热的形式。现有热源厂13座,其中热电厂4座,区域燃煤锅炉房9座,锅炉房占地面积约为270亩。现状集中供热面积1295万平方米,集中供热普及率约75%左右。热电厂供热区含店塔镇、滨河新区、二村,供热面积424万平方米,区域锅炉房供热区含老城区(含阳崖沟、呼台)、西沙、老龙池、铧山新区,供热面积871万平方米。
        1.2.2供热现状分析
        1)老城区热源厂满负荷或超负荷运行,3处锅炉房建设年代超过10年以上,已接近使用寿命周期,供热系统保障性差,采暖季供热压力大,而现有的城市供热热源(店塔热电厂)没有充分发挥其供热能力。
        2)根据《神木县县城总体规划(2014-2030)》以及棚户区改造建设计划,预计老城区远期将新增 300-500万平方米供热面积,供热区域缺口较大。
        3)大部分区域锅炉房和分散的小锅炉房位于居民区,运行产生的噪声、粉尘对大气污染较为严重,对居民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并且大型煤炭、灰渣运输车辆在城市道路上交叉运输,影响交通和城市市容卫生。
        2实施集中供热的必要性
        2.1贯彻执行国家环保政策需要
        国家法律政策对“节能减排”的前提下,陕西省快速出台了相关条例和行动方案。热电联产作为集中供热的热源,实现了热能由高向低的梯级利用[ ],以供热能力强、安全稳定、经济性好而受到广泛认可,许多城市不惜投入巨资,修建长距离输配管线,通过一级或多级中继泵将热量引入市区,今后此种趋势不会改变,电厂供热能力将会被深度挖掘,热电联产作为城市基础热源地位不可动摇[ ]。
        2.2集中供热具有社会经济效益
        集中供热是城市基础设施完善、城市建设领先的标志,它代表着城市的发展方向和文明程度,其不仅能够有效地改善了城市环境质量,同时也创造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成为我国产业政策重点支持发展的行业。此外集中供热以用一个大锅炉房的占地来代替分散的锅炉放数量,并且也减少了燃料和排放废物的堆积占地,进而降低了城市的土地资源占用。
        3集中供热提升工程内容
        3.1工程建设的范围和时期
        神木市中心城区集中供热工程主要是满足《神木县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2014-2030)》确定的 2030 规划中心城区范围内采暖热用户的供热需要。

城区可分为店塔镇、滨河新区、老城区(含阳崖沟、呼台)、西沙、二村、老龙池、铧山新区、丰家塔、陕煤生活区及王家畔9个供热分区
        神木市集中供热提升工程项目建设分两期,一期(2018-2020)建设内容为店塔电厂至老城区南部(陕煤生活区及王家畔)一级供热管网及热力站;二期(2020年以后)建设内容为西沙、老龙池片区一级供热管网及热力站。
        3.2热负荷的预测
        3.2.1热指标的确定
        按照《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CJJ34-2010)、《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和《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26-2010 ;采取节能措施的建筑的规定,确定项目的采暖热指标。由于神木市老城区(含阳崖沟)部分居住建设建设年代较早,建筑节能水平较低,使得其采暖热耗较高。因此,对老城区的居住建筑根据现状情况,其平面综合热指标取60—65瓦/平方米。
        3.2.2热负荷的预测
        热负荷采用面积指标法计算。经预测,神木市中心城区集中供热热负荷(至2030年)约为1603兆瓦。供热面积的预测采用用地面积乘以容积率得到建筑面积,再乘以集中供热普及率进而得。
        3.3热源的确定
        根据店塔热电厂的《店塔电厂2×660MW机组对外供热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电厂装机容量为1320 MW(2*660MW),最大供热能力为848 MW,供热半径可达25公里,能够满足神木市城区大部分的供热需求。其它地区在后期可利用神华神木热电、铧山锅炉房联合供热的形式。
        3.4供热管网工程
        3.4.1供热介质及参数的选择
        根据《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CJJ34-2010)》规定,城市热力网应采用热水作为供热介质。采用较高供水温度,加大供回水温差,循环水量相应减少,循环水泵的运行费用减少,但较高的供水温度会增加保温材料的造价,初投资增加[ ]。热网敷设以直埋为主,目前高温水直埋保温管的耐热一般不超过 140 ℃。本工程对130℃/70℃,120℃/70℃两种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
        当供回水温度为120℃/70℃时,循环水量13431.5t/h,比供回水温度为130℃/70℃时的循环水量多16.6%,热网阻力损失大,循环水泵耗电多,但是节省了预制保温管材的费用。
        结合本工程具体特点,考虑热源、热网、用户系统以及热网敷设和热网保温材料等多方面因素,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确定热水管网供回水温度为 120 ℃ /70 ℃。
        3.4.2供热管网形式
        由于神木市冬季寒冷,环状管网投资高,过多的占用城市地下空间,施工时会严重影响交通,且会造成地下市政管网的冲突。枝状管网比环状管网更适合神木市城区的实际情况,经过经济技术比较后,确定选择枝状管网作为主要的供热方案,支干网设置连通管,形成环网以保证供热的安全性。
        4节能减排效益
        热电厂对外供热后,发电标煤耗由296.3g/kWh降低到275.98g/kWh,年节煤总量10.771万吨。城区内7座区域锅炉房和分散的146座小锅炉房逐步拆除,杜绝了煤炭和灰渣在城市道路的交叉运输,避免了对城市道路和市容环境卫生的影响;同时彻底解决了城区烟尘、SO2、NOX等污染物排放的源头,环境质量大幅提高。锅炉房拆除后,将减排大气污染物SO2约1700吨/年、减排NOX约1350吨/年、减排烟尘约320吨/年。
        参考文献
        [1]结兄, 张小松. 清洁供热背景下几种供热方式的评价[J]. 区域供热, 2018(1).
        [2]韩建明. “新形式”下我国城市集中供热发展的思考[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8(9):183-185.
        [3]王春燕. 呼市集中供热热网三期工程供热介质参数的确定[J]. 区域供热, 2005(6):41-43.
        第一作者
        王飞,男,1991.10,硕士,助理工程师,区域新能源供热,15393114904,543315942@qq.com。
        通讯作者
        王飞,男,1991.10,硕士,助理工程师,区域新能源供热,15393114904,543315942@qq.com。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