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水资源与水污染治理现状 何艳秋

发表时间:2020/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4期   作者:何艳秋
[导读] 摘要: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我国水资源污染问题比较突出,是环境治理的重点。基于此,本文对我国水资源与水污染治理现状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和探究。
        河北省承德市生态环境局丰宁满族自治县分局 河北承德 068350
        摘要: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我国水资源污染问题比较突出,是环境治理的重点。基于此,本文对我国水资源与水污染治理现状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水资源;水污染治理;治理现状
        从整体上来说,我国水污染治理已经刻不容缓,水污染问题严重、水资源减少是我国面临的主要问题,要了解造成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多渠道采取措施提升水污染治理效果。
        一、我国水资源现状阐述
        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4,是联合国认定的“水资源紧缺”国家。水资源分布严重不均、城市供水不足问题比较突出。干旱缺水以及水污染问题严重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此外,伴随着主要河流下游及干流普遍出现的断流和地下水位的大幅度下降,还引起了如沙尘暴频发等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
        二、我国水污染现状及原因
        (一)水污染现状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提升了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带来了水资源污染的问题。尤其是在过去粗放的生产发展方式下,高耗水、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不仅耗费了大量的水资源,而且还增加了水污染物的排放量,导致严重的水污染问题。目前我国水污染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水污染现象十分普遍。全国的废水排放量、城市污水排放量等都在增加,地表水污染、断流以及流经城市的河段受到污染的现象十分普遍。二是水污染治理相对滞后。复合型污染是最常见的水污染问题,工业点产生的水污染、城乡生活水污染、农业农村面污染等相互交织,水污染治理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但是在污水处理率、违法排污查处等方面的力度和措施有待进一步加强。三是水环境安全隐患较大。近年来,水污染事故频发,一些重要的饮用水源也受到污染,这不仅增加了水环境安全隐患,而且还对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不良影响。另外,水资源利用率低、水生态遭到破坏等也是比较突出的水污染问题。
        (二)造成水污染的主要原因
        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尤其是不当的生产生活活动是造成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总结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即生活污染、工业污染和农业污染。其中生活污染主要是指城镇生活中产生的污水、粪便和城市垃圾等没有得到妥善处理导致的水污染问题,生活污染中对水资源影响最大的是洗涤剂、垃圾中含有的氮、硫、磷等以及多种类型的致病菌,这些不仅导致严重的水污染问题,而且还会对人们的健康产生威胁。工业污染主要指的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工业废水、污水,例如造纸、纺织企业排放的废水,在工业废水的处理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溶解氧、净化剂,进而导致水质污染、发黑、变臭。农业污染主要指的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施肥、养殖等产生的有机废物进入到土壤中造成地下水污染的情况。另外,农村土壤中的氮、磷和农药等会随着降水、地表径流等流入到水体中,造成水污染。
        (三)水污染产生的危害
        一是对人体的健康产生危害。污染的水体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有机物等有害物质,这些有害物质会给人体健康造成极大伤害,比如重金属会导致人体重金属中毒,威胁人体肝脏和肾,有机物会导致腹泻,严重的会引发恶性肿瘤。二是对工农业生产产生危害。受污染的水会对工业生产中的仪器、设备产生影响,导致仪器设备腐蚀,失去正常功能。受污染的水会对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产生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农作物的抗病性,造成农业减产,进而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三是对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如果排入到河流湖泊中的污染水超过了自身的净化范围,会造成永久性的水环境污染,加上污染水体中大量的氮、磷等导致水藻大量生长的元素,水中的溶氧量持续下降,大量生物死亡。水体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三、我国水污染治理的措施
        针对日渐严重的水污染问题,我国采取了多渠道的水污染治理措施,主要阐述如下。
        (一)宏观层面做好水污染治理监管
        对于水污染问题的治理应当从宏观层面上采取相应措施。一方面,在国家层面要继续完善与水污染相关的法律法规,如加大恶意污染水体的惩罚力度,颁布水体保护的条例和规定。同时要加大对水体环境的监管,对于发现的问题要进行及时的处理。通过环境税对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的排放进行约束,同时实施环境补贴制度,对于污水处理有效的企业进行奖励等等。另一方面,在社会层面,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在进行工业投资、农业生产等生产发展活动时,首先要考虑到项目对水体可能产生的污染问题,采取措施杜绝水体污染,加强水体治理。另外,对于已经产生的水体污染情况,要结合实际,从根源采取治理措施,制定水资源管理和治理措施。而对于没有被污染的水体,要加大保护,做好规划,防治水污染。
 
        图1  水资源治理方案形成流程
        (二)强化城镇生活污水治理
        有资料显示,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占总污水排放量的55%以上,是造成水污染最主要的原因。因此,强化城镇生活污水治理是提升水污染治理效果的重要要求。首先,要对城镇生活污水排放系统进行优化,要建设与城镇地理条件、城市规划相适应的污水排放管网系统,保证所有的城镇生活污水都能经由排污系统进入到污水处理厂得到处理。其次,要完善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优化污水处理厂的设施设备,提高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努力改善城镇生活污水治理效果。另外,要针对城镇居民开展节约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的宣传工作,营造全员参与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治理的局面。
        (三)调整工业发展方式
        工业污染也是水资源治理工作的重点,在工业污染治理方面主要采取如下措施。一是要对落后的技术尤其是造成严重水污染的生产技术进行严格的淘汰,坚决关闭一切造成严重水资源浪费和水污染的企业。二是要基于技术创新,开展循环经济。一方面,要在工业生产中大力推广清洁生产,积极发展生态工业,通过构建、延伸生产链条实现废水产生量最小、废水“零排放”。另一方面,要加大工业污染管理力度,建立生产者责任管理制度,对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废水、废物进行全过程监管,同时制定防范突发水环境事件管理预案,做好水环境安全管理。
        (四)创新农业农村污染治理
        对于农业农村产生的水污染问题,一方面,要加强农业生产污染管理,要对牲畜养殖场等可能产生严重污染的进行重点管理,保证废水达标排放、粪便资源化利用,同时对农田土壤推行减化肥、减农药、保品质、保环境的生产管理模式。另一方面,要创新农业农村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推进生态示范村、生态示范县的建设,做好宣传,引导农民形成“绿色”生活方式。
        结束语
        水污染治理问题刻不容缓,要从宏观层面采取措施,并且针对城镇生活、工业生产和农业农村等采取针对性措施,提升水污染治理效果,改善水环境。
        参考文献
        [1]杨慧.我国水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分析[J].山西水利,2017(12):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